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长安文学艺术60年回顾(董颖夫)
这是我给长安区政协写的一份“长安文学艺术60年回顾”,发表在2009年《秦岭长安特刊》总第九期,现在扫描出来发给你,在纪念长安作协成立30周年之际作为文史资料参考或许可用。
董颖夫2022年7月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在举国欢庆新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时刻,梳理、研讨长安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出现在长安大地上的长安文学艺术现象,对推动建设“文化长安”,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前30年我区文学艺术事业发展概况
在这一时期内,长安的文化职能部门及设施逐步建立,长安群众文化队伍初具雏形,有的达到了一定规模,文学艺术事业初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最突出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诗歌、演唱活跃长安。
在著名作家柳青的影响下,农民作家 庞惠农,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享誉西安。他出席了1956年第一届全国青年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先后在《延河》 《群众艺术》《工人文艺》等省、市杂志报 刊发表小说、诗歌、戏剧等近300篇,在 省内外有广泛影响。人称临潼有农民诗人 王老九,长安有农民作家庞惠农。在这一时期,以诗歌演唱为主,影响较大的有乔生益、何兰芳、惠德普、侯岳池、张礼、王英侠等人。
60年代,县上召开了第一次业余作者座谈会,有 17 名青年作者与会。以后陆续涌现出了多名骨干作者和较有影响的文艺作品,如翟曜的《吴耀富》、崔皓的《回门》、樊耀亭的《潏河畔》、尤永杰的《火热的夜晚》、毋东汉的《棉花与西瓜)、董颖夫的《真实的故事》、姚金泉的《红爷和老伴》等等。
(二)戏剧、故事创作达到了新高潮。
五、六十年代,电视没有普及,戏剧、故事、诗歌、曲艺等成了当时文艺演出的热门,再加之样板戏的提倡推广,戏剧得到了空前发展,村村有剧团、大村有戏楼,曾风行一时。
在戏剧编创方面,先后涌现出了王涌汛的《杏花峪》,崔皓、王军武的《送水》,张平、卢恺的《一袋水泥》,王昭玺等人的《银海怒涛》,樊延绪的《护林曲》等剧作,都参加了县、市文艺演出,获得了甲等奖。长安戏剧编创的优秀人才,受到省、市的重视,不少优秀人才被选拔到省、市文艺团体任职。如马王镇张平、石匣村王军武、县剧团卢恺等人,后来成为专业编剧,各有建树。张平现为国家一级编剧,省艺术创作研究室主任、省剧协副主席。其创作的戏剧《司马骞》《造俑记》《虢都遗恨》均获全国戏剧奖。王军武现任省文化厅振兴秦腔办公室主任,其代表作《郭秀明》等剧获全省戏曲大奖。专业作家、长安剧团编剧卢恺主持编辑的有《长安文艺》《长安故事》等。本人著有《门外集》《访贤集》等。
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长安的故事创作异军突起,翟曜的《挖泉》《共产党的干部》《王老五借钱》,董颖夫的《上任以后》《石榴花》《张三老汉的心事》《钢锭子与刃片子》;崔皓的《陶大妈敲钟》,何少南的《我和宁宁》,刘双计的《老闷不闷》,肖宝善的《钢笔的故事》,郭永森的《蝎子弃母》等均参加了省、市故事调讲,获得了奖项;柏成武改编的《出车》,何少南的《西瓜熟了》均获市戏剧创作奖,长安被评为全省十佳故事先进县。
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区文学艺术的复苏和崛起,长安文坛百花盛开,群芳争艳,新人辈出,新作不断,显示着文艺春天的勃勃生机。
(一)出版了近百部文学作品,形成了长安文学现象
1、长篇小说有:王峰的《风雨桃花村》《桃花镇》(上下部)、《河湾梦》(上下部)、肖建安的《枣林湾》、王渊平的《水幻终南》、崔皓的《苍莽神禾塬》李绪民的《红裤带》、张军锋的《方子渡纪事》、李武迅的《南山草》《黄土魂》越翼展的《驼鸟·流浪签证》、李树林的《苏武父子传奇》、毋东汉的《怪灵外传》《同窗俊友》等。其中,王峰的《桃花镇》、肖建安的《枣林湾》、王渊平的《水幻终南》曾获第八届“西安文学奖”。王峰的《桃花镇》被多家刊物连载。《风雨桃花村》荣获中国世纪大采风银奖。
2、中短篇小说散文集有:成德奇的《少陵随笔》、肖宝善的《神禾集》《藤缠槐》,王峰的《纵横集》、翟曜的《翟曜文集》、阎道勇的《蓝衫根》、卢知民的《故乡,我心中的美文》《三国新语》〈涓流集》、肖建安的《终南情》、王兆利的《岭上人家》、尤永杰的《野塘集》、李希仲的《石蛙自鸣》、张耀富的《疏枝零叶》、张来善的《情钟山水》、陆程久的《平生记》、袁民权的《恨》、石观山的《蜡朗灯女》等等。
3、文史资料及人物传记类著作有:王作兆的《长安史迹记略》、冯鹏程和成德奇合著的《抗日名将张灵甫》、冯鹏程的《宋绮云传奇》、《英雄,人民不会忘记》、李志中的《枫林文存》 《枫林一叶》、樊耀亭的《长安兴教寺》《终南山佛寺游记》、崔皓的《长安社火艺术》,张世明的《生命流程》等。其中王作兆、冯鹏程、成德奇等人的著作获市优秀图书奖。樊耀亭的《瑰宝长安》获西安市第八届文学奖。
4、诗词类著作有:惠德普的《终南短笛》《秦岭长城》、贾楚风的〈流浪水仙》《孤独的青春》、王渊平的《爱的默言》 《秋之湄》、陆程久的《清心集》《南乡子》、刘双计的《儿歌集》、张景耀的《泥土歌谣》《长安诗情》、李志中的《清白诗稿》、张惠民的《流淌集》、毋东汉的《樵仙居诗草》、吴清宣的《清风轩语》窦文彬的《生命的浪花》等等。
5、新闻通讯类著作有:张宝贵的《田园报春花》,薛亚利的《风雨长安情》《耕耘在长安大地》《金灿灿的谷穗》、王润年的《金色的种子》、王峰的《 创业者之歌》《历史的足迹》、崔皓的《郭杜纪事》《大写韦曲》《上塔坡巡礼》、张来善的《长安魂》等等。其中张宝贵的《女麦客王出征陕甘宁》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薛亚利、王润年、王峰的多篇作品获全国征文奖。
6、写作论文集有:樊耀亭的《文心绣凤》、毋东汉的《作文教学刍议》、王峰的《文海导航》等。
7、以政府有关部门、政协和各社团组织出书的有:《长安县志》《长安年鉴)《瑰宝长安》《长安风》《名人咏长安》《游长安》《创业者风采》《长安百村》《青春长安》《中国长安》《长安概览》等。《长安开发》有《长安风》文艺专版,长安电视台有自办文艺专栏。
另外,长安作者在省电视台《狼人虎剧》《都市碎戏》栏目播放的电视小品有数部。长安的一些作者已经在网络上发表文学艺术作品,有的创办了网站。
(二)长安文学艺术期刊杂志众多长安目前拥有的文学艺术刊物有王百忍主编的《长安文苑》、张三民主编的《新凤凰)、长安印社卢知民主编的《长安艺苑》、王长宏主编的《长安》、董颖夫主编的《秦岭·长安专刊》,习新利主编的长安一中校园文学刊物《台阶》、李顺年主编的长安二中校园文学刊物《樊川》田措施主编的《艺术长安》、王润年主编的《长安画报》及长安诗词学会出刊不定期诗词专刊,国学传习会出刊会刊等。
建国以来,从长安走出的作家有著名作家、原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沙铃,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朱鸿,著名作家、评论家、《小说评论》副主编邢小利,著名作家、西安市文联创研室主任何群仓等。
三、长安书画界人才辈出,成果累累
建国以前,长安的书画创作局限于个别文人墨客。建国以后,由于西安美院在长安樊川建校,从而吸引了大量的美术书法爱好者,参与这一活动的人愈来愈多,书画作品的水平也愈来愈高。1953年郭杜的王捷夫自绘壁画并配诗,影响颇大,《中国青年报》以《神禾原上 -牡丹》为题进行报道。1973 年,各乡镇文化站先后成立书画创作小组。1976年,长安县与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联合举办首届西安农民画展,长安参展作品 126幅。1979 年,县文化馆举办“长安首届藏画展”。1981 年,西安美术协会长安书画学会举办首届书画大展。1981 年,举办张建哲国画展。1982 年与 1984 年,县文化馆与县政协联合举办两次政协委员及业余爱好者书画展。1988年,县文化馆吕志平在美国由埃俄博举办个人画展,在国内举办个人“水墨画展”。《陕西日报》《西安晚报》、中央电视台、陕西广播电视台均予报道,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之拍摄了科教新闻片(黄土魂)。1989年,县政协举办“庆祝长安解放四十周年书画联展”,展出县内书画爱好者的作品。是年,长安农民田社玄、邹占兔及干部杨振中分别在西安市美术家画廊举办个人书画展。
从1990年至2008年长安每年都进行书画展,影响较大的有:毛泽东诞辰 100周年书画展;杨虎城诞辰100 周年书画展;长安撤县设区书画展;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书画展;区委组织部举办的庆社“七·一”书画展;长安首届精品书画展;2007 年“十地杯长安书法展”等以及众多的个人书画展。有50多名书画家参加全国和省、市书画展并获奖。
建国以来,从长安走出的书画名家有崔振宽、左良、杨晓阳、刘永杰、茹桂、吴三大、王西京、王子武、高民生、萧焕、付嘉仪、王贵民等。
截至2007 年,全县业余书画作者达2000 多人、其中省美术家协会50多人,市美术家协会90多人;省书法家协会40多人,市书法家协会 70 多人。全区有16人在国际国内举办画展。以长安书画协会团体为主力的书画艺术创作风头正劲。书画家们在潜心钻研艺术的同时,深入生活,注重写生,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各类书画作品展览和评比活动。200多人先后获得全国省市级书画奖300余次(项)。其中骆孝敏的国画《秋趣》获中国美协主办的“新世纪全国书画精品大展”优秀奖(2001 年);刘超、张新生、董晓光、马良、仇长华等人获省文化厅主办的“中国西部书画大赛”奖(2002年);刘汉民、刘岚作品入选“陕西省首届中国花鸟画展”(2002年);刘超、焦军昌、王子云等人入选“群星展”(2003年);张新生作品入选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2004 年);宋建章获文化部第十二届“群星奖”(2005 年);王燕、董晓光、刘超等人获“首届陕西山水画作品展”(2005年);张新生获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书法创作奖(2007 年);青年书法家王江作品近年来连年入选全国“首届行书大展”“第二届扇面书法艺术展”“第四届正书大展”“第五届中国新人新作展”等多种展览,获“全国首届书法大展”三等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等各类奖项,许多作品被东南亚国家、港奥台地区和国家省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收藏。细柳街办石匣村因爱好者多,成就大,被省上命名为“陕西农民书法村”。
长安有影响的书法家有:李文艺、王仁志、崔浩、张琪、郭斌、张新生、胡文化、杨新民、王江、马德馥、张时珍、刘运卿、耿星普、刘喜良、王劲、宋建章、庞丁海、孙俊、陈康、闫沫、赵慎为等。
长安有影响的美术家有:杨建果,曹崇、邹战兔、骆孝敏、卢涛、马良、李正平、刘超、刘岚、刘汉民、谢子敬、王仁志、孙宝田、曹世俊、宋健章、刘丰、陈炜、董晓光、仇长华、阿愚、卢山、罗平、赵柱子、张宝省、巢珍等。
四、文学艺术社团众多,创作队伍庞大
长安现有各种文学艺术社团20多个,以书法绘画和文学为主。其中文学社团6个,即长安区作家协会、省柳青文学研究会长安工作部、长安文学艺术学会、长安杂文学会、长安诗词学会、长安柳青文学研究会等。有业余文学作者250余人。书画学会主要有:长安区美术家协会、长安区书画家协会、长安中国画院等。书画作者800余人。这两支强大的文学艺术队伍,常年活跃在省、市、区文化艺术领域,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打造“文化强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分析与思考
长安近百部文学作品的出现和蔚为壮观的书画队伍的整体展现,是100万长安人民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缩影。也说明了我区人民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不断追求精神生活,追求更高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其队伍之庞大,作品之丰富,在全国区县都是罕见的。对此,省市专业部门的领导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它是长安的一道靓丽风景,扮亮了“文化长安”的广阔天地,为世人注目,更是长安的一张大“名片”,不断地注释长安,展现长安的多姿神彩。
长安的文学艺术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就,一是长安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孕育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历史上长安文人墨客繁若辰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对长安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长安文化发展的资源优势。地理位置又是长安文化发展的区位优势。长安地处西安南郊区位优势明显,文化资源丰富,城市化进程已把长安和西安融为一体。二是柳青《创业史》对长安文化的影响。柳青在长安生活了14年,写出了长篇不朽巨著《创业史》,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柳青是陕西文学艺术界的一面旗帜,长安作者深受影响,纷纷拿起笔来反映火热的现实生活。三是长安文化资源优势明显。目前长安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高校聚集区,入区大学已达30多所,在校学生20多万,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云集,文化人才储备雄厚,人口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不仅为长安文化发展提供了知识储备和人才支撑,也为长安文化观念的更新创造了条件。四是领导对发展长安文化的重视。历任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十分重视文化工作。区委区政府有专门负责文化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一方面设置了文化网络机构,村有文化室、剧团,大村修建了戏台,乡有文化站,区上有文化馆等,为群众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对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突出成绩和特长的人,给予重用和提拔。五是领导的示范作用。区上的诸多领导,对文学艺术特别重视和爱好。著书立说,成绩显著,受到文化界人士的好评,同时对人们也是一个激励。六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感悟加深倾诉欲增长。七是人们普遍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富。
六、存在问题
(一)这些年长安文学艺术的发展,主要是文学艺术社团在发挥作用,功不可没。但文学艺术社团缺乏经费,不能经常开展活动;个别社团有名无实,会员很少;创作队伍自身修养、艺术水平急需提高,有的作品不积极健康,只是个人情绪和牢骚的宣泄。
(二)原有的文化设施早已陈旧,与现在具有100万人口的大区很不适应。应下大力气进行文化设施硬件建设,特别是“三馆”的建设。
(三)党委政府的有关部门对文学艺术事业发展扶持不够,对社团的服务和管理不够,如长安作协换届无故拖延至今得不到解决。文化馆站建设需要进一步改革用人机制,提高服务功能。如有的街办、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是非专业人员,长期不从事文化工作。
(四)长安的文学艺术队伍,虽然庞大,人员众多,但是队伍比较繁杂,大而不强。有的社团名存实亡,各自为政,缺少活力和有效的组织协调能力。人员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是业余作者,缺乏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军人物。
(五)精品意识不强,文学艺术精品少。我区的文学艺术事业,精品意识不强,缺少推出文化精品的战略,虽然出了较多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乏有一些较好的作品,但缺少在全国、全省有较大影响的精品,还没有形成长安文学艺术事业的优秀品牌。
七、建议
(一)整合文学艺术社团。区委宣传部、文体局、文联等部门一方面积极整合现有文艺团体,使一些名存实亡、人数极少的组织融合到其他组织,增强战斗力。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文学艺术社团加强自身建设,大力弘扬主旋律,以积极向上、促人奋进的优秀作品鼓舞人。
(二)调整文学艺术队伍,培养包装名家。一方面对现有的文学艺术队伍进行整合、调整,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专业对口。另一方面对一些有名气的文学艺术人才进行包装、整合、策划、宣传,为他们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名家创造条件。
(三)给以经费支持。相关部门加强对文学艺术社团的组织领导,及时解决社团存在的问题,并给以一定的经费支持。为搞文学艺术的人员创造条件,搭建好平台。
(四)打造文学艺术精品。区委宣传部、文体局等部门积极扶持文学艺术社团开展活动,对较有影响的作品组织研讨,对外宣传,扩大影响。
(五)树立精品意识,形成文学艺术产业。相关部门应增强精品意识,对长安的文学艺术作品向外宣传推介、出版形成文学艺术产业。
(六)规划建设“长安书画艺术展览中心”项目。该项目可采用政府规划社会投资兴建或招商引资合作建设,功能集展览、交流、交易等为一体。
作者简介:
董颖夫,笔名沣浪,陕西长安人,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执行会长,《秦岭》杂志社社长、总编。曾任长安作协副主席、长安区工商联合会副会长、连续六届长安区政协委员。长期致力于弘扬“柳青精神”,创建了“柳青文学奖”,出版七十万字《沣浪集》(上下卷)。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走近张汤“隐身”处(徐树安)
- 下一篇:散文:王勇超先生(朱鸿)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