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黑面馍馍(郭沛军)
从小就不喜欢苞谷面粑粑馍,苞谷面饦饦,黑面馍馍,因为那很难吃,难以下咽。如果吃了,苞谷面馍馍就好像卡在喉咙里,特别的难受,所以不喜欢吃那样的食物。但是,如果不吃,肚子就会饿的咕咕叫,所以,总是被动去吃那些不爱吃的食物。
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吃上白生生的白面蒸馍,那就能算得上是幸福的日子了。上小学时,小学生写作文基本上都是这样描写的,下雪后,地里被雪覆盖的麦杆堆,就像一个个巨大的白面蒸馍,馒头这个词都没用过,因为,馒头这个词,都是城里人说的,因为城里人整天吃的都是馒头。用现在的话说,那简直就是奢侈品,见都见不到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村里人慢慢的都可以吃上白白的蒸馍,过去的梦想渐渐地变成了现实。
前多年,下乡到村里去,听人说,城里的亲戚让给他们磨些黑面,蒸黑面馍馍,幹黑面片片吃。当时我还纳闷,城里的他们日子是不是过不下去了,不好意思要白面,要点不值钱的黑面。后来听说,人家的的日子好着呢,还说是白面没有黑面有营养,真是奇了怪了。
是的,七十年代以前的人,基本上都经历过记忆犹新的饥饿,没有谁自己愿意去吃黑面馍的。每年的能吃上白面馍馍,那是屈指可数的那几次。无非就是过年、过会和八月十五这几个日子。每家都会蒸上几锅白蒸馍,能让孩子们高兴几天。还有,出门走亲戚,也会蒸上十个大礼馍,装在竹笼子里,再盖上新的花毛巾,别人也不会看见礼馍的黑白。
为了让大礼馍更白一点,绝大多数的家庭主妇都会在秦镇集上买点硫磺,在蒸馍的时候,用纸包着,点燃后,压在一个比较小的馍馍上,盖上锅盖,将燃烧的硫磺密封在锅里,进行熏制。用硫磺熏过的馍馍会更加白一点,蒸出来的大礼馍走亲戚很有面子。那时,熏过馍馍的硫磺气味,感觉是比较好闻的。
走完亲戚,亲戚还会回两个大礼馍和几个小小的蛋蛋馍,爱好的人,还会在蛋蛋馍上打个红点。记得还有这样的一句童谣:蛋蛋馍打红点,媳妇来了坐烧炕(土话叫ker)。
我不爱吃苞谷面粑粑馍,黑面蒸馍。其实不仅仅我,同龄的小伙伴没有人喜欢吃这些,因为那不好吃。但是,苞谷面粑粑馍与黑面馍馍相比较,黑面馍馍还是好吃的,毕竟是用麦面做的,耐饥。
儿时,几乎是天天,每家都会用苞谷面和黑面两掺蒸馍馍,相对来讲,可以节约一部分麦面粉。只是看苞谷面与黑面占的比例,一般而言,家里孩子多的,苞谷面的占的比例就较大。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段子,是关于老严的。那些年,当人们还吃不饱,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干燃面的时候,家庭情况好的老严端着一老碗燃面,专门蹲在门口吃,从地里回来的乡党看着老严吃面,羡慕的说,呀!老严咋吃的是燃面!老严骄傲的说,没办法,条件到这咧!是呀,一碗黑面片片,有的家庭一年里也吃不上几回。一碗燃面,不论男女老少都是梦想的生活,是那么渴望的!
黑面,就是在磨面的过程中,把麦子磨的时间更长一点,也就是,把标准的70粉磨成80或者85粉,面粉的颜色从白色变成稍黄,或者变成咖啡色,咖啡色的面粉就叫黑面,它里面含较多的成分是麦皮的颜色,人们基本上都是将不同颜色的面粉分开装。当然,用黑面做的馍馍,肯定没有白面做的筋道、好吃。特别是更多的儿童,都是不得已去吃这样的食品。
过去,有这样一句骂人话,得是给你吃些麸子(麸皮,就是小麦的外皮,多数当作饲料使用,是用来麸子喂猪、喂鸡的)。可想而知,麸皮原来是当做废料的。现在想通了,黑面里面所含的营养成分比较多,基本上是麸皮里的。麸皮现在也成为食品的一种原料,好像有一种饼干叫纤麸,里面含有较多的麸皮成分。
麸皮是磨面后的副产品,过去,主要是当做饲料用的,不值钱。
据《本草纲目》记载,麸皮其实是一味中药,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具有润肺、滋润皮肤,防癌抗癌,健脾和胃,乌发固发,清理肠胃等作用,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
现在,麦麸应用广泛可用于面包、饼干等多种食物的添加剂,也可在粥中、馒头中添加适量,既可以改善口味又有食疗效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饮食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先的饱腹,到有点品质,再到健康饮食,这个过程经历几十年的时间。食物从“瓜菜代”,苞谷面馍,黑面馍,白面蒸馍,再到细中带粗这么一个过程,也从侧面反映出,群众生活的变化,生活质量越来越高,有着生活记忆的人,过的日子就会觉得越来越幸福的。
黑面馍馍已经再次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却是另外一种健康生活的需要,吃黑面馍馍的出发点和感受是不一样的。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 :老院子
- 下一篇:散文:看电影(郭沛军)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