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枕着长安月入眠(初玄)
《诗经·大雅》有:丰水东注,维禹之绩;还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中风雅颂的百分之四十来自沣河流域。
沣河,是诗经的原乡。
长安,就从诗经里缓缓走来。
从巍峨的终南山流出的潏、滈、沣、浐滋润了长安这一方沃土,赋予了它钟灵毓秀,物华天宝。
万年水,千年城。
几千年来,人们在这里繁衍、文明在这里生长,长安的山、水、川、原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发展和变迁,也承载了他们的酸甜苦辣和勤劳智慧。
李白踏歌来了又去了,杜甫在风雨中泪湿满襟。
枕着长安月,听着捣衣声入眠;踏着蹊径,漫步在长安的阡陌上,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马蹄声渐远......
不觉间,已逾千年。
回望先贤,古来的风浸润肆意在你的骨髓里,想忘也忘不掉,摔也摔不掉,不管历史如何沧桑,长安,还是那一座长安,山还是那座终南山,水还是那几条水,滋润着古城,滋润着长安的原和川。
长安的川、原、古道、河流、陵墓、寺观、塔、碑、村落、街、巷等等,无不孕育着先民先贤的精气神。这里的周礼秦乐、汉风唐韵昭示着曾经呈现过的尊贵和豪华、开放和风流。
李白的“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的诗句一直将我的思绪扯的很远。
南眺终南隐隐,北俯高楼林立的西安城,东面是隔着悠悠浐河的白鹿原,西望汉唐风物上的大学城,尤其华灯初上时分,站在原垴,望着霓虹迷离的韦曲,头顶一轮圆月。这一轮圆月,照过李白,照过唐太宗,照过杜牧,照过康有为,也照过你和我。
历史的长安是现实的影子,古今长安,大小长安往往交织在一起,历史辉煌总是扑面而来,挥之不去,触之即飞。
长安,一个古老的地方;长安,一个青春的地方。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奋起之源。
这里浓缩着中国人最为珍贵、最为自豪的记忆;
这里是一座风生水起、蓄势待发的希望之城。
长安,凝聚着一座城市荣耀的新光;
长安,沉淀着一个新区崛起的力量。
佛香袅袅,古刹林立。
以兴教寺、华严寺、香积寺、净业寺的清凉圣地为代表的四大祖庭文化,源远流长。
终南山苍翠峻秀,植被茂密,是天然的大氧吧。长安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4%,翠华山、青华山、嘉午台、南五台等自然景观瑰丽多姿。
早在六七千年之前,我们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五楼村的仰韶文化遗址、客省庄的龙山文化遗址都是新石器时期先人在此活动的见证,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最有代表性的地带。这里还是秦汉上林苑的主要苑囿之地,唐代别业庄园聚集之所,因而长安被誉为西安的“后花园”,有着得天独厚之处。
长安大地上众多的形胜古迹,诉说着千年的辉煌和沧桑;历史的光芒辉映着新世纪的曙光,也伴随着一个新区的崛起!
长安,这个有着130万人口的大区已经形成了一区多制的独特格局。
唐朝的韦曲,曲波荡漾,美丽富饶。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除过韦姓府邸之外,别业林立,岑参别业、权德舆庄园、何将军山林、崔府君府邸、杜甫茅舍、杜牧瓜洲别业等,都位列于此。
曾经的竹风摇塘,花繁叶茂都化作了往事云烟。
时光荏苒,杜甫名句犹存耳畔,如今的韦曲,高校林立,科教汇聚,商贸活跃,这里依然是繁荣富庶的福地。
一到夜晚,万家灯火。长安广场休闲的人们胜似闲庭信步;几朵闲云绕岭飞,一曲流殇随廊迴的潏河长廊以及湿地公园,也是游人如织。
国际大学城到处是跃动着朝气、青春、活力、美好和希望。一到春天,樱花广场如簇似锦的樱花烂漫的开放,万科城、雅居乐、城湖笔记等小区美如公园,夜色朦胧,月影婆娑。
你可以听着纳凉晚会的音乐,在上王农家乐吃着农家饭;你还可以听着弥陀寺的钟声,走进美丽的移民安居工程石砭峪新村,领略山色如黛和白墙青瓦的浑然一体;你也可以听着石砭峪河的涛声,住在谷口的民宿里,和青山明月缠绵;在王曲这块沃土上,你不能不去皇甫村,看看蛤蟆滩,看看柳青故居的中宫寺遗址。当然,你还要去南北堡寨,听说那里正有大动作,若干年后,一座数千亩地牵动着十八座村庄人心的中国唐村农业公园就会生成;太乙古道,一座养生休闲的文旅小镇正在兴起;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王莽,不光鲜桃迷人,夏日千亩荷花别样红,更是一景;杨庄,一到春天,就成了终南山下最美的村庄,波光粼粼的水库和金黄的油菜花以及碧绿的麦田形成颜色的鲜明对比,妈妈乡愁的虎峪槐花节和铁顶的武当山之称的太兴山都是杨庄的靓丽风景线;引镇的阳光葡萄小镇的西餐,物流区如火如荼的建设;鸣犊春天里坡坡坎坎的油菜花成为了围绕浐河自行车骑行者最美的风景;大兆原上,汉唐明清的古茔依稀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斑驳的石人石马见证着京东大厦的拔地而起;樊川八寺的钟声里,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大樊川景区成为了长安人最后一块处女开垦地。
伴随着地铁2号线、西部大道、南横线、子午大道、半引路、西太路等城区干道支线和三个共建区的加快发展,长安成为了交通最便捷、生活最方便、功能最备至、腹地最广阔的西安大都市新版块,也成为了各类资源进入西安的重要集聚地。
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这块土地蓄积了巨大的动力;国际大学城赋予了这座新城青春的活力。
20余座科研院所聚集这里,37座高校分布区域之内,2000多名专家学者、30万名高校师生,这里有着丰富的科教与人才资源。他们成为长安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可持续性发展的活力源泉。
山与水交融;
人文与自然相映得彰;
历史和未来珠联璧合。
昨天已矣,只有那轮圆月依旧。
今天的长安,已经成为一个山水特色鲜明、城市文明与生态文明相互映照的山水宜居长安。
就让我们一起枕着长安月入眠,好梦不断!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不负长安,不负文心 ——读张军峰…
- 下一篇:散文:凉水台(初玄)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