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除夕的习俗(每小平)
春节的脚步已悄然走来!你看:在长安的城乡张灯结彩,人们喜气洋洋打扫卫生,上集市、到超市购置年礼,吃的、穿的、喝的,玩的、五花八门,样样齐全,兴高彩烈的带回家。主妇们洗衣、择菜、蒸馍、煮肉、压碗子忙得不易乐乎。烟火气忙坏了主妇,也忙坏了帮橱;锅碗瓢勺交响曲,在过年前响个不停。炒菜的香味,肉熟的油香味弥漫在灶房、飘散在院落街巷,极具诱惑人的五味神经。男人们忙着购物、跑腿、张贴福字红春联,将幸福映照在笑脸上、张贴在门窗上。
中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日拉开序幕的,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至初五为高潮;现在人们的交往多,走亲访友到初五、甚至初七都走访不完,有的走亲戚一直延伸到元宵节。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因而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又叫岁首、岁朝、年、过年,是夏历新年的第一天。由于历法不同,各朝各代元旦的日期也不一致;夏代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以农历十月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用司马迁、落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确定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年,把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至此,春节和元旦便成为两个不同的节日。
春节的传说。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十分凶猛,这个怪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腊月三十夜里,“年”就从水底爬出来祸害人类。因为这个怪兽十分厉害,人们一直制伏不了它,就只好在除夕夜里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腊月三十夜里,人们还准备像往年一样逃往深山避难。这时候来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白发老人对大伙儿说:今年不必上山避难,他有办法制伏“年”这个怪兽。可是,大伙儿被怪兽吓怕了,不肯相信,仍旧扶老携幼逃往深山。
天黑了,怪兽“年”像往年一样闯进村落,准备祸害人类。它刚想闯进一户人家,猛一抬头,大吃一惊-------一对大红灯笼高高挂在门上,发出耀眼的红光!“年”最害怕红光,这是它的秘密!大门上不仅挂有红灯笼,而且两扇木门上还贴了大红的门神-------门神张牙舞爪,挥舞兵器,这可把“年”吓坏了!正在它胆战心惊的时候,又突然传来劈劈啪啪的爆炸声,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一团团火光在“年”的周围炸开了!“年”浑身战栗,转身就逃。原来,“年”不但怕红色,更怕火光和爆炸声!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发现村里安然无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人类制伏怪兽的神仙!神仙留给了大家驱逐怪兽的三个宝物------灯笼、门神和爆竹。人们有了这三个宝物,就再也不怕“年”来伤害人群了。
从此,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都在门上挂红灯笼,贴红对联、燃放烟花爆竹、灯火彻夜通明。
传说终归是传说。其实,春节的起源与我国劳动人民对于丰收的庆贺和期盼有关。“年”这个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上面部分为“禾”,下面部分为“人”;在金文的写法也与甲骨文相同,是上“禾”下“人”。“禾”是古人对于谷物的通称,谷物能否丰收,主要取决于“禾”的生长和收成。还有,甲骨文中的“禾”字,看上去都显得沉甸甸的,足以证明它象征着取得谷物生产的大丰收。再进一步推敲、甲骨文里“年”的写法,很像是在一个人的头上顶着沉甸甸的谷子的形象……因而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年,谷熟也。”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如今,春节仍然是华夏儿女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除旧迎新、阖家团圆,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诸多美好生活的希望。
在我国农历的最后一天称为除夕,民间习惯把这一天叫大年三十。它与新年第一天-------春节(正月初一) 尾首相连接。“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 的意思,是“月穷岁尽” ,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而进行。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这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称“别岁”。焚香于户外称“天香”,通常要三天;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年夜饭(又叫团圆饭) 、祭祖和守岁。至今,在西安周边,樊川杜曲仍有过年不到他家绞水、不借东西、不打碎物品、不胡言乱语等习俗。儿时,为了遵守习俗,我总会在大年三十和姐姐提前抬水、担水盛满水缸和水盆,大年时节不在他人家绞水……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过年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腊八节)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 ,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是中华民族或有华人居住的地方独有的喜庆节日。除夕与春节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主要有贴对联、窗花、到祖坟请先人、吃年夜饭,守岁、祭祀、祈福、拜年放炮等。
“岁通盛世家家富,人遇年华个个欢。”“子去丑来腾锦绣,鼠归牛到竞辉煌。”“金鼠辞旧岁,金牛迎春来!” 多年来,民盟长安区工委会在春节前夕组织盟员书画家为社区、村民义写义画赠送春联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在马号武主委,每小平、刘建峰、刘永安副主委带领下,盟员们来到长安乡村、社区、敬老院义写义赠春联上万副,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把爱心送到千家万户,喜迎新年。民盟长安工委和中国实力派书画院14位书画家冒着零下6度严寒、在长安王曲村为群众义写春联2000余副,从上午10点写到下午1点多,看到排着长队每个人手持3----5副春联喜悦心情,盟员书画家们累并高兴着……
吃年夜饭。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一年中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凉菜、热菜、果子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举杯祝福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人人心头的幸福感真是难以言表,人们既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感受着一家团圆、总结一年收获的那份快乐气氛。年夜饭中有大菜、冷盘、热炒、点心,而且一般少不了鱼。“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年年有余”。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除夕晚上举行家宴,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上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有时工作忙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坐位和一双筷子,表示与他团聚。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家庭宴会。俗话说得好:“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
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就地在工作学习处过年,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给家人报平安,人人尽可能为社会做贡献!……
年夜饭的风俗很多,全国各地不同,有的吃饺子,有的吃元宵,还有的吃长面、馄饨,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和腊八蒜,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 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象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 之意。包饺子时,人为的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入饺子。说是谁先吃有硬币的饺子,就会更添财运福气。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团子”、“圆子”,中间包糖馅料,寓意全家团圆美满甜蜜;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除夕夜,有的人家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有人在饺子中放糖,祈求来年生活更甜美;有的则在个别饺子中包洗净的钱币,谁吃到了谁就会在新的一年里发财。曾记得:过年我吃饺子,吃出了硬币。父母说:“我平娃有福!”这一天,普天下的中国人都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不辞辛苦的奔赴这场盛宴,怎能不教人感动。
年夜饭的吃食很有讲究,饭菜尽可能丰富;南方人家家都要吃鱼,取年年有余之意。预示来年丰衣足食,席间多说甜美祝愿的话、充满欢乐气氛。有些地方第一个热菜就上全鱼,直到宴会结束时,大家才象征性地吃上几口。除夕鱼寄托着人们希望家业发达,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广州人的年夜饭桌上通常会有“发财就手”、“发财好市”这样的意头菜,不过是件讨口彩的事情,但民众还是认真虔诚地做了。
如今,年夜饭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围,年饭桌上的食材,早就不一定非得到过年时才吃。年夜饭之意不在饭,而在于那份亲人与亲人之间的温馨。年夜饭就是中国人最内核的向心力,年夜饭的温情正是这样一种铭刻在民族的骨头里,温暖在千家万户和一家人的相互问候中,沸腾在每一个人血脉中的温情。
过年最辛劳的是父母亲,任劳任怨精心准备丰盛的饭菜。儿时每年除夕夜晚父亲烧火,母亲做饭炒菜、从下午直忙到夜晚,累得父母亲腰酸腿疼、直不起腰,但看到一家八口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父母亲确很辛慰。这种温情是大年三十母亲唠叨在灯下忙碌时的叮嘱,也是无数的游子顶着寒风,踏着大雪往家里赶的执著与真诚。中国人最讲至亲至情,受“礼仪之邦”的影响至深。但现代社会中很多家庭成员为生计四处打工,为工作、为国防、为发展、为服务而各奔西东,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过年时难得团聚。在一起吃顿年夜饭,一家人品酒或饮料、饭菜相对,轻言细语、述说一年工作学习成长经历、谈婚论嫁、生活感悟、那是多么幸福的时光。边吃边喝边交谈,也有上网或电视看“春晚”,还有打麻将、打扑克、下象棋、唱歌吼秦腔的欢乐时刻!
守岁。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即将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而散,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古时候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现代依然如此,人们一般都要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
守岁。又叫“熬年”。按照传统习俗,年夜饭后至夜间接神,拜年之前不能就寝,要“守岁”至翌日凌晨,表示年老的人在辞旧岁之际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有为的祝老辈增年益寿的意思。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守岁。
除夕之夜,家人团圆,守岁围炉,温情四溢。一家老小,欢聚一堂,茶点瓜果摆满一桌,边吃边谈。有的看电视,上网;有的推牌九,打麻将、掷骰子、赌梭哈,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守岁”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内容,如看电视春晚文艺节目,看手机、上网、猜谜语、抢红包等、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团聚一堂,互相勉励,总结一年来的收获,制订新一年的工作学习和奋斗计划。还有部分人带上香蜡供品到寺院、庙宇撞大钟,撞出好运、撞出大运、撞出明朝幸福的生活。
长安乡城内外、尤其是在樊川杜曲一带流传到庙宇、寺院烧头炷香、许好愿的风俗。早先当午夜的钟声响起,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在除夕之夜大放爆竹是为了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利。旧习俗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想发大财者,爆竹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近年为了环保,人们已不在放鞭炮,采用歌舞、秧歌、敲锣鼓家伙、装社火来迎新年!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 ,除夕之夜,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做“平平安安”。在祖国北方还有的人家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以供过年,叫做“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话叫“二米子饭” ,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做“有金有银,金银满盆” 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用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蜜桔“甜甜蜜蜜”,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幸福快乐!
年三十下午或除夕夜,家家户户挂起红灯笼,寓意来年日子红火。守岁时在家里点灯的风俗也叫“照虚耗”,特别是床下、角落等,意思是将不吉利的东西都照跑。守岁时我国许多地方还有在户外生篝火的习俗,又称“旺火”,火越旺越好,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昔日父母亲常对我讲:“宁穷一年,不穷一节。” 过年家里家外都亮灯,连灶房也一样,亮堂堂的。
祭拜祖先。新的一年来临,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祭祖。在大年三十下午,男孝子带上香蜡烧纸到祖先坟茔前先烧纸祭奠并诚邀世代先祖回家过年;在外工作居住者多在十字路口面向坟茔方向祭奠,邀请先人们一同到家属楼回家过年。一方面是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表达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民间认为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关心和保佑着后代的子孙们。春节祭祖的具体时间有的在子时,有的在清晨,有的则在历书上选择一个吉利时辰。祭祖时人们穿上新衣先行盥洗,穿着礼服礼帽,在供桌上摆好祭品(水果、百果、花糕、年糕年饭、素饺子或馒头等蒸食、素炒菜),焚香点烛、烧元宝、放鞭炮,全家人依辈分、年龄的秩序叩拜祖先。中上人家的祭祖都是灯火长明,香烟不绝。由于迎请祖先回家过年,每天早晨要在香桌前燃香供茶水并及时更换,一日三餐前先象征性供奉待客用的饭菜、酒或饮料、香烟和水果。达到:先人闻个气,后人吃个味。
除夕祭祖,是我国流传至今的传统风俗之一。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当先” 和“慎终追远” 的传统观念,人们每逢除夕总要举行祭祀仪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表达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放爆竹。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要燃放爆竹,以哔哗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也叫爆仗,炮伏、鞭炮,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说它起源于“庭燎”,《诗经 ,小雅》中就有“庭燎之光” 的诗句。“庭燎”就是当时用竹竿之类作成的火炬。竹竿燃烧届,竹节里的空气受热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劈啪的炸声,以此驱鬼除邪。这就是最早的“爆竹”,也叫“爆仗”。《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其实用爆竹不过是讨个吉利,作为“暴发”的象征。到了唐朝,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磺和木炭混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就发明了火药。火药的发明使爆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北宋时,便有人用纸包裹硫磺粉制成爆竹,称为“爆仗”。南宋时又发明了“鞭炮”,周密的《武林旧事》谓“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 ,这就是现在的“百子炮伏” 。至今,爆竹五花八门,品种繁多,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当午夜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爆竹声震响天宇。我国许多地区还有正月初一放“开门炮”、直到初五的习俗,也有扭秧歌、耍社火、敲锣鼓等喜庆活动,寓意迎来一个崭新美好的年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经济条件差,每家只买3挂100头鞭炮,少数买200头或300头鞭炮的,大多数只在大年夜或初几放几挂鞭炮的,儿童用压岁钱买摔炮、单响炮,或者在鞭炮上拆解少数炮一个一个零星燃放,后期出现了摔炮,但因不安全摔炮退出了市场。放炮多用火柴、蜡烛、燃香、棉团或棉线,也有用竹棍燃烧后不断点燃炮眼子放炮的……
压岁钱。关于压岁钱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崇”,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警的孩子却变得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崇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崇”。
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崇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崇。半夜里,一阵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竟放出一道亮光,崇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崇的事情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崇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崇吓退。因此,人们把这钱叫“压崇钱”。当恶鬼妖魔或“崇”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压崇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又因为“崇”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在吃完年夜饭后,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壮、学习进步,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年长者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列队跪拜,然后伸手接红包。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困难年月的三十夜晚,父母亲给小的发1、2、5分数枚硬币,大的也只发1、2角纸币。发压岁钱后,姊妹六人相互比较,看谁发的多、谁发的少?少的就哭闹,要求再发,父母亲给些分分币打发完事。
改革开放,奔向小康!党的好政策,人民走向幸福道。现如今过年给孩童发压岁钱,分币、角币已淡出人们的视野,多是10元、50元、100元的整张或多张散发。有的还给大红包,1000元或更多的散发,体现了人民群众欣逢盛世、过上了富足安康的好日子。
每小平 笔名每牧 每文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副主任 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省散文学会会员 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办公室副主任 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文化研究者
2021年1月31日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评论:人生哲理经典名言二十三(每小平)
- 下一篇:散文:大年初一的习俗(每小平)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