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偷掐苜蓿菜(任应孝)
每年的春天,正是野菜旺盛生长的季节。苜蓿作为野菜中的一个种类,也开始抽枝发芽。到了三月,进入旺盛生长期,这时的苜蓿是最鲜嫩的时候。可是苜蓿和野菜还有不同,它不是在田野里自己生长的,而是人工种植的。特别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农村生产队时期,整片种植的苜蓿,都是为生产队牲口种植的食料。从三月开始,生产队就要在苜蓿地头上搭建茅草庵,派专人进行看管。看管苜蓿的人,白天由家里人替换着回家吃饭,或者送饭到茅草庵,晚上还要睡在茅草庵,日夜进行看管,不允许人们随便采掐苜蓿。
那时的每年三月开始,也是农村青黄不接的时候,大部分家的余粮要精打细算着吃,才能吃到六月新麦子上场。人们开始挖田野里野菜食用,以补充粮食的不足。在田里的野菜长老减少以后,这鲜嫩的苜蓿就成了人们采食的对象。苜蓿的吃法也比野菜多,可以蒸苜蓿麦饭,烙苜蓿锅盔馍,窝苜蓿浆水菜,做成凉拌苜蓿菜.,下面锅......,令人非常喜爱。虽然生产队的苜蓿地在每年都有人看管,但渴望掐到苜蓿菜的人,在白天收工路过苜蓿地边时,趁看管苜蓿的人不注意,在离看管苜蓿的人远一点的地方,总要很快地掐上几把苜蓿,然后又很快地离开。更有一些大胆的人,会在无月亮的晚上,趁着天黑去偷掐苜蓿。在这些晚上偷掐苜蓿的人中,我们这些儿童最多,大人很少。大人们觉得偷掐一点苜蓿不是很大的事,如果不小心被逮住了,感觉人就丢大了,很长时间,脸上感觉无光彩。我们儿童的想法和大人不同,把晚上不声不响,偷偷摸摸掐苜蓿,当做是玩游戏一样,有一种神秘好奇,好玩的心理。因此,我们都喜欢不用大人陪同,晚上自行结伙去偷掐苜蓿。即使不小心被逮住了,最多挨一顿打,处罚由大人出面解决。事情过后,我们该玩继续玩,该偷掐苜蓿时照样去,必定被逮住的时候很少。
生产队的苜蓿地,在村北沟道的崖头上。无月亮的夜晚 ,天黑洞洞地。我们几个关系好的伙伴,商量好了,结伴去那里偷掐苜蓿。为了防止被看管苜蓿的人发现后,跑回时方便些,我们没有用篮子,而是背上自己上学时用的布书包。然后偷偷地溜出村,打着手电,从村北土崖畔斜坡上崖头的小路爬上崖头,熄灭了手电,来到苜蓿地边,摸黑掐苜蓿,用手摸到一簇苜蓿,不管好坏,就全部掐掉放进书包里,回家后再进行挑拣。如果有一人把书包掐满了,就由他轻轻地吹一声口哨,不管其他人把书包掐满没掐满,大家一起撤离。我们几个人是固定的,再没有发展一个人加入,每次去掐苜蓿时,都保密不告诉别人,每次也都能偷掐成功。记得有一次,大家刚进到苜蓿地边,看苜蓿的人不知是发现了我们,还是其它啥原因,突然出了茅庵打亮了手电,吓得我们赶紧往回跑,顾不得打开手电照亮,摸黑顺着崖畔来时的小路,大家坐着像滑溜溜板一样溜到崖下。有的人被小路上的枣刺划破了裤子,划破了腿,但大家都无怨言。在崖下歇上一会儿,又开始爬上了崖头。掐回来的苜蓿,家家多是用来蒸麦饭,烙锅盔馍,和下面锅,很少做凉拌菜。
苜蓿的生长期有三个阶段,头茬,二茬,三茬,农村人把它称为头轮子,二轮子,三轮子。头轮子、二轮子苜蓿的生长期应为三、四月份,三轮子苜蓿在五、六月份。头轮子和二轮子苜蓿鲜嫩,可供人食用,三轮子苜蓿开始开花,叶杆变老,只能供牲口食用。所以头轮子和二轮子苜蓿都有人看护,到三轮子苜蓿开花后,就没有人去掐了,生产队也无人看护了。在当时偷掐苜蓿,一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头轮子打,二轮子罚,三轮子叫爷爷不掐”。可见那时生产队看管苜蓿很紧,.对偷苜蓿的人处罚很严厉。
如今又到了苜蓿鲜嫩的生长期,没有了生产队大片种植的苜蓿,人们的生活已不再出现青黄不接的日子,也没有了偷掐苜蓿的事。但每次看到街头蔬菜市场摊位上鲜嫩的苜蓿,我j就会想起小时候偷掐苜蓿的事,还有那句熟悉的偷掐苜蓿顺口溜。于是动笔写下了这篇文章,记下对当年偷掐苜蓿的难忘的记忆。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村子腊月记事(任应孝)
- 下一篇:散文:给烈士扫墓(任应孝)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