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不负长安,不负文心 ——读张军峰散文集《你从我的长安打马而过》随感(尉迟英子)
长安,这个初起于西汉,后兴于大唐的称谓,千百年来,历经朝代更迭,无论其内涵和外延怎样收缩抑或延展,长安之名已成为一个精神高地,深植于国人心中。
那个春阳向暖的午后,当我拿到张军峰先生的《你从我的长安打马而过》这本散文集时,一时被书名透射出的随性适意所感染,思绪扩展开去,便有一种天高地阔任我畅行的快意洒脱荡涤胸中。长安,长安,你的长安,我的长安,就让我们打马而过!
展卷阅读,随着作者带有历史沧桑感的诗性陈说在眼前一一示现,我不由一步步生起了恭敬心。恍惚间,自己正打马长安,而作者俨然一位书生意气的骑士,潇潇然与我等并行,时而快马扬鞭,时而举步维艰,时而涕泪悲怆,时而高歌引吭。只将一颗丹心向故土,便引一脉诗情到碧霄。书生且行且吟,我等且听书生细细解构,娓娓道来长安这块皇天后土的前世今生。
从自序一的“故乡情愫”中,我们依稀可见作者故土情结的缘起,是由自一种世代血脉传承的使命感。自序二“吟在长安”,作者从长安的历史沿革进程切入,追溯了长安历史源流的久远,从长安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地理特征的多样性着笔,勾勒了长安的一个个剪影。
为了更清晰地语解长安,作者多角度地解构,从不同视角分八个版块进行撰述。其中,将“长安风物”部分作为首卷,也是最为侧重的版块。作者如数家珍,逸兴满怀地带我们穿行在长安的川川峁峁间,领略长安的形胜遗迹、山、原、川、河、池、帝陵、王墓、道观寺庙、街、巷等等。
浪荡在少陵原上,敬听一回汉宣帝的坎坷身世与超逸德才,解解唐塔、汉冢、朱大圈的疑惑;踏行在神禾原上,探探太师洞,望望绝龙岭;行走在凤栖原上,登登清凉山;还有不说不知的高阳原;再上白鹿原上作一回凝望……走过樊川、御宿川,看看八水绕长安;村村镇镇,哪里都有故事,哪里都有风烟……
关于虚虚实实的传说、故事,作者通过直接引用或化用史实,或于田间地头走访当地农人,多方面整合备记,从而使文史性记述更丰实、饱满、生动。
历史是一面镜子,辉映着现实。跟随作者的脚步游走,走遍长安的角角落落。我们有欣喜也有愧意,为我们对长安的诸多了知,亦为我们对长安的诸多无知。当我们聆听着作者或激越或伤怀的感喟时,我们深解其中况味,甚或与作者感同身受。有一种抒怀叫长歌当哭,有一种情致叫悲欣交集。当我们从千年的长安打马而过,兴之所致、情之所动,尽可面对长安的皇天后土、古圣先贤,举杯以敬。
其后各章,作者分别以“长安怀古”“长安隐”“长安情”“长安人”“长安社”“长安邻”“长安风”列属。
试问诸君,提起长安,当说今长安还是古长安,大长安还是小长安?更有,何为真?何为虚?寂寂长安道,悠悠怀古情。让我们继续,随作者一起打马长安,一一拂去历史的烟尘,溯洄来路。
自古终南多隐士。美国人比尔·波特慕名寻隐,写出一部纪实性著作《空谷幽兰》,又引得不知多少追慕者入山而隐,而我们的作者于踏山访幽中,正巧见遇了一些隐者,继而寻踪问隐,亦由此给我们奉上了一篇篇寻隐别记。在我们与作者一起经见另一种生活状态时,我们亦一层层剥离出人生真意,从而开启我们对生命终极意义的理趣性思考。
再者,围绕长安远远近近的人情物事,作者或怀古,或思人,或叙事,或述情,不一而足;敬赏长安的社团,为社团成员述志立言,不吝肯赞;走蓝田,过汤镇、往商洛、忆凤镇、赴大禹,这些长安的近邻远交,每每于作者心中生情,笔下留记;追溯唐长安诗天空的璀璨群星,作者独辟蹊径,以今之摇滚乐的延继作比,以解喻诗人们各有代承先后,各有风韵才情……
长安的山山水水,古迹风物,便是作者心之所系、目之所及、笔之所逮之源。作者经年勤勉肯学,涉阅大量史料,继而借古察今,实地踏访。长安的川原野岔之间、河流溪涧之畔,都有他深深浅浅的足迹,有他抚今追昔的情长。
面对一位位与长安有过不解之缘的先师先哲,他仰敬有加,为他们在长安这块土地上留影留名而满生自豪之情,但当看到一处处极重要的遗迹不存,实物难觅,他又惊心痛彻,寝食难安。
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自有很多光照千秋的荣耀,而作者回望长安的历代皇帝,最尊崇的则是汉宣帝刘洵。为他超逸的德、才、情、义,亦为他起势于长安、成就于长安,最后魂归落葬于长安,而成全了长安汉家陵冢尊位的历史影响力。另外,长安作为大唐诗脉遗存之地,作者为大唐的诗人之风骨才情钦赞的同时,亦为大诗人柳宗元和杜牧之墓不存而心怀隐痛。作者曾多次踏访过柳宗元和杜牧的墓址,那个位于长安司马村,已无迹可寻甚或沉陷成一片垃圾坑的墓址,曾引得作者诸多感慨。作者也曾通过各种渠道鼓与呼,是替大诗人柳宗元、杜牧鼓呼,也是替更多的先师先哲鼓呼,更是中华文脉的良知之必须。这样的心结在本书后记中再次提到,作者深切表达了对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保护性工作缺失的忧虑和痛心,其家国情怀和文人的使命感昭然可见。
掩卷回思,总有些思绪挥之不去。恍若又见书生骑士,正站在莽莽雄阔的长安川原上,透过历史的烟尘,独对大地,默然无语,良久,仰望苍穹,口中悲情地吟出一首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打马长安,马蹄声远,一颗丹心还留在原坡古道间。无论是主人、客人,居者、行者,都会对长安满怀深情爱意。而怀古思今,谁都该为它撑起一片安在的天空。张军峰先生著述几多,依是深表惭愧之意,只意在勾起热爱这片沃土的人的意识,不负长安,不负文心。那么,我及诸君亦当勉力为之,不负长安,不负卿。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岁月悠悠话王莽(初玄)
- 下一篇:散文:枕着长安月入眠(初玄)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