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出土的历史文物概述
(一)
西周的丰京、镐京,是关中地区最早出现的全国性的都城,西周近三百年间,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丰镐都城遗址在今长安县沣河中游的斗门镇、马王镇、灵沼乡一带,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关于丰镐遗址的调查研究工作,最早始于1933年,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的徐炳旭先生在沣河沿岸做考古调查,并有专题报告和记录。建国后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管理局等单位在丰镐地区作了大量工作,截止1998年,正式考古调查、发掘清理约有30余次,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丰镐遗址内,先后发掘了25座夯土基址和宫室基址,为研究丰京和镐京的位置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另外,在张家坡、海家坡、大原村一带的高地上,发现了一处贵族公共墓地,经钻探发现的墓葬达3,000余座,其中已发掘了1,000多座,估计整个墓地墓葬总数约有10,000多座,足目前已知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一处西周墓地。著名的井叔家族墓地就在这里,几座带有墓道的井叔墓足张家坡墓地迄今发现的西周规模最大的墓葬。在张家坡墓地内还发现了许多陪葬的车马坑、马坑和牛坑。另外,在丰镐遗址内还发掘了许多贵族遗留的青铜器窖藏。
由于处在丰镐都城遗址内,这里出土了大量的制作精良、纹饰精美的青铜礼器和玉器,特别是带有铭文的青铜器的出土,对于研究西周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丰镐遗址范围以外,也有多处西周遗址的发现,出土有较为珍贵的文物。
1992年申店乡徐家寨村出土了著名的“吴虎鼎”,内有铭文163字,记述了周宣王赐给吴虎土地的事件,铭文中有比较确切的纪年文字,因此吴虎鼎的纪年文字成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推拟西周纪年和王年的七个重要支撑点之一。1998年在五星乡进步村一座西周早期墓葬中出土了鼎、簋、爵、尊、觚、觯、戈、矛等八件青铜器,其中鼎为方形,立耳,四柱足,饰兽面纹,有扉棱,内壁有一“亚”字形框,有“祖辛父乙”四字铭文,这件方鼎带有明显的商代特点,应属商代器物,应该是对商战争中的战利品。
(二)
汉代墓葬在长安境内分布比较普遍,尤以凤栖原、杜陵原、少陵原等地更为密集。杜陵,汉宣帝刘询的陵墓,刘询是汉代一位较有作为皇帝,少年时因“巫蛊之祸”生长于舅父家,其舅家在今大兆乡东曹村一带。因此,刘询登上帝位后,在这里为自己修建陵墓。在其陵园内陪葬许多著名的大臣,如丙吉、金安上等,约有100余位,现封土尚存的有60余座,围绕着杜陵也就形成了汉代墓葬较为集中的区域。
多年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市考古研究所、长安县文管办在这里发掘清理了许多汉代墓葬,墓葬形制多为竖穴土洞墓、砖室墓,也有少数方坑墓。出土有陶器、铜器、玉器、铁器和金银器等,陶器以罐、仓、灶、壶、勺、动物俑等最为常见,铁器多为兵器类,铜器以鼎、壶、灯、香薰、镜等最为常见。
1998年,在韦曲镇北塬7171厂出土一座西汉早期墓,形制为竖穴式土洞式,左侧有一耳室,共出土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等32件,有卧桶壶、铜鼎、铜植、香薰、铜灯、铜印两枚、玉印坯、错金银虎镇四件、铜壶、铁剑、陶灶等。卧桶壶共两件,一件四系,一件双系,小口,短颈,长桶形器身,此种器物以前未见出土。河南打虎亭汉墓壁画中有这种器形,有人认为壁画中所绘的是制酒作坊场面,并考证此器名榼,是盛放酒的容器。四件错金银虎镇是镇压衣物所用,卧虎形,以金线、银线作斑纹,工艺精巧,细腻精美,错金银工艺在汉代是高峰时期,常被“用于贵族的珍贵器物装饰”。
(三)
1998年10月,韦曲北塬7171厂发掘了三座北朝墓葬,一座为北魏“太安五年”(公元459年)墓,一座为北魏孝昌元年(公元525年)韦或墓,另一座为北周建德五年(公元576年)韦彪墓。
北魏“太安五年”墓出土了一批褐釉陶器,梳着发辫的女俑、执盾武士俑、身披铠甲的甲马、身着彩衣的牛车、镇墓兽等。武士俑,深目高鼻,口张露齿,身披鳞形铠甲,双腿分裆站立,右手持盾,左手举握兵器。镇墓兽,前肢直立,后腿稍曲,头略低,口大张,背有短脊。这批器物风格独特,少见出土。
北魏韦或(右应为三撇)墓,出土文物300余件,有武士俑、文吏俑、骑马武土俑、侍女俑、镇墓兽、牛车等。这时的俑类制作,多数为多模压制,背部扁平,同类俑,除彩略有不同外,其形状几乎完全相同,骑马武士俑的制作更为少见,武士俑,马身、马腿三段分别制作,最后套合而成。
北周韦彪墓(韦彪是韦或长子),出土文物100余件,这个时期的文物风格已接近于隋唐,侍俑的比例已经增加,武士俑也不象以前面目狰狞了。
这三座北朝时期墓葬出土的文物,表现了北朝三个不同时期的风格,是三个不同时期典型代表。这三座北朝墓葬的发掘出土,对研究北朝历史、社会状况以及文物的发展演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韦氏、杜氏自汉代定居长安,历代繁衍,形成了各自的定居地和茔域。韦氏、杜氏的墓葬群,历年来都足长安地区考古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多年来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看,韦氏家族的墓地在今韦曲镇北塬南里王村一带,杜氏家族的墓地在大兆乡司马村一带。出土墓葬的年代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以隋唐时期为最多,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铜器、玉器、金银器、瓷器、三彩器以及陶器等文物,尤其是许多重要壁画和大量墓志铭,为研究唐朝社会生活和韦杜两家族在各时期重大政治活动中的作用及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四)
198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南里王村发掘了韦洵墓(韦洵是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氏之弟),出土了一件鸿雁纹银杯,制作工艺精湛,纹饰优美,是唐代金银器中的一件精品。出土的石棺上,内外均有线刻仕女像,线条流畅,体态丰腴,神情自然,造型生动,是唐代石刻中的佳作。墓志记载了韦洵的生平事迹,反映了韦氏家族在武则天和中宗、玄宗时期的兴衰起落。
另外,在长安宋、元、明、清各代都有文物遗址和墓葬分布,历年来也都有文物出土,宋代白瓷观音壶,头戴鹄冠,体态丰盈,双手合抱一瓶作流,底部墨书款识。明代秦藩王家族墓地分布在大兆、杜陵一带,据不完全统计,约有60余座。
几年来,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对研究明代历史文物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我们相信,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和各项基本建设的开展,以及文物工作条件的改善,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文物精品面世。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痴迷“中国式爱情” 日本老人西安访“牛…
- 下一篇:引镇的秦腔神话--宏蕾剧团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