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一个农民质朴的柳青情结
——记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柳青文学奖首倡人、捐资人、总策划人董颖夫。
《陕西日报》记着 高山
“我上学时就学过柳青的《梁生宝买稻种》,那篇课文到现在我都熟记于心。”“我虽然没有见过柳青,但他的文章和他的创作精神让我深深地爱上文学创作。”“为柳青修整坟墓也好,设立文学奖也好,修建文化广场也好,都是应该的,而且我觉得做得还不够,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为柳青和柳青精神疾呼奔走。”……说起柳青,眼前这个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60多岁的农村老汉侃侃而谈,即便口中的故事已经讲了千遍、万遍,可再次提起时,依旧激动万分。这就是董颖夫,一个在柳青生前挂职插队、创作长篇巨著《创业史》的终南山下长安区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但与一般农民企业家不同的是,他的心、他的一生,都与扎根人民的柳青、与不谈功利的文学结下了不解之情,他用自己对柳青的执著和对文学的热爱,为陕西文化界无私地默默付出。
“柳青是我的偶像”
1964年,念初中的董颖夫通过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认识了柳青,那就是长篇小说《创业史》的经典片段——《梁生宝买稻种》。在语文老师的细细讲解下,董颖夫被梁生宝仔细认真、勤劳朴实的崇高品德打动,同时,也被柳青生动细腻、气势磅礴的文采深深吸引。当时,一颗崇拜柳青、敬仰文学的种子在董颖夫的心中悄悄生根。
《创业史》是柳青深入长安县(今长安区)皇甫村14年,与当地农民同生活、同劳作,根据丰厚的生活积累创作的优秀长篇小说。这部表现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转变的鸿篇巨制,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当时一经发表便在全国掀起巨大反响,更是对一代人的思想与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董颖夫便是其中之一。此外,《创业史》的创作素材也是来自自己的故乡长安,柳青笔下塑造的经典人物就是勤劳朴实的长安人民,这对于董颖夫来说,更让其感到骄傲和崇拜。加上柳青对文学的虔诚,和其不畏艰苦、坚持深入生活的创作精神,以及捐出稿酬帮助当地搞建设的善举,让董颖夫更是坚定了柳青在心目中偶像和榜样的地位,他对柳青的敬仰就像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的那样:“我敬重沉甸甸的谷穗,沉甸甸的谷穗多像我们满腹经纶、深藏不露的作家,它坚守属于自己的秉性,不媚俗,不哗众,不取宠,不张扬,也不盛气凌人。我敬重沉甸甸的谷穗,沉甸甸的谷穗多像我们所遵崇的外表沉默、内心炽热的作家,‘文学是愚人的事业’、‘六十年是一个单元’就是对它的诠释。我敬重沉甸甸的谷穗,沉甸甸的谷穗多像我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作家,宁愿自己压弯了腰,也不喊出心底的累……”
“柳青带我走上了文学道路”
“我虽然没有见过柳青,但他的作品和创作精神让我深深地爱上了文学创作。”自从少年时代偶然间“结识”了《创业史》、“结识”了柳青,董颖夫就燃起了文学梦想。
1971年,董颖夫与好友怀着对柳青的敬仰,按着《创业史》里的路线,从王曲农贸市场到皇甫蛤蟆滩,再从皇甫小学到皇甫乡农机厂,将柳青走过的路齐齐走了一遍,并到柳青住过的窑洞厦房参观瞻仰了一番。实地感受过柳青对生活、对文学的热烈情怀后,他有感而发,写了一篇《真实的故事》。之后,这篇作品从全县当年创作的40多篇作品中脱颖而出,被1973年12月26日的《西安日报·延河副刊》整版刊发。从此,董颖夫成了长安的文化名人,处女作受到肯定和关注也点燃了他创作的激情。随后,《“钢锭子”和“刃片子”》在1980年陕西《群众艺术》第一期发表;在《陕西青年》杂志发表了《分家》;在《陕西农民报》发表了《出墙花》;在西安市文联期刊《长安》发表了小说《石榴花》;在《陕西少年》发表了儿童故事《高墙内外》;《陕西省故事集》收录了他的《上任以后》;《西安市故事创作专集》收录了他的《张三老汉的心事》……董颖夫笔耕不辍、思如泉涌,上世纪70、80年代共创作、发表了50多万字的作品,而且不少作品都获了奖。其中,《上任以后》1979年获得陕西省故事调演作品二等奖;《出墙花》1980年获西安市第五次调演会创作奖;《张三老汉的心事》1981年获西安市优秀故事创作奖,县上为此还专门为他进行了“董颖夫故事作品专场讲出”。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值创作黄金时代的董颖夫因为家庭的变故,在专职的文学道路上仅仅走了5年便不得不放弃自己钟爱的文学创作,为了兄弟姐妹10人的生计而投身商海。时至今日,事业有成的他依旧为当年的不得已感到遗憾,好友也为之惋惜。但是,放弃创作的董颖夫并没有放弃文学,如今,他虽是企业家,却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完成着自己的文学梦想和文化事业。
“我想为柳青做点事,为柳青文化做点事”
董颖夫弃文从商后经营过造纸厂,搞过建筑,虽说生意是有声有色,但柳青与文学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成了多年来的“心病”。在当他手头有了些积累时,他第一个想法就是“给柳青做点事”。
1996年,董颖夫与老友陈忠实来到神禾原,看到柳青墓孤零零地竖立在一片庄稼地里,荒草丛生、颓败不堪,不禁伤叹,这样一位深爱长安、去世后也要留在皇甫村和长安人民在一起的伟大作家,去世才不到20年,墓地就这般荒芜,实在令人扼腕。时任陕西省作协主席的陈忠实焦虑不安:“不管说不过去”,但又苦于征地款难以落实。燃眉之时,董颖夫从自己经营的造纸厂拿出2万元征了3亩地,建起了围墙,又四处筹集1万元做了简单修缮。那一年,正值柳青诞辰80周年,大家原本计划还要在墓园里建座柳青纪念馆,就连图纸也请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的父亲杨建国设计好了,但由于种种原因,柳青纪念馆建设搁浅。这一搁,就是10年。在这10年里,董颖夫一直耿耿于怀。
直到2005年,董颖夫当选了长安县政协委员,自此,每逢有机会他就为此事“建言献策”,呼吁大家保护柳青文学遗产,他认为“这是柳青留给长安人民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和精神财富。”
2006年元月,董颖夫联合100多名长安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分别向区两会提交了“关于开展纪念柳青诞辰90周年系列活动”的提案和意见,并出资1万元组织召开纪念活动策划会,还自掏腰包2万元作为活动启动资金。之后,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各界人士的协作下,董颖夫发起组织了柳青文学研究会,出刊了《秦岭》杂志;倡导修建了柳青广场,为柳青塑上雕像;并带头捐资10万元、募集100多万元作为柳青文学奖基金。如今,“柳青文学奖”是陕西文学界的最高奖,已经成功举办了3届,推出了不少知名作家和优秀作品。
时至今年,董颖夫为柳青文化已经奔走了整整18个年头,尽管曾有人说拿钱干没效益的事情很傻,尽管自己的皮带断了3次都不舍得买,尽管为此近些年生意没有起色,但他并不后悔。他说:“这不仅仅是怀念柳青,更是对柳青文学信仰和创作精神的弘扬。我做得还不够,我还要继续努力。”转过身,董颖夫又在为筹办即将到来的柳青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而忙碌、奔波。
刊发于2014年11月28日《陕西日报》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在柳青文学馆里深切感受柳青精神
- 下一篇:各界导报:一个基层委员的参政情怀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