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岁月悠悠话王莽(初玄)
王莽街道位于长安东南部,南依秦岭,北接少陵塬畔,环山公路、西(安)汤(峪)公路过境。距西安市中心仅27公里。辖区总面积92.5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46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170个村民小组,3.4万人。属沿山丘坡果粮牧渔区。
王莽的行政沿革:
长安区王莽乡为长安县辖乡。1956年设王莽乡,1961年建公社,1979年更名西安京都友好公社,1984年复改王莽乡。2009年撤乡,成立王莽街道办事处。
王莽乡原辖职业二中家委会和下红庙、东王莽、西王莽、刘秀、清禅寺、二里、郑家坡、水寨 、竹沟口、羊峪口东、羊峪口西、圪塔、王家、孟家、上红庙、下三官堂、上三官堂、小峪河、土门峪、江柳、清水头南村、清水头北、江村23个行政村。
韦兆乡位于长安区南部,距城区15千米。1956年为杜曲区韦兆乡,1961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13.7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辖韦兆一、韦兆二、韦兆三、韦兆四、常旗寨、南坡、东三角坡、西三角坡、尹村、后村10个行政村。
2002年区划调整后,韦兆乡并入王莽乡,辖西王莽、东王莽、刘秀、水寨、上三官、清禅寺、二里、郑家坡、清南、清北、小峪河、洋东、洋西、竹沟口、疙瘩、土门峪、江柳、孟家、王家、东辛庄、下三官、上红庙、下红庙、江村、韦二、韦一、韦三、韦四、西坡、南坡、常旗、后沟、尹村、东坡34个行政村。
王莽人文历史丰厚
王莽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自西汉新莽政权以来,王莽村和刘秀村设村建居已有2000多年历史,“王莽追刘秀”的传说给今人留下了王莽村和刘秀村;全国人大代表蒲忠智等一代英模在王莽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帷幕;中国第一个合作社在王莽成立,为此,毛泽东主席还专门作了按语;长柞工委红色革命遗址、唐二龙塔、清禅寺、轩辕台等等,构成了王莽沧桑的人文历史。
王莽独特的地理
长安,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被誉为西安的后花园。
王莽地处秦岭北麓,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地形地貌多样,川山塬皆具,境内水资源丰富,有5条河流、8座水库。植被茂盛,山川翠绿,森林覆盖率达42%,先后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百佳乡”、“西安市环境优美乡镇”和“陕西省生态文明推动力最具影响力区域”。被誉为“长安小江南”和“天然氧吧”。王莽因其独特的地貌和气候优势,加之区内众多的水资源,而且灌溉均为山涧清泉,因而鲜桃、猕猴桃、清水莲菜、大米是王莽的四大特色产业。
山水长安 生态王莽
王莽生态农业观光园位于长安区王莽街道(环山路王莽段),桃树种植面积1.18万亩,形成万亩桃园景象,园区建有桃花源景石、桃花仙子、王莽人文历史景墙、桃园休息亭、望荷轩、碧莲池、荷花仙子等景观。王莽农业生态园中建设有统一规划,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农家乐,可提供农家饭菜、体验农家生活。
十里桃香沁川原,一地芙蓉染南山。
近年来,王莽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落实区委区政府对环山旅游带的要求,充分依托地域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倾斜、技术支持、媒体宣传。进一步推介王莽绿色品牌,扩大品牌知名度,为鲜桃的种植销售搭建平台,促进王莽鲜桃销售,通过万亩有机鲜桃产销对接会、采摘节等活动,带动王莽生态假日消费及农家乐消费快速增长。
环山旅游公路为轴心的万亩鲜桃基地覆盖全街道23个村。其中清北村、土门峪村鲜桃种植面积都在千亩以上,人均种植鲜桃1亩多,成为名副其实的鲜桃专业村,2006年分别被省农业厅评为“一村一品”示范村。2007年王莽乡被评为陕西省“一村一品”特色乡镇。到2017年,全街道发展鲜桃1.18万亩,鲜桃亩均产量3000斤,总产量1.7万吨。基地规模逐年扩大,产业布局日趋合理。
王莽鲜桃有其独特的地貌、水质和气候优势,2004年9月,王莽鲜桃经过取样检测,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2009年7月,王莽鲜桃生产基地被农业部评为标准化示范基地,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2011年7月王莽鲜桃取得了有机认证,被中国园艺学会授予“第三届长安国桃金奖”。王莽鲜桃还获得了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王莽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结合地域、自然、生态、产业资源科学决策,制定王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创绿色品牌,建生态王莽”的奋斗目标,计划建设四大板块:一是人文旅游板块、二是生态观光板块、三是庄园农业板块、四是体验经济板块。重点建设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体验为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农业园区。以实现文化润色农业,景观改造农村,产业致富农民的目标。
2014年初,街道办事处遵循《王莽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方案》,提出了“以河养园,以园带河、条块封闭、全面推进”的发展思路。投资1000万元,加快实施园区提升工程。高标准建成了园区主广场、碧蓝池、望荷轩、莲藕观赏区、荷花仙子雕塑等观光平台;完成主干道硬化、步行采摘观光路铺设1200米;完成观光路与小峪河滨河路对接,构建成快捷顺畅、曲径通幽的园区观光环线;投资763万元完成了荷塘月色区土地流转350亩,种植莲藕350亩,其中观赏莲50亩;高标准实施清北村农家乐提升工程,对已建成的34户农家乐公共设施进行完善提升,统一门头牌匾和外墙装饰,完成了人行道铺设、路灯安装和绿化栽植,建成了农事体验区内的水车、磨盘、拴马桩等景观节点,农产品交易大厅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基本满足游客吃、住、游、购、娱等需求;依托小峪河综合治理后形成的生态水面,积极引进资金实力强、经营理念新的投资客商,沿小峪河西岸建设一个绿色生态自然、经营主题鲜明的观光农业区,支撑园区形象和品质得到全面提升。着力打造集优质农产品生产、农业生态观光、田园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观光农业示范园,加速形成王莽生态观光旅游新亮点,推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传说中的王莽
《传说的王莽》
走在这桃花盛开的坡坡坎坎
我就想起
河的这岸
有个人吃豆豆麦饭的功夫
那岸
另一个人却打了个盹
吃饱了的那个人跑远了
打盹的这个人在岸边
望着突涨的河水
他的一声
长叹
随着飘满花瓣的河水
逝去
跑了的那个人姓刘
踩着花径
穿过秦岭
沿着秦楚古道
在山那面建立了一个新王朝
后来
剿灭了这个人
这个人叫王莽
这地方的人说
篡夺王位的人
被天意阻隔了
如今惊涛拍岸
早已过去了两千年
空留下一段传说
在此地
故事已经遥远
春风又渡
每年桃花红了的时候
人们就津津乐道
不厌其烦地说着这个传说
一直以来,我们就活在王莽那个美丽的传说里,虽然传说有无数个版本,但是大同小异。就让我们重温一下这个美丽的传说故事吧。
传说一:
“刘秀逃,王莽追”的传说
王莽鲜桃的传说你知道吗?至今“刘秀逃,王莽追”的传说,仍脍炙人口。
相传西汉新莽政权时期,刘秀被王莽追杀,逃至今长安区刘秀村时,眼看将士疲惫,后面敌兵将至,甚是沮丧,偶见旁边有一桃园,桃子正熟,一谋士大喜:“主公不必担心,‘桃’即是‘逃’也,主公必能摆脱王莽的追兵。”桃园农人听说是刘室宗亲,遂献鲜桃数筐,吃了新鲜桃子的刘秀军心振奋,随即安营,养足精神,次日在“后来成为刘秀村的鸡比后来叫作王莽村的鸡早叫半个时辰”的天意扶助下,顺利摆脱追兵,后成就东汉大业。给今人留下“王莽赶刘秀”的传说。
传说二:
刘秀吃豆豆麦饭
据说王莽称帝之时,笃信方家术士之言。有一方士占卦,认为长安城东南方向、今河南南阳一带有天子气,且说此人名叫刘秀,当时在长安城太学读书,王莽便派人在汉长安城内捉拿查找。
刘秀闻知此事,慌忙往南逃跑,逃至现今的王莽乡刘秀村,天色已晚,村民也已吃过晚饭,就给他熬了些麦仁,他觉得美味异常,遂行歇息。王莽带领的军队赶至王莽村,天色已晚,村民恨他暴虐,不予做饭,他们只好忍饿且行歇息。刘秀暗中祈祷:愿村中的公鸡提早一更打鸣,以便逃脱,在随行中不好明说。第二天清晨公鸡果然早早啼鸣,刘秀提早撤离。王莽天明才发现,自已军队的驻地离(王莽村)刘秀藏身之地(今天的刘秀村)仅一公里许,但已悔之晚矣。人们便把王莽驻军的村子叫王莽村(即现在的王莽乡) 把刘秀藏身之地的村子叫刘秀村。刘秀后来在南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回头让人再做熬麦仁,却没有了滋味。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敏敏郡主(初玄)
- 下一篇:散文:不负长安,不负文心 ——读张军峰…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