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是春节的故乡
民俗是鲜活的文化,是最生动的民族性格。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呈现的民俗文化,对于中华民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2024年新春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我国著名民俗文化专家,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韩养民。他既是我国节庆文化研究方面的权威专家,也是民俗节庆领域最早的开拓者和长期实践者。韩养民告诉记者:“‘西安年·最中国’这简单的六个字,有着深刻的底蕴和内涵,因为长安可以说是春节的故乡。”
“春节的发祥地在长安”
历史对关中这块黄土地格外厚爱,使它吸收并繁衍了无限的辉煌。周、秦、汉、唐在这里建都,又滋养了不绝的民俗文化。在舶来文化不断入侵冲击着国人思想的今天,有一批学者仍在用行动坚守着传统。韩养民就是其中一员。韩养民从事民俗文化研究已有四十年之久,他说节庆文化有着太多的东西可以说,而春节文化更是丰富多彩。“春节,萌芽于西周,定型于西汉,盛行于唐代,并从唐代走出国门。年文化和关中道关系最为密切,而关中道对于年文化的贡献也最大。”
为什么说长安是春节的故乡呢?韩养民告诉记者,很多传统节日都起源于长安,春节更是有据可考。“秦代是以十月一日为岁首,但到汉武帝太初元年的公元前104年,颁布《太初历》,确定正月初一为岁首,这也是春节的由来。司马迁是制定《太初历》小组的组长,而《太初历》就是在今天汉长安城遗址公园之上的未央宫颁布的,所以春节的发祥地在长安,长安是春节的故乡。这也是‘西安年·最中国’的根源和由来。”
“要把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下去”
《太初历》确定了正月初一为岁首,在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春节的习俗逐渐形成,并传播到各个地域,被当地文化影响,造就了各地不同的年俗。然而有些年俗是从汉代起就在长安形成的,并传承到了今日。韩养民介绍说,比如拜年这一习俗,就和长安相关,因为当时公卿要向皇帝拜年,后来推广至民间,要向长辈亲友邻里,拜年问好。贺年卡这一习俗其实也起源于汉代的长安,当时文人之间相互拜年,会送上一块木片,名为“谒”,其上书写着自己的姓名、地址等,这看上去如同今人的名片,后来却发展成为春节贺卡,这也是从长安流传下来的传统。作为春节“尾声”的元宵节,其实也是因为汉武帝正月十五祭祀太一神,三公九卿浩浩荡荡打着灯笼,通宵达旦,因此而元宵节成为“灯节”,从此传播开来。
年是什么?对很多国人来说,年是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更进一步,是寻求“大团圆”的中华文化的味道。所以在交通不那么发达的时候,历尽千辛万苦也要赶在大年三十回家吃上一顿团圆饭。所以韩养民认为,及至今日,年的核心价值依然是亲情、友情和乡情。“比如祭祖这一传统,从古代延续至今,依然是过年最重要的仪式。因为在这样的时空之中,人们一方面延续起家庭血脉构筑成的精神图腾,另一方面满怀对未来的憧憬,肩负起创造美好明天的责任,凝聚为在新的一年中奋发进取的决心。”他说很多地方,大年三十第一碗饺子要敬给祖先,看似是个仪式,更多的是对于家庭传承优良传统的尊敬。
韩养民认为:“越是在盛世就越注重文化。我认为要复兴的不仅仅是学说,而是去深入挖掘那些始于人性化的东西。比方说春节,是大家一年之中最高兴的时间,过春节的时候,孩子犯错也不会被大人打骂、远寄外乡的人要返回故乡与亲人团聚,儒家的尊老、爱幼这些思想都贯穿在里面。传统节日是亲情、友情、乡情等各种情感糅合在一起的产物,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就在于此。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最容易融入现代人日常生活的部分。我们要把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下去,深入挖掘节日文化,挖掘节日文化故事,真正做到传承并发展。”
文/记者 张静 图/记者 赵军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中秋节的来历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