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探寻消逝的家园——读何琼《我的逝去的良善庄》有感(刘省平)
与何琼老师结识,算来已有半年有余,但见面不过两次,交流也并不多。然而,当我翻开她的著作《我的逝去的良善庄》,仿佛打开了一扇了解她的窗口,她和她的这本书都在我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独特印记。
初次翻开《我的逝去的良善庄》,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将我带到咸阳渭河岸边,那片曾经烟火袅袅,如今已被拆迁的村子——良善庄。我是西府宝鸡人,我们村庄也在渭河边,我在那里生活过20年,所以对何琼老师笔下的那片渭河岸边的乡土世界其实并不感到陌生。读她这本书期间,我总是自然地能联想到我们村子的某些人、某些事,她的书引起了我的心灵共振与情感共鸣。
《我的逝去的良善庄》并非一本能用传统单纯文体界定的书籍,它大胆地突破了体裁的藩篱,巧妙融合了多种表达方式,宛如文学创作领域的一股清泉,开辟出跨文体写作的新路径,给人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在题材的选择上,何琼老师可谓匠心独运。作品以乡土为核心,同时也巧妙融入城市元素,构建起城乡二元结合的叙事空间。在她的笔下,良善庄的土地广袤无垠,庄稼随风摇曳,农舍错落有致,村民们在田间的辛勤劳作、在树荫下的惬意休憩,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弥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何琼老师以女性独有的细腻与敏感,将良善庄一带渭河南北两岸农民的生存与生活状况真实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使其成为研究关中“三农”问题的一个生动样本,也为我们认识乡土中国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材料。
这部作品以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为时间轴,将良善庄的历史变迁、地理风貌、人文习俗以及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真实地记述了下来。何琼老师用饱含深情的文字,为家乡书写了一部比村志更具生命力的史书。字里行间,对逝去家乡的怀念和对往昔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这样的文学记录显得弥足珍贵,它让我们在时代的洪流中,依然能够找到乡村的根脉,铭记那份萦绕心头的乡愁。
何琼老师的身份,赋予了这部作品独特的视角。曾经身为农民,如今成为市民,她既是乡村生活的参与者,又是书写者和见证者。这种特殊的经历,让她能够站在平民的立场,用立体化、多元化的视角去观察和记录乡村生活。书中的文字毫无矫揉造作之态,作者不故作高深,自然随性的表达,如朋友之间的交谈,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亲切感。
在文本结构上,《我的逝去的良善庄》分为三章,各章的篇目既相对独立,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通过不同的篇章,全方位地展现了良善庄在拆迁前、拆迁中以及拆迁后的巨大变化,同时细腻地刻画了不同阶段人物的心态变化。作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因人叙事,以事表人。在刻画人物时,以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为素材,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刻意褒扬,也不随意贬损,使得书中的人物形象丰满立体,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这本书的语言同样可圈可点,朴实生动、奇妙新颖,书面语与口头语融合得恰到好处。方言、俚语和歌谣的巧妙穿插,不仅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还使作品更加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每一个词句都仿佛带着良善庄的泥土气息,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但是,这本书的语言也存在着不够含蓄、缺乏节制、口语化过重等问题,若能再精心打磨一下,整体质量或许会更好些。
阅读《我的逝去的良善庄》,对我来说,既是一次深入了解乡土文化的探索之旅,也是一次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奇妙过程。透过这本书,我们见证了时代变迁中乡村的命运起伏,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那份深沉而炽热的眷恋。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乡村始终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守护。
由于时间有限,我尚未将这本书全部读透,未来得及做过一番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剖析,今天只能分享一些粗陋浅显的感受。若有不当之处,还望何琼老师谅解!
我们陕西柳青文学研究会一直高擎柳青旗帜,弘扬柳青精神。柳青精神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何琼老师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切实践行着柳青精神。她是陕西柳青文学研究会成员中的表率和榜样。在此,我向她表示精诚的敬意!
最后,我也衷心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翻开这本书,走进作者笔下的良善庄,领略那片土地独特的魅力,感受那片土地上的人文风情,在其充满真情的文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归宿。
2025年3月30日于长安
作者简介:刘省平,生于1979年,陕西扶风人,现居西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柳青文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在《少年月刊》《黄河文学》《西北文学》《华夏散文》《陕西农村报》《陕西工人报》《文化艺术报》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100余万字;出版散文集《梦回乡关》、旅行随笔集《西路行吟》;策划和主编《西府散文选》《当代扶风作家散文选》两部地方文集;荣获陕西省水利厅和渭河水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美丽的渭河”水文化主题征文活动二等奖、第二届中国散文佳作奖评选活动二等奖、七天网美文大赛第三季一等奖、第一届西北有高楼征文大赛诗词组主奖。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