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中国式爱情” 日本老人西安访“牛郎织女”
67岁的日本老人渡边明次远渡重洋来到西安,只为寻访200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爱情传说。昨日上午,他冒雨前往长安区斗门街办,实地探访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石婆庙、石公庙。
让日本年轻人知道中国传说
渡边明次是东京一所中学的退休教师,因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2002年,他退休后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他在书里读到了中国民间的四大爱情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在毕业后便打算将这些在中国民间传承了多年的美丽爱情故事介绍到日本。“日本只有不到一半人知道,基本都是年龄大的人,我的目标是想让另一半的年轻人也知道。”渡边明次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渡边明次已经编撰了《梁山伯祝英台传说》、《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口承传说集》、《孟姜女口承传说集》等四本介绍中国爱情传说的书,这些书全部是他用自己的退休工资自费出版。“生意不好。”渡边先生昨日自我调侃道,这几本书上市后虽然得到了很多关注,但销量仍然有限。不过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原来的计划,坚持自费出书。在这四本书出版后,他又开始了自己的另一计划,到中国寻访每个牛郎织女传说地,于是近日他抵达西安。
走访7个“牛郎织女”传承地
渡边明次向记者介绍了他此次来中国的计划,他手中的一页纸上罗列着此行需要的古典文献资料《诗经小雅大东》、《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燕歌行》等,而对他来说最艰巨的任务则是牛郎织女传说的7个传承地域:湖南省桂东县、山东省淄博市、陕西省西安市、河南省南阳市、山西省和顺县、河北省邢台市、江苏省太仓市。“我已经去了三个地方,西安是第四个,明天去山西,后天去河南。”他已经将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他实地走访这些传说传承地域的目的不光是拍摄当地遗存物,还会接触一些相关专家,收集资料、当地民间流传的歌谣等。
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道办的石婆庙中供奉的汉代织女像,据考证是汉武帝根据牛郎织女传说建造,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石婆,认为其能保佑爱情美满、夫妻和睦、家庭幸福,而1.5公里外的石公庙里供奉的石公,则是传说中的牛郎。目前,这里的“牛郎织女”传说已经被选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长安“织女”最高龄
昨日上午的一阵小雨让通往石婆庙的土路略显难走,渡边明次一行和记者边走边问终于在上午十点抵达石婆庙,工作人员对这位远道而来的日本客人很是惊讶,庙里的会计刘兴文老人已经81岁,随即向渡边讲解起了在斗门街办流传了两千多年的牛郎织女传说。“汉武帝在这里修建昆明湖时,建造了石婆像和石公像,也就是牛郎织女像,他们隔湖相望,后面大殿里的石婆像就是汉代建造的。”虽然听不太懂长安方言,但渡边明次还是极其认真地倾听这位老人的讲述。
对庙里陈列的佛像、壁画,渡边明次一个也不想落下,拍摄照片,并根据自己掌握的图片、文字核对,想了解到更多资料以外的信息。
当这位日本老人驱车来到石公庙时,吸引来一群小朋友,他们对这位外国客人充满兴趣,渡边明次则拉着孩子们和石公像合影,并向当地老百姓打听周围的环境情况以及政府对这两座遗址的保护情况。他得知斗门街办的牛郎织女传说是中国7个传承地中流传最久的,不由得一阵感叹。
渡边说,《牛郎织女口承传说集》的出版估计要到明年了,之后他的下一个目标是《白蛇传》,也要像前面的三个故事一样,走访所有传承地,找到第一手资料。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长安“石观山”创作的《蜡女灯郎》
- 下一篇:长安出土的历史文物概述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