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枯骨塚--一处周文王仁德之治的见证地(凡雨)
在西周文王灵台文王阁内的墙壁上,有一幅大型壁画逼真地描绘着三千多年以前,西伯侯姬昌在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二以后建丰京筑灵台的情景,其画面文字解释:“王自岐迁丰(筑灵台),下属禀告,遍地枯骨,台周皆是,无人管理。王对亡者大积阴德,将枯骨按王室礼仪堆塚埋葬。”讲的便是周文王建灵台取土时遇到许多无主尸骨的事情,以及周文王对此的处置方法。
据宋敏求《长安志》引汉刘向《新序》记述:“周文王作灵台及为池沼,掘地得死人骨,吏以闻,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一国者,一国之主。寡人者,死人之主,又何求?’遂令吏以衣冠更葬之。天下闻之,皆曰:‘文王泽及枯骨,又况於人乎?’据民国二十二年《重修鄠县志.卷九.古迹》记载:“枯骨塚,在秦渡北门外,旧修有庙,以祀孤魂。年久倾圯,嘉庆间重修。镇人张有记之曰:闻之文王作灵台,掘地得人骨,王日:‘更葬之’。天下人曰:‘王贤矣,泽及枯骨,况於人乎?’相传秦渡此塚即当年葬枯骨处也。以有孤魂像,讹传为枯骨塚,今匾其门曰:‘枯骨塚’。”可见以前枯骨塚不光有塚有碑,还有墙院有房屋、有门有匾额呢。
据当地学者秦渡镇人高孟先先生述,坟塚原来的位置,大约在北门外现在的大桥市场西边100米左右。在秦镇街内曾有孤魂庙,庙内有孤魂像以为祭祀。长安国学会72岁的葛仲卿先生忆述:“小时候听老人讲述,明代科举考试时曾出题目为枯骨塚在什么地方?是由谁来修建的?”相传历朝历代都曾整修过枯骨塚,特别是明清两朝曾多次整修,如民国二十二年《重修户县志》记:“年久倾圯,嘉庆间重修。”他说:“以前坟塚前立有四、五通碑石,是为整修坟塚后所立,用以纪念以传千古。”足见历代王朝对文王贤德的效仿和传承。
为了进一步了解枯骨塚的情况,笔者专程访问了距离灵台遗址和枯骨塚较近的长安区灵沼街办吴家村74岁的退休教师石志忠先生和85岁的赵思聪老人。据赵思聪老人回忆:“枯骨塚位于灵台南二里,在吴家村的东南方向,距秦镇北门外约一百米偏西处。”赵老说:“大塚占地约为一亩多范围,封土有近三丈高,祭祀坟塚的庙台门额早已损毁而不复存在,只见坟塚面东半腰坡上竖立着一通近两丈高的石碑。坟塚大小就和当地清时康熙年间梁总督家的梁家坟差不多。可见三千多年,历经改朝换代及战乱,坟塚于1958年前仍保存于世,实属不易。可惜坟塚毁于上世纪50年代末,被夷为平地,石碑也被埋在了秦镇北门外的下水道里。”至今,当地老人提及枯骨塚及石碑,仍甚觉遗憾。
据赵思聪老人讲述:“小时曾在附近邱家庄学堂上过初小,当时教书的是吴家村的赵克仁先生,赵先生饱学诗书,知识渊博,民国年间曾当选长安县议员,教书时每逢清明节日常带学生前往枯骨塚扫墓祭祀,并讲述枯骨塚的来历。”赵老讲他就曾于民国三十四年清明节去枯骨塚扫过墓。对此,他记忆深刻。他还记得一通高大的石碑竖立在坟塚的半腰上,他还查看过碑文,讲的就是建灵台取土,挖掘出死人骨,文王让重新埋葬的事情。多少年来,赵思聪老人每每看到家乡中的周文王灵台便会想到那座枯骨塚,想到枯骨塚,便会想到当年随老师扫坟祭祀的情形,便会又产生对文王仁德之心的敬佩之情。
赵思聪老人忆述:“吴家村是由原来散落于灵台和枯骨塚周围的赵家庙、柿子园、王家墩台、吴家腰道、李家坟共五处人家组成,后集中建村为“五家村”,只因‘五’和‘吴’两字音调相近,即传为现在的‘吴家村’。对此,老县志曾有记载”。他说:“吴家村村小人少只有东西一条街道,村中曾建有城墙。”他记得东门城楼上砖雕有:“紫气东来,”四字额,西门城楼上有:“西伯六风”额。赵思聪老人忆述,曾有外地游者见到该村西门门额上书“西伯六风”,认定此地非同寻常,定与周文王有关。得知这里原来是丰京故地,周丰宫、灵沼、灵台、枯骨塚就在附近。遂在城门洞墙上赋打油诗一首:“堡子虽小赛京都,周公指定鲁班修;全堡生辉风水好,定生王位并公侯。”诗句虽有些夸张,但生活在天子脚下的邑人,沐浴着周风,在外乡人眼里是何等的骄傲和自豪呀!
“作邑于丰事若何?三分有二服殷多。空余东注朝宗水,如泻当年孔迩歌。”这是清代诗人王永图参拜灵台后所作的《丰宫二首》中的一首诗。可以看出诗人对周文王当年“仁德之治”盛景的缅怀,就象当年筑灵台时受到老百姓的拥护,为其歌唱一样,自己不由自主地诗如沣河涓涓流水,从源头涌来。表现出诗人站立宗周源头,对西周王朝盛世无尽的思念之情。
到秦镇吃过秦镇穰皮的人都知道,穰皮店的墙壁上大都贴有《秦镇八景》的特色介绍,其中有两句是:“文王灵台周朝建,城北有个枯骨塚”。说的就是现在的灵台遗址和以前的枯骨塚两个地表景观。灵台作为丰京灵沼、灵囿中三灵圣地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地位独特而突出,而枯骨塚是西周之初文王当年建造灵台时“经始灵台,经之营之”中一开始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周文王妥善的处置这件事情来看,他有向善怀仁之心。即“文王泽其枯骨,况於人呼?”。他的“仁德之治”在百姓中广为传颂,老百姓纷纷投其贤主,争先恐后愿意为其效力。就拿当年建灵台而言,从开始的本不打算急于建成,变成很快就建成了的结果。正如《诗经.灵台》中曰:“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周文王的这种“仁德之治”,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形成了西周社会特有的风格,人们称其为“周风”。这种“周风”很快便传遍周边的诸侯国,使这种灵道从开始的行於沼到行於囿,再到行於天下。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我给西门城楼上做过宫灯
- 下一篇:散文:平等寺之劫(凡雨)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