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安全”岂由市长表白决定
受汶川大地震波及影响,尤其是“震中向西安发展”这一“谣言”的流传,今年5月以来前往西安旅游、出访和商务考察洽谈的境外团组有所减少,对此,
诚然,陈市长发展地方经济的愿望是好的,我一点儿也不怀疑,也希望西安是个安全的城市,但问题是,地震这个神出鬼没的“幽灵”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更不听命于首长的指令,一味的行政表态既苍白又可笑。
安全与否,一个市长怕难以承受芸芸众生的生命之“重”,依“历史”上没有发生大的破坏性灾害来推断“以后”也是安全的结论,难免陷入机械唯物论的泥沼,究竟是那位专家煞有介事地出言“西安在较长时间内没有发生大震的可能”,其“较长时间’又为多久?既然地震及其预报是世界性难题,就不要说得那么轻巧为好。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而且西部是龙门山等20余条地震断裂带密布的区域,多半大震在西部,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时下汶川大地震的余震正处“活跃期”,陕西的宁强、略阳与四川青川毗邻,只距西安数百公里,仅隔宝鸡地区,而宝鸡本身和甘肃的天水同在1556年明朝华县8级大地震(死亡83万人)的断裂带上,防震不可无,倘若5.12大地震系主震——余震型,倒也罢了,万一是“双震”型,谁能担当?但愿我只是“杞人忧天”,那便祈祷上苍,别再震了!
有趣的是,几乎在陈市长“表白”的同时,23日新华网也披露了《科技日报》上《汶川地震的最大余震尚未达到》之消息,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说“专家认为较强余震密集活动仍将持续较长时间,对余震的起伏规律,科学界目前尚未完全掌握,不能排除再次起伏的可能性”,并提出了“晚期强余震”和“超晚期强余震”的概念;同时,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科院院士陈运泰更警告说,“巴特定律(主余震关系)上下波动幅度很大,晚期强余震很可能在人们将其淡忘时突然来袭”。这里的“很可能”,怕亟待我们共同关注了。
汶川地震后,陕西省应急办也曾反复以手机短信“告知”广大群众“我省近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结果,在陕西省汉中地区的宁强、略阳遭受地震重创后,又改口“告知”云“我省汉中、宝鸡地区要加强防范,其它地区近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那么,让人究竟相信哪一条?孰真孰假,抑或尚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以史为鉴”,唐山大地震的教训之一,便是对前兆的麻痹反应、会商滞后及信息不透明,痛定思痛,好在国家信息公开法规已经出台,不能一错再错,重蹈覆辙了。
故而,防震抗震、应对自然灾害也应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都是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非此即彼、将其对立起来,而一味地讳疾忌医、抽象地表白“城市安全”,虽然看上去很美, 却是不科学的、不理性、不合时宜的,其症结和根本,就是要回归到“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上,建立长效机制,既密切跟踪余震序列、监测前兆数据、把握地震发展趋势,又把真相及时告知大众,而不是“布袋里买猫”,从而真正稳定人心,发展经济,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使我们的城市更安全,使我们的人民更放心,使我们的民族更强大。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欧锦赛:俄罗斯队何以成“黑马”
- 下一篇:如何保障“民意调查”的真实和有用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