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割麦人的感叹--收割机就是好(每小平)
农人盼望着夏收,沉甸甸低着头金黄色的麦穗,就是农民丰收的希望,看着即将收获的小麦,农民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小麦收割前要准备好农器家俱,如割麦的弯镰,镰片、磨石、杈把、扫帚、蒲篮、菠箕、口袋、草帽、毛巾和茶叶、白糖等物。其次,要盘好麦场,用水泼湿土,撒上草木灰,用石碾或石碌碡碾平碾实麦场,以利存放麦捆和碾打麦子。
夏收割一次麦,就会脱一层皮。割麦人感叹:收割机替代农人原始出力流汗的手工割麦,农机解放生产力,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改革开放前,农民收割庄稼全凭体力,靠的是出力流汗、加班加点,没黑没明的苦干,才能龙口夺食,抢收抢运回成熟的粮食,达到颗粒归仓的目的。
紧张忙碌的三夏来临,农民们不分昼夜、没黑没明的苦干,只为了抢收小麦和秋作物播种和管理。“算黄算割” 、“算黄算割” 。进入三夏割麦时节,每天黎明,布谷鸟就会出现在村庄树枝上,催促人们下地收割,将金黄色成熟的小麦收割回家。“小麦发黄,绣女下床。” 意指小麦收割期间,就连平时不下地的绣花女也要参与到收割小麦紧张劳动中。如不及时收割,遭遇刮风下雨小麦倒伏或脱落到地,轻者为芽芽麦,严重者变质霉烂、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我家住在少陵原下,每天黎明父母亲即起床准备割麦的弯镰和镰刀刃片子,母亲烧水、做饭,父亲在磨石上来回均匀有力磨起镰刀、边磨边洒水,要磨好多张镰刀刃片子,以备割麦时替换。
喜看麦穗千重浪,田间闻到新麦香。三夏割麦收运忙,日月穿梭难相忘。站在金黄色地头望,一眼望不到边,风吹麦浪一波连一波,沉甸甸的麦穗谦虚的低头摆动。越是炎阳天,火辣辣的太阳光在头顶直射,成熟的麦秆就干脆越好割倒。为了多割麦,村夫们多趁凉爽、东边天际露出鱼肚白、太阳没出来就出发上少陵原割麦。
割麦是个苦差事,分拉把散割和踢着割两种方式。妇女或初学者多为拉把腰弯成弓状散割,割1整天也割不倒1亩麦子;踢着割多为有经验的男劳力,“噌噌噌”连割数刀,弓腰一边割一边踢着向前走,我学会踢着割1整天要割1亩多麦。当年商洛来的“麦客”、中午不歇晌在炎阳下1天可割2亩麦子、挣些养家辛苦钱。父母为节省钱没雇过“麦客”,全家人齐上阵,齐心协力收割麦。割麦镰片要磨锋利,割麦人常弯着腰,左手扶住将要割倒的麦穗、右手由前向后呈半月形、一镰接一镰的割倒小麦于脚下,如此反复且用力均匀,以防刃片割伤腿脚和手腕。割麦者地头边“一”字形摆开阵势,先割麦者称“起头”,后割者为“收尾”。割麦需端直朝前割,小麦长势好一般割1米多就要从割倒的麦子抽出一把腰来,头绕头连续转数圈压紧,再将割倒的麦子放在上面,随后跟着割麦的收尾者负责将自己割倒的麦子用麦镰钩住放到已铺腰的麦子上,用膝盖压实抽出两头麦腰,双手使劲拧转数圈或将腰头扁进麦腰中,一个紧凑如同石碌碡的麦捆䌁。如此反复挥镰割麦,挽腰捆紧,身后卧着的麦捆也一个连一个;如果立起晒干,如同兵马俑方阵、煞是威武雄壮。
割麦是个既出苦力又有技窍的事情,由于割麦时挥镰收割,麦芒、秸草、麦茬刺扎的人手脚生疼,手臂上出现热痱子和红肿,不断的出汗和尘土使人失形、如同秦腔戏中的“五花脸”。一镰接一镰辛苦的用力将麦子割倒,每一镰都要付出一定的体力,再加上太阳曝晒、空气也是热烘烘的,人们全身都在出力流汗,上衣被汗水浸湿、有白色盐渍浸染的“地图”,尻渠子的汗水浪打浪,割麦人的艰辛场景可窥见一斑。
提到麦地里瓦罐内的凉开水招不住出力流汗割麦者饮牛似的猛喝,割麦只一个来回,瓦罐的水就被会被喝干。这让我想起少陵原等地方磨镰水的传说:母亲让孩子从原下的家中到少陵原上给割麦的父亲送茶水,半路上遇见从很远地里返回的舅舅问:“瓦罐里盛放是啥”?外甥答:“磨镰水!”由此,在乡村外甥便被戏称为磨镰水,也验证了劳动者口渴缺水的现实。1984年夏收,上警校的二弟和同学帮忙晾晒地里收割麦捆,由于西安娃没有劳动经验,竞将麦捆头部翻过朝下使劲在地面墩稳靠实,致使麦穗落地,遂成笑话。
麦地里的麦捆要一捆一捆的装上架子车,装车也是个技术活,要求两边和前后要平衡,捆与捆要靠紧压实,中心一定要实心并用绳索由后向前两股绳在车辕处勒紧。否则,拉运麦捆的车子会偏斜,路途中易“翻车”。拉运麦捆最怕翻车,由于少陵原坡陡不平,架子车需要停放在平坦处装车,再加上麦捆松散难装如同“乱麦”,极易装完、需往返两次才能拉运完。“翻车”致使麦穗脱落,麦粒混到趟土中、造成损失浪费。家父是公认的装车把式,装好的麦捆车四平八稳,不偏不倚,一车要装70----80个麦捆,远看似座小山。从少陵原顶往原下拉,在“之”形坡道上来回奔走,遇到陡坡拐弯处用肩膀扛住架子车辕,我双手拽车绳双脚踩住车尾巴缓慢滑行,很少发生“翻车”事故。
割麦人苦中也有乐。由于少陵原上麦田离村庄远,割麦者多不回家,在麦地里吃家里送来的饭食,即吃省手饭。再就是晌午炎阳时人们歇息,骑自行车卖冰棍的在地头吆喝:“卖冰棍!----卖冰棍!”“豆沙冰棍8分、白糖冰棍5分钱1根。” 闻讯而来的割麦者会将卖冰棍的人团团围住,品尝起冰棍来,稍作休息、养精蓄锐。最有趣的是狗撵兔。当割麦者发现麦地里、尤其是最后割倒的豌豆麦地里有土黄色的野兔,割麦者会用麦镰把野兔惊起狂奔,随即呐喊、众人围追逮起野兔来。人终究跑不过野兔,抓住者多为仔兔;但如果有狗在,就是另一番景象。人喊急追狗跳跃,狗紧追不放过、野兔会突然急转弯奔逃,但终究逃不过狗撵人逮,狗撵兔激烈奔逃数千米后,狗会用嘴噙住野兔战利品兴冲冲返回…
从古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小麦的收割全凭人工用体力将麦割倒,装捆运送回家,很少有收割机等机械作业的。割麦过程和在场院碾打脱粒环节特别多,既要出力流汗、还要有技窍、脱粒收麦时需众人帮忙……麦收过后,人们皮肤晒黑了,人消瘦了、没有精神了。有的人常因劳累过度、虚脱而挂吊瓶、重症者住院治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分田地到各家各户,农民种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当年粮食丰收,农民乐开了怀。我家里三个空板柜经过父母亲没黑没明的辛劳,终于倒进了丰收年金黄色满满的小麦。
改革开放后,农业机械化替代了原始的生产劳动,人们再也不怕早起晚归,出力流汗掉层皮的艰苦劳动,不怕麦芒、麦茬扎破手腕,也不怕粉尘钻入鼻孔和眼睛、影响健康之苦,更不怕风雨来临,集麦捆、苫麦避雨之累;减少了晒麦,拉运、装卸、碾场、翻场、收场、扬麦糠等诸多艰苦劳动。人们由衷感叹:收割机解放了生产力,人们只需张开口袋,收割机内自动脱粒后金黄色纯净的麦粒会源源不断的装满口袋或车厢、人们喜滋滋的收获丰收的谷物,人人笑逐颜开。此外,党和政府还给发放农机、种田等补贴……
九九再九九,镰把不离手;麦子已成熟,农民喜心头。弯腰割麦累,炎热人受罪;改革开放好,农机省力气!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割麦(每小平)
- 下一篇:散文:我家车子的飞跃(每小平)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