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陕籍抗战英烈魂归何处
八年抗战,三秦儿女为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有多少关中子弟血染疆场,有多少陕西愣娃长眠沙场,时光流转60余载,这仍是一个未详之数,“七七”事变纪念日前夕,记者翻开了几部沉重的历史档案———
1941年前后,国民政府内政部曾要求各省调查抗战伤亡官兵抚恤情况,各地按县市进行了摸底调查,当时陕西省所辖的30个县市先后向陕西省民政厅呈报了1941年至1943年以前牺牲于抗日战场的人员名单及褒恤状况。历经半个世纪的历史沧桑,这些调查表中仅有一部分保留了下来,现存于陕西档案馆。
记者日前在陕西档案馆查到了这份珍贵的档案,分别为当时的长安县、宁强县、平利县、永寿县、石泉县、白水县、淳化县等23个县向陕西省民政厅呈报的抗战伤亡官兵“褒恤”状况调查表,共计121页。这些调查表规格统一,竖排,纸张已泛黄,毛笔字迹依旧清晰,依次填写着伤亡官兵的姓名、年龄、籍贯、抗敌伤亡经过情形及褒恤状况:
张鸿军29岁,长安人,三十二师中士班长,江苏宝山县永安桥抗敌阵亡、军事委员会已颁恤令并将牌位送入本县忠烈祠……
赵珂贞31岁,长安人,三十二师下士班长,江苏嘉定陈家街抗敌阵亡……
高树德长安人,十七师中尉连副,河北保定抗敌阵亡…………
这些登记于1943年以前、记载中有名有姓的英烈,显然只是当年战死沙场的陕西籍官兵中的极少一部分。但即使如此,今天翻开,却使60年前一个民族血与火的历史清晰了许多,仍带给我们强烈的心灵震撼。从记载上可以看出,从1937年至1943年间,至少有700名来自秦岭南北的陕西健儿身赴国难,参加中条山抗战、鄂北会战、豫西会战等,他们中有人战死在台儿庄、有人捐躯于娘子关、有人殒命于忻口、有人长眠在中条山……难得的是,一些地方县政府在调查表中,还详细地描述了烈士殉难的细节:
苟锦章礼泉人,第一战区游击第六纵队独立大队大队长,在山西翼城二郎庙枪林弹雨中与敌竭战数日不幸头部中弹毙命……
葛伯升礼泉人,中士,在山东游击夜袭敌营奋勇直前交战三小时,炮弹击中头部殒命……
虽是只言片字的描述,却让当年一个个陕西愣娃壮怀激烈、血拼沙场的无畏形象立体凸现。
由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1995年编撰的《陕西军民抗战纪事》一书记载:八年抗战中,包括在陕北的八路军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牺牲的陕西籍抗战英烈有数十万人。长期研究陕西抗战历史的中条山抗日志士
抗战胜利已60周年,这数十万之众的为国捐躯者究竟姓甚名谁,魂归何处,始终无完全记载;惟一一座曾立于莲湖公园的抗战纪念碑,也在1963年被拆除,半个多世纪对于英雄的怀念和追忆,更多地存留在亲人的心底……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薛允升执法如山处决拒捕太监
- 下一篇:唐代杰出的书法家颜真卿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