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梦醒垃圾分类(郭沛军)
躺在医院的陪护床上,做了一个“有级别”的垃圾分类的讨论会的梦,而且还要我去发言,在讨论的过程中,迷迷糊糊的,听到主持人说,“思想+”就你能行,坐下,突然梦就醒了。
以往的梦几乎是模糊的,可是这次的梦,记忆却是清晰的。翻身坐起,楼道里的灯,透过门上的玻璃,将屋内微微照亮。看看时间,已是凌晨四点多,重新躺下,睁开眼睛,望着黑乎乎的天花板,继续想着刚才那个奇怪的梦。
垃圾分类,我的确也曾研究过,过去只停留在大脑的构思阶段。但是遇到柳局之后,垃圾分类回收,逐步会变成现实。
我曾给他聊过,印象最深的是看了一则电视新闻,胡锦涛总书记到澳门去,专门视察了澳门的垃圾焚化中心,焚化中心所发的电量,不仅可以满足自身需要,还可以将多余电力送入澳门的公网,填埋的垃圾只占澳门垃圾总量的很少一部分。这件事,我相信那肯定是真的,还多次向朋友聊过此事。
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垃圾问题是困扰全国各地的问题,时间相当的长。纠其原因,拙愚之见,应该是顶层设计的问题,大概也是资金的问题吧!没有那个地方愿意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垃圾处理上。基本处理的办法简单粗暴,要么露天堆放随意倾倒,要么挖个坑就地填埋。若有检查,就用黄土覆盖,基层干部苦不堪言。我也曾戏言,或许再过若干年,后人会将填埋的垃圾重新挖出进行处理,以减少垃圾对地下水源的污染。
听朋友讲过,在某个特大城市的广场,摆放6个整齐的垃圾分类箱,垃圾分类看似非常细致,可到头来还是倒在同一辆垃圾车里,统一拉到垃圾填埋场里填埋。这个消息,我不太相信,也许这样的垃圾分类只是流于形式吧,我不能妄加评论。
据《华商报》2017年2月17日消息,西安日产生活垃圾22年翻10倍,现日平均处理生活垃圾约8735吨,江村沟还可填3年,自1994年投入使用至今,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已为西安市服务了22年。然而,根据目前西安市日产垃圾量估算,江村沟垃圾场即将饱和,2020年前后就会封场。那么3年后,垃圾何去何从还不得而知。一名工作人员说,22年间,西安市日产生活垃圾量从开始的800吨左右到如今的8000多吨,从开始的每天不到100车次,到如今每天700多车次。这些统计,只是城市里的,并不包含农村。
经查阅资料,西安市城市垃圾的组成:果厨46%,植物7%,灰土4%,砖瓦陶瓷9%,纸类10%,玻璃6%,金属2%,塑料橡胶11%,纺织物3%,其他2%。
初步估算一下,可回收的成分占垃圾总量的32%,每天可减少垃圾2600多吨,如果再采用新技术对果厨垃圾的处理利用,西安市的城市垃圾总量就会减少70%左右,虽然这只是理论值,既就是达到30-50%,那么垃圾总量还是会减少很多的。
目前,自上而下的垃圾处理政策是:村收集,乡转运,区县消纳。但是村收集和乡运转都可以做到,而区县消纳就解决不了。区县效纳的资金和用地问题都存在很大的困难,各地基层最终的办法仍是就地填埋。前几年,有的地方,就地填埋已经到了无处可埋的地步了,垃圾填埋寸步难行,经常被曝光在所难免。现在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如同多年前没人愿意管计划生育工作一样。
“垃圾是放错的资源”,这是北欧瑞典的默奥市,仅有12万人口的小城提出来的理念。小城风景如画,简洁干净,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高效合理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及技术。
“垃圾是放错的资源”,垃圾再利用的观念在于默奥市已深入人心。市民会在周末开汽车去垃圾分类处理场扔掉可回收物,平时将餐厨垃圾、危险废物、园林垃圾等分类投放,已经成为于默奥市民的基本生活习惯。放眼整个瑞典,通过减少垃圾总量、回收再利用、材料循环使用、焚烧发电、填埋五个步骤,最终的填埋量仅占垃圾总量的1%。在其过程中,灯泡、电池、旧家电等有害垃圾被有效分离,食物残渣可以用来堆肥、产生沼气,金属、塑料等再次进入生产流程,生活、园林垃圾焚烧覆盖了瑞典20%的供暖、25万个家庭的用电需求。
航天电信正在尝试的“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系统一旦开始运行,就可以成功解决农村和城市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完全可以有效的减少垃圾总量,还可以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群众还可以在垃圾分类回收当中获得收益,这种方法应该是西安市目前较为先进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再结合厨卫垃圾的阳光房处理,就可以完整的解决垃圾问题。这项工作从一开始,我就有幸参与了“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策划工作,为垃圾分类回收做一点应有的贡献吧。但是,这种系统需要多部门联动,方可有效推动。
垃圾的分类回收,是解决垃圾围城,垃圾围村最为有效的方法。政府只有出台历史上最严格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政策,才是解决垃圾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只要财政资金能够向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上予以倾斜,将放错地方的资源重新规整,那么,河道,道路,村庄,城市才会更加的美丽。
寅时窗外鸟鸣声,不知床上睡梦人。
想着想着,睡意来袭,张了一个大大的口,又进入了梦乡!
二零一七年四月二十三日寅时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等车(郭沛军)
- 下一篇:散文:家乡的白土(郭沛军)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