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在文学与生活结合的道路上坚实的行走---在董颖夫文学生涯五十载笔会上的发言(齐雅丽)
在董颖夫先生文学生涯五十载暨作品首发的大日子里,向董颖夫先生表示诚挚的祝贺!下面,谈几点体会与感想,以表示对颖夫先生的尊敬与褒赞。
丰富而精彩的五十年。颖夫先生行将古稀,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对生命、对文学充满热爱与赤诚,活出了厚实的精彩,在这里,我首先要祝颖夫先生健康长寿,如意吉祥,幸福安康!在七十载的生命历程里,先生与文学交道五十载,修文、助文,不但自己的生命里有了厚实的积淀,也为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特殊的贡献,值得尊敬和学习。有句耳熟能详的话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得是坚持做好事,更难得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先生热爱文学、笔耕不辍,资助文学、仗义疏财,旷日持久,未曾间断,这就是一种典范,也凝结成一种精神、一种情怀,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五十年的坚持都是难得的、稀有的,作为文学的从业者和组织者、服务者,必须向颖夫先生致敬。
亦文亦商的完美结合。颖夫先生从年青时喜爱文字、热爱文学、坚持创作,之后又投身文学的普及、人才的培养、活动的组织,筚路蓝缕、殊为不易。柳青先生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这愚人便是一种赤诚热爱与困顿中的坚守,是一种抛却红尘诱惑的坚定。文学又是清贫的事业,经年冷屋,铁砚磨穿,寂寞与贫穷有时是文学的衍生物,更是文学的代价。由于各种各样的主观客观的原因,我们许多的文学之士,为五斗米而奔波,为生机所煎熬,尴尬与窘迫中,许多人只有不舍地搁下笔而为膏粱谋。但颖夫先生在坚持文学的道路上实现了自我救赎,或者说为文学爱好者趟出了一条路子,那就是生存与生趣的结合,就是先安身再立命的选择,就是爱文学与事产业的并行不悖。颖夫先生一手执笔、一手拿锄,纸上开了花、田里也结了果,既没有丢下自己的爱好、在文学的路上坚实地走着,又仓廪实而生活充裕,实在是两全其美。从这里说开去,我们一些对文学挚爱的有志之士,可以从董先生这里得到深刻的启示,爱文学、弄文字是美好的精神追求,而同时,创造必须的物质基础也是必备的生存条件,我们不希望看到为文学而困顿。
扎根土地的坚实。颖夫先生始终扎根生他养他的土地,脚下的土地是广袤丰厚的,扎根在此,走过的脚步也是踏实与坚定的。尤其坚实的是他的精神与思想、理想与追求、挚爱与赤诚。他在这片热土上,思想坚定、意志坚定、认识清楚、定位准确,为脚下的土地立言、代言,更为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凝固的历史以及发展的前景,立下了承载与彰显的决心与意志。尤其是对文学导师柳青的纪念、传承、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完成了无可替代的工作,一定意义上是柳青研究的组织者与引领者,这个意义基于扎根这片土地的坚实,更是这片土地所培育的崇高的精神追求与理想。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民间文学的爱好者,做了“份外”的事情,坚实地推动了文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在文学史上,应该认真地记上一笔。
乡土气息的朴实。颖夫先生的文学成就也是丰厚的,几十万字的各类题材与体裁的作品,透出浓浓的乡土气息,朴实无华、亲切坦诚,在他的笔下,既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乡土人物形象,展现了她们的喜怒哀乐、所欲所求;讲述了一个个意趣盎然的乡土故事,展现了乡村民间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生活场景。他的作品立意端正、积极向上,既有坚实的生活基础,也有较高的艺术追求。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考量,颖夫先生的创作无疑是成功的和有成就的。由此,我想到我们的文学,特别是新中国的文学,有许多没有脱离土地和一线工作的创作者,他们的创作是值得尊重和重视的,他们的作品和成就是文学成就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的“业余创作”应该被称赞,也应该坚持下去。
颖夫先生文学生涯五十载,是成功、充实的半个世纪,我们为颖夫先生点赞,更提倡向颖夫先生学习。祝愿颖夫先生健康快乐、妙笔生花,文学之树长青!
作者简介:齐雅丽,曾任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省作协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现任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