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二龙塔的桃花(初玄)
想去二龙塔,由来已久,总推三阻四,不能成行。今日好,王莽桃花节,正好一行。便约上金安懒人,一同去赏桃花,逛二龙塔。
由柳林村向南,一路便可见小片林子的桃花,继续依坡向南,便是土门峪。今日天气不十分好,游人不多,不过,既是赏花节,引导游人的标识却甚少,让这些靠11号自行车的人有些茫然。对自驾车的人来说倒无所谓,冤枉路也是一脚油的功夫。
春天的颜色就是不一般,黄的嫩黄,红的粉红,绿的油绿。看着还略带羞涩的山坡和土地,更让人喜爱。整日窝在家里,不知野外颜色,出来了,才知近处也美,有时不经意间,美得竟然一塌糊涂。感觉说都是多余,就尽情的欣赏吧。真想野一嗓子,二龙塔--我-来-了-- 不怕别的,怕的是桃花被我羞得艳艳的开,开得太快,让这人间美景消失得也快。更怕惊了美若桃花正在挑水的村姑,挑着水桶惊颤颤的逃。黄狗一声吠,兀自先惊了我,我还是静静地自醉自赏吧。
我总觉得原来残破了的二龙塔要好看些,只是如风烛残年的老人,似乎一阵风它就会倒塌。现在虽然是加固了的残破,却没有了美感,也许人的欣赏观念中始终有以残为美的理念,因而才有这样的感觉。二龙塔所处之地,古代称二龙里,因此塔名叫二龙塔,曾被认为是昙远禅师塔,实为风水塔,建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0年),距今一千三百七十多年。
书上介绍二龙塔,密檐式青砖结构,原九层,残存七层,平面呈正方形,边长7米,塔体壁厚2.16——2.2米,南北两面各层正中设不透体券门洞,底层有透体券门。塔底有石门洞,塔心有木楼梯,沿梯可登至塔的顶层。我却怎么也数不来是七层,最多是六层上面带一点残体。塔身的结构和莲花纹方砖,颇与小雁塔相似,有隋塔的特点,可确认为隋唐建筑。
二龙塔原来有地宫,后来被盗,盗洞痕迹依然可见。二龙塔向上数里便是天池寺,天池寺住的是比丘尼,因而二龙塔附近曾经有几座僧尼灵塔。“文革破四旧”时,尼姑石塔被推倒坡下,滚落沟底。
二龙塔是一整块花岗岩石凿成的,据说弃于距塔三里远的吴家沟村北路旁。塔刹为何弃之于此有二说,传说一:说是塔顶有蝎子成精,化为白衣摇扇的少妇,打雷闪电,击杀蝎子精,击掉塔刹落于此地;传说二说是修塔时,抬塔刹的民工迟到一个时辰,时辰已到,塔刹不能到位,抬塔刹者因畏神灵,弃之逃散。
为何要筑二龙塔?站在山梁上,极目天阔,古城遥望,潏水淙淙,阡陌桑田,一派升平景象。相传唐初天相大师李淳风袁天罡都预言终南山下樊川一带要涌现三石六斗菜籽那么多粒数的为官之人,最高统治者畏惧人才迭出势必动摇自己的江山,就听信妖言,筑二龙塔,斩断龙脉,破坏风水。据老人们说,龙脉被斩断之后,本该成为王侯将相之人,都丧失仕途,其文才武胆用于赌场妓场。另一说则是,修筑二龙塔,镇住了土门峪和蛟峪两条毒龙,制止其频发洪水,所以叫二龙塔。持第一种传说观点的人们,企盼着二龙塔倒掉,赌风立止,妖孽止生,人民安泰。不良用心者甚至想称帝建基。辛亥革命时,农民起义领袖张云山就是距二龙塔不远的西新庄人,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二龙塔掉下一块砖,西新庄出了个张云山。”民国初年,当地有小股农民起义军驻扎在天池寺,他们铺麦秸,盖麦秸,被诬称为“麦秸贼”,麦秸贼曾用火药轰炸二龙塔,期盼炸毁了二龙塔就会改朝换代,就会打进西安城,做改朝换代的春秋大梦。
由于几经战火,二龙塔逐年失去往日威武,残存的二龙塔像一只半截身子穿着大裤衩的兵俑,还像一只半截竹笋,残破却坚韧的屹立在半山坡上,远远就能看见。
现在所看二龙塔是仿厡塔,恢复旧时半截塔身状,部分采用的是原来塔的砖,好多人说,没有那时好看,那时显得古朴里透着沧桑,现在少了些许凝重。我么见过过去的,只见过照片,只有唯唯。不过,有了这座塔,才让人遐想连篇,从隋唐至今,多少故事在其中,登塔瞭北,多少往事烟云逝。眼前的片片红桃花,使人思绪万千,珍惜眼前,才不枉前尘往事的消散。
其实二龙塔不管你爱它憎它恨它,它依然巍然矗立。去掉你心中的魔,二龙塔,我宁愿相信你是座镇妖伏魔的塔,因为有了你,哪怕是远远望着,心里有一份宁静,有一份美好,就像这美丽的万亩桃林,灿烂开在每位来这里游客的心中。
张军峰,号初玄,用过沣西人、凤栖主人笔名。长安人,陕西省散文学会理事、长安作家协会主席、陕西散文学会青年文学委员会主任。有数百篇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娘》获《散文选刊》首届全国情感类散文大赛三等奖;获辛卯年全球华人黄帝陵祭文征文二等奖;散文《红月亮》获首届林非散文奖单篇奖。出版过长篇小说《方子渡纪事》、散文集《掬水向月》。策划出版过多种文集以及策划过大型文化采风活动以及诗歌朗诵会等。
闲来抹几笔,逸兴而已。
文观:我为我歌、我歌我心。不是诗人,但有诗梦。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城南韦杜今何在
- 下一篇:散文:长咸八社古文化艺术节盛况(笨马九…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