77岁长安籍吴三大:陕西书法应力促陕西文化产业
吴三大近影(李能伟摄)
吴三大,原名吴培基,号长安憨人。1933年出生于古都长安,少承家学,稍长则师从王正基、苗子健研习书画。国家一级美术师。被国务院授于“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评委会委员,现任陕西省书协名誉主席,陕西省慈善书画研究会艺术顾问,陕西书画培训学院院长,陕西省文史馆馆员。其书法造诣颇深,作品先后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曾先后在陕西、河南、江苏、甘肃、北京、上海、福建、山东、广州、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举办个人书展,所到之处倍受赞誉。
作为陕西书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吴三大不仅书法出众,而且涉猎广泛,学识渊博。虽然已是77岁高龄,但他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起话来慷慨激昂、声若洪钟。他在笔耕之余从未停止过对陕西文化的思考。近日,在建设陕西文化强的问题上,吴三大又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观念上缺乏一种开创进取的精神
“建设文化强省,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新概念。陕西的文化积淀深厚,资源丰富,人才济济,创造力不小,却没有从文化大省转变为文化强省,我觉得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太容易满足现状,缺乏一种开创、进取的精神,而满足就是滞后的开始。”谈到陕西文化强,吴三大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像我们的文学,还有音乐、美术、书法等很多艺术门类,都仅是在利用现有资源,却没有发挥和发展。具体举个例子,比如说陕北民歌——陕西过去的一块响亮的金字招牌,这些年却逐渐归于沉寂。虽然也常拿来用,却是‘实用’,而不是‘应用’。只局限在本地小打小闹,没有走出本地、走向市场,缺乏进取精神和市场竞争能力。”这些都很值得我们深思。
他还说要在文化市场上有所作为,就要潜下心来研究文化市场。产品市场在哪里?市场的发育情况是怎样的?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接下来还要系统研究市场的需求,我们的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不能想当然地“闭门造车”,不去关注老百姓到底需要什么,也不知道我们的消费者中存在多少个需求层次。想要成为文化强省,这些工作我们必须要做。 陕西书坛整体力量有待提高
吴三大对我省书法人才后继有人的问题十分关心。上世纪70年代,在西安市小南门内的一个旧院落里,他和王子武、陈泽秦、张义潜等名家以文会友,教授了不少学生。80年代他参与组织了由省书协开办的第一届陕西省书法培训学校,并任主讲老师,为我省培养书法人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因此,吴三大认为,陕西书坛的整体力量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但创作队伍和理论队伍仍然有待提高。创作队伍方面,主要表现在对于书法传统的把握与继承不够,对于创新的概念不明确。虽然大家都有想法、有愿望,却很少有人真正有所突破。这就要求书法家们去进一步思索创作精神。另外,艺术家之间存在着门户之分:“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书法这门艺术只有互相补充才能互相进取,销除门户之见,共同进步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创作之外,书法理论队伍也有怪现象,艺术家们没有真正深入到思考领域去,多是人云亦云,鲜见有新鲜论点公之于世。汉代大学者蔡邕的《笔论》中谈到书法,“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短短几句话,就道出了书法之美的源头,观点既鲜明又独特。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这些都在理论领域极好地彰显了自己的观点,而我们目前充斥的多是“马屁”理论、“吹牛”理论,是到了应该深思的时候了。
形成大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吴三大说,他多年前在考察了广东、上海等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之后,曾有建立“西部文化艺术总会”的想法,设想建立文学,影视,书画,音乐、评论等各个艺术门类的集合体,一个门类发展起来,就可以带动其它门类,形成齐头并进的局面。“总会”还能发挥具体的市场培育、管理、调控和监督作用。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想法未能得到实施,时隔多年,现在说起来,他仍希望能成立一个类似的机构,让各个艺术门类互协互助,形成大流通、大市场、大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陕西书法在文化产业方面大有可为
发挥陕西文化的整体实力,产业化是必走之路。文化与产业结合以后,经过拓展与外延,可以带动许多周边的产业共同发展。比如文化向服饰文化、旅游文化、餐饮文化的延伸都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成功例证。陕西的书法搞上去了,就可以形成“创作、展览、发表、评论、销售”一条龙,从而变为良性循环。
当然,陕西书法要想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有所作为,还需要有强有力的领军人物。不仅要在思想、创作方面有超前的思想,而且要能兼顾传统。像过去的“长安画派”那样,由三五人来带动一批人,创出陕西书法的新品牌。通过名人效应,促成陕西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本报记者小玲向红能伟实习生蒋明芳)
记者旁白:吴三大不光写书法,他还为书坛的现状疾呼,他奔走大小书展,
他筹建协会、学会,他不吝赐教以德育人,可以说现在他的弟子已遍布三秦,而且有的还成了书坛的中坚力量。他自己在陕西书坛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已轰轰烈烈了10余年,他在书法艺术上已达到了相当的造诣。
吴三大人在大痴境中,书在大痴境外。他没有徜佯在自己的艺术王国中沾沾自喜。他说,他不断的用感觉率导创作,不断进行新的调整,不断的否定自己,淘汰自己。他说,他是艺术海洋中的泅渡者,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是痛苦的,有时是难熬的,甚至可以说是苦难历程,但又是要力争奋进的历程。在他的《临池碎语》中曾一再表白:“我原本来自时代,来自社会,来自群众,我不敢有吴三大书法成为永恒艺术的妄想,我只想把它归还给群众,归还给社会,归还给时代……”因此,他不断地积极地努力地为陕西文化的发展苦苦思考着,我们想,这应该是他作为一个书法大家,为光大中国书法所具有的一种奉献精神吧。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