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灞桥地区最早的一所中学(杜益茂)
灞桥地区最早的一所中学,当属西安巿34中学,她位于灞河之滨、古灞河桥南头,历经沧桑,至今走过72个春秋。
从灞桥小学到巿34中
1935年前,灞桥地区没有一所像样的小学,当时有几名知名人士,倡议筹建一所完全小学,他们联名向孙蔚如将军陈述建议,孙蔚如将军欣然允许,并慷慨解囊,捐现洋4500元。筹建委员会利用灞桥南头“离亭”和“龙王庙”两处原有的旧房作校址,增建教室和宿舍,开设小学班,暂名“私立灞桥小学”。后来长安县教育局接收,更名为“长安县立灞桥小学”。学校建成后,孙蔚如将军多次到学校视察,关心学校发展、关心学生健康成长。
1942年,长安一中在韦曲成立。1944年夏,灞桥周围六个乡群众倡议成立一所中学,要靠县政府拨款是可望不可及,于是派代表找孙蔚如将军,孙蔚如将军说,办个私立中学可以,需要的经费,先由我承担好了,学校就叫“私立树人中学”。“私立树人中学”由“灞桥小学”腾出部分房舍,作为教室和师生宿舍,并招聘教师,招来两班初中生。孙蔚如将军先后为“私立树人中学”捐资一万元以上。1945年,“私立树人中学”又被长安县教育局接收,改名为“长安简易师范”。
直到解放后的1953年,长安县政府根据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需要,大兴教育事业,设立“长安二中”、“长安三中”。“长安简易师范”迁到韦曲,这里便是“长安二中”所在地。“长安三中”新校址在引镇,因新校址正在建设中,学校师生在“长安二中”暂度过一个学期。
学校在灞河堤旁,绿树成行,柳丝飘曵,景色宜人,学生们常在堤岸上憩息、读书、玩要,悠然自得,别样愜意。这里是古长安老百姓送别东去亲友折柳相赠的地方,折柳相赠的古离亭就在校内,每年春天旅游者络绎不绝,好不热闹。学校又在古灞桥南端,公路从校门绕过,西去西安和长安、东去临潼非常方便。学校里错落有序,青砖灰瓦的教室,特别是孙蔚如将军亲笔题字的''礼堂",引人注目。校背后一条小溪清澈透亮,是同学们清晨洗漱的好地方。1955年灞桥区归入西安巿,长安二中遂改为市14中初中。1956年又设立了高中部,随即改为巿34中,直到现在。
五十年代学校布局
我1953年秋考入“长安二中”,1959年秋由巿34中高中毕业,在这里学习生活了整整六年,对五十年代学校的布局记忆犹新。
沿西潼(西安到潼关)公路由东向西从灞桥街过古灞河桥南头向左拐一个弯,到灞桥小学再左拐一个弯,就到巿34中学校门前。门的右侧是学校露天饭场,师生早中晩用餐的地方。露天饭场内有一座大礼堂,礼堂内有简易舞台,学校的重大活动和文艺演出都在这里举行。左侧是学校教学区,两扇铁门严严把关。进入铁门,一条约三四百米的小道直通后操场。小道右边有两三个紧连的小池塘,还有绿荫成行的小树林,与柳巷村相隔。左边是学习生活区,从铁门向左斜拐,步行二三十米,拾阶而上,便是古离亭,孙蔚如将军亲笔题写的"古离亭"石碑赫然醒目。从古离亭始从右到左一排排房子延伸到灞堤岸,长约200多米,分别是总务处、财务室、图书舘、阅览室和四座教室,其中图书舘在一个二层楼上,古式建筑,非常美观。再右拐弯向前,一座八字型建筑展现在眼前,一边各有两座教室,朝向东西和南北,中间是教导处。八字型布局,东西南北分明,师生以此辨别方向。八字型建筑从右到左同样延伸到灞堤岸,这里不是平房,而是两层楼,下边是两座教室,上面是女生宿舍。过了教导处向前,下几个台阶,便是小礼堂。当年孙蔚如将军创办灞桥小学时留下的,古香古色,别有风格。时任红军某部政委的汪鋒同志和地下党西安巿委负责人曾居住在这里,秘密地进行地下革命活动。紧挨小礼堂左侧有一土台,前面有一空地,最初学生集会在这里,后来学生逐年增加,教室不够,1958年学校利用这片空地新建了三座教室。学校又在小礼堂右侧建了土台,学生集会改到小礼堂右边空地上。过了小礼堂,又是从右到左一排排房子直到灞堤岸,这是男生宿舍,上下两层用木板固定,学生睡着通舖。男生宿舍外,一条小溪清彻透亮,日夜流淌。小溪上有小桥,过小桥便是大操场,学生们体育锻炼的场所。学校紧靠河堤,沿河堤有一排矮而小的房子,是教师宿舍。
挖鱼池 掏沙 捕麻雀 修水渠
学校生活紧张有序,又丰富多彩。我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特别是毛主席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針后,社会实践,校内外义务劳动,几乎占了学习生活的一半。最难忘的是挖鱼池、掏沙、修水渠、捕麻雀。
鱼池选在学校大门右侧紧靠柳巷的一块约300平方米的空地上,原是小池塘,后来被填成为荒草、倒垃圾的地方。我们高59级两个班,是学校最高年级,挖鱼池重担自然落在我们肩上。半天上课半天劳动,两个班轮流上阵。开始启土时,把土运到后操场上。鱼池离后操场200多米,两人一筐一根扁担,一晌得跑二三十回,没过几天腰痛腿酸,肩膀破了,仅柳条筐就坏了三四十个。那边挖土的忙个不停,累得汗流浹背,手磨破了,用条毛巾裏着坚持干。学校水位高,挖过约一米就见水,泥水混杂,再不能抬运,只能把淤泥挑上岸堆积起来,下水的是男同学,他们一锨一锨地挖,把淤泥放在筐中,女同学接住倒在岸边。水越来越深,挖和运越来越困难,又在冰凉的水下作业,不时出现抽筋,上岸休息会下水继续干。就这样经过几周的苦战,完成了挖鱼塘的任务。同学们站在鱼塘旁,喜出望外,看着艰辛的劳动果实,期望着未来。一位同学顺口脱出:“池水冰冷透骨寒,心热干劲冲上天,今秋莲藕搭雨伞,明春鱼儿満池欢。"
1957年秋市政府决定加装改进古灞桥,在原来基础上将石板桥改为钢筯混凝土板式拉力桥。新桥改建后,清除园石柱孔积沙需要大量的人力,这个任务就交给我校师生。学生上午上课,下午掏沙。学校给班级配备了鉄锨,学生自帶脸盆。每天下午越过灞堤,下到河滩,钻进7米长4米高的园石柱堆垒的桥孔间,一锨一锨地将积沙铲进脸盆,然后再端出来倒在桥孔外的河床上。当时正值寒冬,尽管灞河滩上寒风凛冽,同学们手脚冻出裂口,但他们不怕风寒,不知劳累,大家说:“我们多流汗,工人少流血”。每次劳动结束,每个同学浑身上下撒满沙粒,特别是遇満天风沙吹来,迷住双眼,疼痛难忍,同学们互相帮忙吹去眼中沙粒,坚持継续干。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劳动,终于完成掏沙任务。
1958年,全民掀起消灭“四害”高潮。可能是麻雀与人爭食,把麻雀列为“四害”之一,当时民谣说:“老鼠奸,麻雀坏,蚊子苍蝇是四害。”农村、工厂、机关、学校,从上到下,人人齐行动围捕庥雀。我们学校紧靠灞河岸边,绿树成荫,林中鸟巢繁多。学校停课三天釆取轰、打、掏、捉方法,把麻雀杀凈灭绝。白天,全校千名学生手持竹竿或手提脸盆和木棒,竹竿上系条红布,十米间隔一人,沿河堤摆成长十里长的队伍。一边揺着竹竿,敲着脸盆,一边呐喊,这样麻雀不能停歇口吐鲜血而亡。同时在林中戳弄鸟巢,捕捉麻雀。晚上,两三人一组手持手电和竹竿到附近农村,借来梯子挨家挨户从房顶屋檐捣毁鸟巢。后来才知道麻雀是益虫,应该保护它。
灞桥北有个黄桑圃乡,距学校仅有四五里地。黃桑圃乡境内有条河流,当地村民叫“黑牛河”,经灞桥、新筑、水流几个村庄,最终汇入渭河。每年干旱时“黑牛河”沿途村民开渠引来浇灌农田,但多年积泥沙河床增高遇涝渠裂毁坏庄稼,1958年区政府决定修复“黑牛河”。这年暑假,组织区属的市34中、19中、18中、28中、36中等高年级学生参加义务劳动。每日天不亮,我们从学校出发,一路步行赶到工地,立即投入战斗。这时,只见“黑牛河”两岸,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男同学脱下上衣挽起裤腿,头顶火辣辣的太阳,脚踩冷冰冰的渠水,时而抡起铁锨挖泥,时而用脸盆舀水。女同学站在渠边或接泥沙或接水,再拋出渠外,周而复始地劳动个个成为水人或泥人。艰苦劳动锻炼了同学,也使同学把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利用吊杆挖泥,把吊杆栽在渠两旁,学生分成组,渠中挖泥装筐,岸上操作吊杆提泥水上岸,三十多个吊杆一上一下,好像石油工人釆油一样,这样既省力,又能提高工作效率。还有用科学的吊水方法,两人一组,站在渠两旁,用双绳吊一笸筐舀満水,一齐用力排出渠外,避免了久在水中对身体的浸害。
三张油印小报
1958年,学校勤工俭学搞得热火朝天。这年暑假,我们高59级(1)班同学先后参加学校、机瓦厂和修渠三次义务劳动。为了鼓舞士气,我们班办了一张油印小报,因为是从新的生活开始,取名“新生活”,当时条件有限,只能刻板油印。我们一边劳动,一边写诗。建校劳动,起土在操场,拉沙在河滩,仅一周劳动抬土120方、拉沙40方、石子6方。“新生活”刋登“建设新校园”一诗:“一中队(当时按年级班级顺序分为中队),英雄多,干起活来真热活。工地上,歌声扬,生龙活虎赛战场。要问我们为什么?建设美丽新校园。”后来到机瓦厂劳动,和工人师傅一块挖土、运土,制做砖坯,学他们的先进思想。“新生活”刋诗称道:“土车在便道上奔驰,一车车,一辆辆,随着车辆的转动,我们一同战斗在机瓦厂,工人辛勤的劳动,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我们把灶办在机瓦厂,抽出两名同学做饭,其他同学轮流帮灶。灶办得红火,吃得満意,又节约钱粮。“新生活”赞扬炊事员:“炊事员,真能干,蒸的馍,虚又软,炒菜米汤香又甜,师生吃了都夸赞。”
接着去黃桑圃乡参加修水渠劳动,由我们学校牽头和巿19中、18中、28中、36中联合办了一张油印小报“战地生活报”,从修渠开始到结束,紧跟形势宣传报道,受到区政府表扬。
暑假结束,9月份开学不久,学校创办了一张 “熔炉周报”。取名 “熔炉”,意在特殊年代青年学生在革命熔炉中,把自己锻炼成为钢铁般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刋头四字套红,十分醒目。“熔炉周报”每周一期,紧跟形势,围绕学校各项活动,做好鼓与呼。内容丰富多釆,有消息、通讯、言论、诗歌等,深受师生喜爱。学校勤工俭学象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涌现出电工组、木工组、物理组、化工组,纄纫组、理发组、釘鞋组等十多种,在灞河滩开荒种菜二三亩,有萝卜、白菜、冬瓜,挖鱼塘养鱼数千条等等。全民大炼钢铁,据说沙子里含有铁矿,学校地处灞河之滨,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每天下午,在灞河岸边,同学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个个手持铁锹,争先恐后地把沙子撒在过沙网上,“哗哗”声此起彼伏,干得汗流浃背。细沙筛出来,又用车拉回。学校举办了勤工俭学展览。时任巿委常委,巿委宣传部部长丛一平参观学校勤工俭学展览和亲临灞河捞铁沙会战后,欣然题词“又红又专,能文能武”,发表在“熔炉周报”上,鼓励师生再接再励。更加激发了师生们的热情。
三名数学老师
在市34中,学校领导和老师,她们像园丁一样给我们传道授业,教育和培养我们成为有用人才。使我难忘的是三位数学老师,初中的柏景文、高中的武守礼和杜裕厚。
柏景文老师,他的平面几何讲得非常好,对定义、推理、定理特别强调,必须记得牢。初学直线时,他讲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且只能确定一条直线,对"确定"和"只能"四字说得重且拉得长,使学生记忆犹新。在平面几何题证明上,他逻辑顺序清楚,一环套一环,环环紧相连。同学爱听他讲课,我对他的提问,对答如流,这就增加了我对平面几何学习的积极性。他多次教我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鼓励我多看多练。
武守礼老师,他思路敏捷,知识渊博,概念清楚,推理明确,解法灵活,板书工整。他深入了解教学情况,经常给我讲做人的道理,学习文化课来不得一点虚假,要脚踏实祘,刻苦学习,将来考上理想的大学,做国家有用的人才。
杜裕厚老师,由西安师范学院下放到中学,对高中数学颇有研究,排列组合、数学归納法是最难理解最难讲的课题,而他化难为易,学生一听就明白,一学记得住。他的板书工整,排列有序。他知道我爱学数学,希望我在数学上有所作为。
我没有辜负学校领导和三位数学老师的期望,后来如愿考入西北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当上一名数学教师。
附:我为歌颂学校写的“校园组歌”
小溪
校园背后
流淌着一条小溪
绿树岸边点缀
柳枝水中摇曳
鱼儿揺头摆尾
忽上忽下漂游
清晨
伙伴们一字排开
小溪旁漱洗
人在岸边
影在水中
晩霞
操场浑汗如雨
双手掬满溪水
洗身潄口
清爽舒适
小溪伴我度过初中高中
留下难忘的记忆
钟声
校园內二层楼上
挂着一口钟
清脆的钟声
响彻校园上空
钟声像号角
指挥着全校师生
而敲钟者
却是一个普通的校工
“当当当,当当当”
急促的钟声
学生迅速回到教室
靜听老师讲课
“当、当、当”
平緩的钟声
学生雀跃跑出
尽情地欢跳
这钟声
早已消声匿迹
昨夜梦起
还是那位校工
还是那熟悉的钟声
这鈡声
使我梦绕魂牽
礼堂
校园中央
一座小小礼堂
青砖到顶
四四方方
绿树环绕
岿然屹立
她是孙蔚如先生建校的见证
她有汪锋将军踏过的足迹
她陈列着陈忠实的巨著
她是母校的丰碑
而今“礼堂”三字
赫然醒目
一块红色纪念碑
铮铮闪亮
望着小礼堂
我肃然起敬
久久怀念心中
饭场
头顶蓝天
脚踩大地
没有桌凳
十人围成一圈
蹲着就餐
中间一盆烩菜
毎人手夾两个蒸馍
旁边放一个面锅
吃面的拿着一长勺
挂上面舀上汤
馍、面、菜
顿顿甜香
雪雨天
沿墙大树下
凑合一餐
这就是
我们就餐的露天饭场
堤岸
堤岸旁边
昔日一边荒凉
稀疏的柳树
残枝败叶
泛黃的灞水
泛滥成灾
漫漫河滩
飞沙走石
堤岸旁边
如今风景如画
蔚蓝的天空
飞鸟翱翔
平靜的湖面
鸭游鱼跃
湿地公园
鸟语花香
秋雨韋曲城》
银杏树下随笔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开水灶旁一口井(杜益茂)
- 下一篇:诗歌:人间天上一奇观--游昆明池有感(杜…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