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说《筑巢》(张娟玲)
筑巢,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并不陌生。人这一辈子所干的结果,就是给自己、给家人建一个巢,那怕这个巢不大、不豪华,但能慰藉家庭的每一个人。人常说“有屋才有家”,记得一首《我想有个家》:我想有个家,一个不大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他……
对于40—50多岁的进城打工者来讲,家在哪?忙忙碌碌,结婚、生子基本都在农村的土胚房里完成。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群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他们多是没文化、没手艺。但,他们为了老家的巢,为了将来在城市的巢,不断地奋斗着。
我一直没定义“家”就是“巢”,因文化背景太低,只是一次机缘、举办英雄老师新书发布会上,见到当时的长安作协主席张军峰,他温文尔雅、不善言语,在一群文人墨客中显得并不突出。我侧面了解张军峰也是一位心理专家,想着解开我久久压抑的心里,就走上前大概说了情况,他说:“可以,你随时来,或邀三五个朋友一起,我很欢迎。”简短的一句,让我一天天得到了释怀,我也就一直没去打扰他。
第二次,是家乡的捐书活动,我怀着忐忑地心给此时的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西安市作家协会秘书长、长安作家协会主席张军峰打电话邀请参加此次的捐书活动并讲话,他真诚地回说:“我能参加并捐书,但讲话能不能让年长的说。”
当然,他参加了此次捐书活动并讲话,提倡村民养成“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好习惯,让书屋发挥集培训、读书、培育下一代的多功能作用,让农家书屋成为村民致富的摇篮。他的语言诚恳,对所认识的、不认识的,总是把一种无形地力量给予大家,而自己,留下的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第三次是他的《筑巢》读书会,此前,我听过这本书的简介,也很想看到这本书,因,我就是一个进城打工者,我想读读作者如何塑造打工者的形象?如何诠释人际关系?张军峰一如既往,没有太多的发言,只说:“读书,尤其是读好书是一个长期的目标。长安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的地方,我们读书不能直接得到什么,但可以间接得到财富。上限的提高没有界限,下限的提高只是限制了眼前。不管是做事、工作、生活,读好书会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在《筑巢》中,一个人想有个家,在这个城市立足、安身,给自己立个巢,从各方面,都要有一个觉悟。”
外面下着大雨,我惦着这本26万字,张军峰写了十多年的《筑巢》,走在回家的路上,想:此书会给我带来什么影响?
《筑巢》放了一个星期,我没有看,在这期间我未和微信中的人联系,我想,用一颗纯粹地心去领悟这本书。
假期,我用了一天半时间读完了此书,确切地说是用一天半中三分之一时间去想这本书。我哭过,为作者笔下的方民、更为自己。
开始读这本书时,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是读者,我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审视社会、去领悟作者的处事之道,但,我,却做不到,因,我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作者笔下的缩影。我不知如何去评判这篇小说,不知是用我、你还是他(她)来表达内心的伤痛。
《筑巢》之筑巢,对一个打工者来讲,筑巢干什么?筑巢又是为了谁?筑巢的结果会怎么样?《筑巢》给出了不是答案的答案。
《筑巢》讲的是高考落榜生方民第一天到西京城里打工就被拐卖到山西黑砖窑,经历生死终于逃了出来,回到古城开始奋斗创业,打过工,擦过皮鞋、送过报纸、干过保险、传销,最后配合捣毁了黑砖窑,经历了种种磨难完结了心中的劫,终于在城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抒怀。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我觉得《筑巢》符合时代主题,它既是对人性解读的小说,也是一部励志的小说。
《筑巢》看似平铺,但句句戳中读者的心,文中没有高大上的句子,却字字含有份量,比如从黑砖窑逃里的对话:方民只好踩在王华的户上到了椽的杈丫处,他回头望了望王华,王华眼里充满了平静和坚定。他说,他华姐,走吧,我拉你上来,我们逃出这里。王华笑了笑,但方民看出了其中的苦涩,只听王华说,兄弟,记着别忘了姐给你的嘱托,快走吧,再晚就来不及了!方民眼里含着泪轻轻叫了一声华姐——,已然泪流满面。他抹了一把眼睛,毅然顺着椽丫爬了上去,爬到崖顶,隔着铁丝网,……读着这些句子,好像方民就在眼前,他勇敢、坚强打败了同行的80%。想想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不违背道德、不触犯法律,勇敢居上有几个人能做到,在社会这个大容缸里,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会发生,勇敢坚强也是初心,也是跟自己心里作战斗,是跟生活作战斗。
《筑巢》中,方民曾经拒绝过数次这样要求的政府人员,每次都挨刘亮一番训斥。刘亮说,你这是自断财路。方民说,咱不能助长他们的坏风气。刘亮说,你不弄别人照弄不误 ,别以为你是英雄,能拯救这个世界。简短几句对白,可以看出方民是一个正直、善良,不想助长社会中的歪风邪气。正因为这种正直,他得到了源源不断地客户,得到了在城里立足的勇气。也正因为这种正直,他没有刘亮的圆滑。但,人吧,那有十全十美的,怀着一个正直、善良的心,才能长也,必能助也。
方民的打工生活由苦到甜,情感世界层层剥于心脏。他对廖如的一往情深,却换来了廖父:有工作吗?有车吗?有房吗?他对刘晶的一丝爱意,却不得不对现实低头;他对白佳愉的爱,是从心底流露出来的,可他对娟子,是承诺,是担当,最后,他选择了担当。
钱钟书《围城》中曾有一句:“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方民在书中悟:“人生就是从山下到山上,又从山顶到山下的过程,最后出了山,都是平坦的旷野。而你待的最多的就是这平淡无奇的地方,始终莫不是如此,就是由一种让你充满难受和喜悦的平凡日子组成的,婚姻也就是一份力量,一种如那个人的老婆坚持的力量。”当前小年青们爱问的一句:婚姻会带给你什么好处?我努努嘴,婚姻,就是搭伴过日子,互相能担当家庭地责任……
刘亮、江波海、康小军、马凯,他们都是方民的朋友,刘亮是富二代,江波海、康小军、马凯是跳出龙门的高材生,而他,只是一个打工者,没权无钱,方民内心深处,是自卑的,这也许是打工者的一个通病。我记得一句:要和同频道的人同行。我总觉得,70年这一代既是勇敢的将士,也是卑微到尘埃里的泥土。不管是上学,还是走上社会,都需要自己披上铠甲一路前行,真的,家人既使想帮也没那能力。社会、工作,每一个地方都存在着阶层,自卑可怕,他会时不时打压你弱小的心脏,可,生活要继续,只有拾起自卑的情怀,才能得一方尊重。
《筑巢》之筑巢,方民成功了,看似简单,却对于一个底层打工者来讲,他要在城市里筑巢,谈何容易。从农村走向城市、踏稳脚步在城市立足、凭着坚强和执着买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也叫麻雀窝。每一步都紧紧相扣,他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干,还不能出现任何披露,如走错一步,就会前功尽弃。佛说:生死轮回,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说到底,人活着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所以,你才要过好当下,珍惜你身边的亲人、爱人、孩子和每一个人。你所有的坚持是为你的家人,你的爱人和你的孩子。我记得有一位文友总结《筑巢》:一是水泥的巢得到了满足;二是心灵的巢,克服了体制内的防火墙和城乡的防火墙,最终的心灵也得到了满足;三是爱情的巢还在路上。这也是作者给读者留下的一个问号,也是读者需要用一辈子去探索的一个问题。
《筑巢》之筑巢,同为打工者,我却不知如何定义农村筑巢和城市筑巢的好处和长远,筑巢、筑巢,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到头来农村的巢还在吗?农村的巢还会要我们这些打工者吗?城市的巢会为我们留下一片天地吗?我的心在滴血,却不知未来的路在哪里?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杨利民老师笔下的炉客们(王剑利)
- 下一篇:散文:翠柳青青是柳青(木易)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