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韦兆我的家(清风明月)
清晨推开窗棂,蓝天白云就飘进眼眸,心儿早已飞上云端,回望那1995年初次来到长安,一路是寻着古诗里的城南庄人面桃花而来,随风就飘落在了韦兆……。
长安 韦兆号称“十里韦兆”,除了韦一 、韦二、韦三、韦四,还包括南坡、东、西坡,尹村和三角坡,是个东西走向的川道。北靠少陵塬,南对终南山,中间夹着一条大峪河,我们韦兆人都依塬而居。塬上有旱地,种植小麦玉米,塬下(川道)河里种植水稻。万亩良田风调雨顺,因此而落下:“长安长安四季平安”之说。
这里的人说话很有特点,总把南坡说成蓝坡,韦兆说成鱼兆,泉说成船,我这个外地人到如今才明白。
韦兆交通方便,那几年坐个中巴招手停可直通西安火车站,文化经济发达。每个大队都有自己的企业,有农机站的机械厂,美嘉日化厂,板筋厂,还有我们后面紧挨着塬的沟窑。沟窑是条大沟,是通往引镇的老路,路两侧就挖了许多的窑洞,窑洞深可达百米,都留有透气的孔,就变成了陕西物资储运总公司,我公公婆婆都在那里帮工。塬畔到沟窑得拐个弯,我们这里就人住在这个弯上,因此我们这里老辈人也叫我们这地方,是咧弯子。每到秋天,闲暇时老公会带我去沟窑见世面,那沟畔高达数十米,长满了各种绿色的植物,花草,时不时还有野鸡、野兔出现,再往深处走,还可以看到沟顶峭壁上偶尔盘旋的小鹰。我最喜欢那沟畔杂草丛中那一朵朵,一簇簇五艳六色的石籽花,浅蓝色和黄色的野菊花,还有那一大团,一大团的白色粘手的蚊子花,微风徐徐,花儿翩翩,就像一副多彩的灵动的水墨画。还有那红色成熟的野酸枣逗引着孩子们,三三两两的拿着长棍去折那心中的爱恋……。
我们这里最热闹的要数每年的三月二十农忙古会,杂技,歌舞,各种小吃,服装,卖羊的,卖狗的,卖扫笆的,卖农忙用品应有尽有,热闹非凡。还要请剧团,吼秦腔,大戏连台,唱他个三天三夜。那时候四周八下的人都蜂拥而至,周至、户县、蓝天,現在连闫良、礼泉的商贩都赶来了,你听:“礼泉的苹果,酥梨甜的很,甜的很……”我也不知不觉得融进这浓浓的乡音民俗里。
那个时候刚来不久,河里稻田只是我看风景的地方,每年插秧看水,撈韬子,与我无关,我也不懂,只负责送水送饭。看稻花田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只还关心水田里冒出美味的鳝鱼、螃蟹。那时候地下水特别丰瀛,田间地头常有从地下冒出泉水,形成大小不等“船”(其实那叫泉),那是男孩子夏天的乐园,游泳捉鱼,逮泥鳅,一个个赤条条,晒得黝黑发亮。
韦兆不但是块风水宝地,而且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名人辈出。有当代书画界的李正平,民间老艺术家马峰林,在七八十年代还出过长安县的县长的马清泉,善常作画的何少南老师等,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当代画家李正平。
著名山水画家李正平,长安区王莽乡韦兆韦二人。先后就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班,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华书画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创作院山水画院副院长,陕西长安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作品《唐风和韵》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黄花皓月》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回望中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作品展”等。近一两年还应邀为人民大会堂、人大常委会议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等创作巨幅国画山水作品,并长期陈列。作品入编《中国国家画院名家工作室优秀作品集》,《中国当代名家作品集》等。还出版个人专著有《李正平巨幅山水画》,《李正平意象作品》等。
我最欣赏他的巨幅山水画《祥云满山如水流》,其作品气势恢宏,一片高低起伏苍翠的绿色山峦,大小沟壑间飘满了白色祥云,那各种形状的白云像浓浓的牛奶被倒进山峦,多的像溢出来似的,流满了凹地。色彩鲜明,生动……。还有他的意象山水画,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那山那树在雾霭中沾露带水,逼真形象,使人身临其境。最近他又在网上发了他的巨幅新作《壶口瀑布》,看了图小样其水,汹涌奔腾似怒潮,身在水中作画。我看后即兴提笔回复:“大笔一挥显神威,壶口瀑布怒潮涌,人画合一乃天成!”
再说说我们本村的民间老艺术家马峰林。他是我们村的能人,老人家八十多岁了整天弯着腰,背着手,一双眼睛常年通红。
他制作的竹编钟楼、鼓楼、大雁塔、西安南门翁城、岳阳楼、黄鹤楼等,件件精致。那些亭台楼阁的飞檐、斗拱、齐檐并瓦、升头、脊兽,一应俱全,古香古色,精美绝伦,堪称巧夺天工!陕西电视台《七彩风》栏目组还做了录像报道。特别是2000年钟楼在展出中获得了大奖,同时马老先生也获得民间艺术家的称号,由此也有一段,钟楼底下看钟楼的佳话!
认识韦兆这个地方还是从何少南老师笔下的《韦兆风雨大戏楼》中了解,我们韦兆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大村子……。
在韦一村与韦二村交界的地方过去建有老戏楼(老辈人叫大庙),坐北向南,7间2层,3间大殿,建造在三尺高的平台上,殿前左右两旁有五个踏步,双人合包的古柏和大殿墙腿腿上精美绝伦的砖雕以及校园内随初可见古建筑残存,可知老戏楼其年代久远。新戏楼建在老戏楼的对面,西侧一块硕大的石碑,上面镌刻着大庙老戏楼的图样。东侧悬挂着一口大铁钟,口径8尺壁厚3寸,清嘉庆年间铸造,每当撞击,方圆二十余里以外可闻其声。新戏楼仿兴教寺大雄宝殿而建宽7间,高3丈余。台口3间两旁的大明柱都是双人合包不拢的。新戏楼顶端横担下雕有双龙戏珠,镂空图案,楼顶筒瓦方櫞,楼檐虎头瓦当,两侧翘角,侧脊与主脊衔接,都以祥云、流水、巨
砖砌成,高2尺有余,主脊两端龙头昂起,楼下仰视俨然两条巨龙飞腾,势欲搏天,甚为壮观。戏楼底座四周以石条镶边,青砖铺就,高7尺有余。楼底东西两侧均有石条砌成七级踏步。各位谁能不说韦兆的戏楼不宏伟壮观哉?我如梦如幻般徘徊在何老师笔下的大戏楼里,似乎又听到了那长久不息的钟鸣,还有那锣鼓喧天,铿锵有力的秦腔大戏……。 啊!韦兆我的第二故乡,代表着韦兆人民智慧力量,和谐象征的老戏楼尽管随着历史的洪流化为青烟,但是那深深的文化底蕴已经住进我们韦兆晚辈的心灵,代代相传……。
时代在召唤,岁月在变迁,如今的韦兆,繁荣富强。108国道韦兆段也通了公交,街道十字大小超市、酒楼、会馆、银行、医院、养老院样样俱全。如今水泥大道四通八达,家家户户楼房小车,男丁百分之七八是我司机,跑出租,开公交,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领着国家的补贴,打牌、下棋、晨练,安度晚年。年轻的媳妇白天上班,傍晚在村娱乐场,跳广场舞,让音乐长出了飞翔的翅膀,跳出一片新天地,跳出一群妩媚妖娆得俏媳妇。
我们韦兆有一股风,在这住的时间长的人才能体会到,那股风就像一棵常青藤,从古老的唐诗宋词里长出来,从瀚墨书香里长出来,静默而任性的生长,扎根在韦兆这块风水宝地上,你看韦兆中学门前的参天大松树枝繁叶茂……。
韦兆中学建于八十年代初,位于韦兆一村东头坐北向南位于108国道以北,紧临去引镇方向的大坡道下。在八九时年代,以南云峰校长为领导的老师如:崔宝安、刘斌、武安群、尚建良等,优秀负责的好老师开创了史无前例的大好局面,连年送出中专生人之多,超过引镇中学、杨庄中学、塬上的庞留中学,长安县都是有名的,因此有好多远路的娃,别的地方的孩子都赶到我们韦兆中学来上学,我们为有这样的学校老师感到骄傲。常说十年树木百年育人,你看今天校园内的松柏、水杉、玉兰棵棵茂盛参天,村里的大学生如雨后春笋,有北大的,有咱西安交大的,有西北大的,还有陕师大的,西安科大的,……层出不穷,这就是我们的韦兆那股风,那股书香瀚墨之风。 你看与韦兆中学一墙之隔的 王莽街道办幼儿园多么漂亮,教育就是要从娃娃抓起,我们韦兆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韦兆,我的第二家乡,有说不完道不尽的风景,你看去引镇大坡道上已成规模的春蕾葡萄园基地,再去看韦三村口,益书堂的~东盛园林是我们韦兆人的大氧巴,还有我们韦一河地里的桃园,无一不是我们韦兆的好风景。我似一粒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落在韦兆的土地上,已生根发芽,我爱我家,深深爱上脚下韦兆这块热土。轻轻得指尖滑落前尘旧事,清风入怀,捻一米阳光,沾着八月桂花的清香,韵染流年,看韦兆的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我家庄后的皂角树(于理余)
- 下一篇:诗歌:丙申夏日酷暑纪实(丹麦童子)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