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油饼(郭沛军)
以前,每到过年,大人们就会很早的谋划年怎么过,要买什么吃食,出门需要带的礼品等等。不管是什么地方,村庄或者集市,到处都有着很浓的年的气氛。而孩子们更为关注是,过年他们将要吃的是什么,期盼着能吃上好吃的东西,期盼能吃上几个烫嘴、烫手的油饼。那时,过个年还是蛮有意思的。
这不,又一个年过完了,该收收心,重新开始一年新的工作。过年期间看书的时间少了,有闲时间就会坐着看电视,《创业史》到现在第一遍还没有看完。
所以,赶紧静下心,再次捧起《创业史》,细细的往下阅读。当看到这么一段:杨国华醒来再睁开眼睛的时候,下堡乡党支书的房间已经大亮了。他听见村街上叫卖豆芽和豆腐的声音。看到这里,脑子里忽然想起小时候街道上常听过的一个声音,“热乎油饼,谁吃热乎油饼”,我不禁暗自笑了。
油饼,现在看来非常平常,再普通不过了,基本上每个早市都有卖的,但是,已经没有过去那样,有着很想吃的欲望。
那个“热乎油饼”的声音,在过去的大街小巷里响了多少年。那时,“热乎油饼”就像早上上学时的闹铃,每到冬天,天还有没亮,那个声音就会在村里的街道上响起,叫起上学的孩子们。听说那是西甘河村的一个人在叫卖,应该是个上了年纪的人,他几乎每天早上提着大竹篮,走街串巷的叫卖。
那时的油饼不是每家都能吃上的食物,只是村里少数人才能吃得起的。因为,炸油饼是很费油的,平常人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斤棉花籽油或者菜油,不舍得炸油饼。整个村子,没有几家“为嘴”会炸一次油饼吃。
有人想买油饼,但是又不想让别人知道,那交易都是在悄悄地进行。准确的说,当卖油饼的老人走在街上,想买油饼的人早就将大门虚掩着,当卖油饼的老人快到跟前时,那家的门很快就打开,迅速交钱取走油饼。后来,听人说,卖油饼的为什么在冬天早上去卖,因为冬天,天亮的比较晚,谁家买油饼,别人也不会知道。谁家能买的起油饼,村里人心知肚明。
那个叫卖的声音很熟悉,但却很少见到那个卖油饼的人。只有在偶尔油饼没有卖完的时候,我们就会在早上放学的路上碰见。那是一位个头很高的老头,满脸很深的皱纹,穿着黑黑的棉褂褂,腰间缠着宽宽的布腰带,戴着一顶棉帽子,稍微蜷着腰,胳膊挎着一个大竹篮子,从篮子外面看,里面是小棉褥子和油乎乎的白塑料纸。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停的叫喊着,“热乎油饼”还是“热火油饼”!卖油饼的声音连续了好几年。
还有另外的一个“油饼”的故事,那是儿时一个小伙伴的外号。他是和我同村同级不同班的一个男生,外号“油饼”。因为上小学的时候,他家家庭情况不错,是个男孩,家里人尤其喜欢,但好像身体不太好,从小就爱吃油饼,好像是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他母亲会在冬天,每天都会给他带上一个油饼。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了,他就有了那个“油饼”的美名外号,就连老师也那样叫。再后来,上了高中,这个美食称呼好像也跟着一起去了。现在想起来,小时候的油饼真香、真好,回味无穷!
油饼,现在没有多少人去稀罕了,多数人从健康的角度考虑,不愿意再去接近这个油炸食品。在看《创业史》的过程中,书中也没有发现对油饼的描述。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与之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啊!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初识蜡梅(郭沛军)
- 下一篇:散文:初识做埙人(郭沛军)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