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丹青妙笔著华章--记著名书法家余其平先生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丹青妙笔著华章
——记著名书法家余其平先生
作者:高 健
余其平先生近照(图片1)
余其平,祖籍陕西省石泉县,大学书法专业毕业,为当代魏碑书法巨匠孙伯翔先生和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旭宇先生入室弟子。现深造于北京大学书法名家工作室,导师胡抗美、曾翔先生,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重要展览,屡获大奖。楹联作品曾连续四年蝉联由中国楹联学会组织的“对联中国”年度评选最高奖。多次担任全国性书法楹联大展赛评委。被《时代人物》杂志评为“2007年度 ---中国时代人物”,被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授予“火车头艺术家”称号,传略、墨迹载入《中国书法年鉴》、《中国楹联年鉴》、《中国现代美术家大辞典》等辞书典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国书法院执行院长兼秘书长,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
赐缘
似曾有缘不相识
工作之余由于偏爱收藏的缘故,自然而然就关心石泉走出去的人物了,也常常听到本土艺术家和朋友们聊起余其平先生。他现住河北石家庄市,在央企系统工作,书法水平相当高,虽未谋面,但其人已如雷贯耳了。我的一位画家哥哥听我说到余其平先生,他说:“你连他都不认识,还搞什么收藏?到时等他回家、我请他给你写一幅作品!”我说:“此话当真?”他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来也巧,不几天余其平先生就真的回石泉了,画家哥哥邀约我和先生相见。当时由于我公务缠身,未能如愿相见。可喜的是,我如愿以偿收藏到了先生的墨宝。画家哥哥拿回先生为我书写的“敬事而信”(语出《论语》),我十分喜欢。但由于我对书法是门外汉,乍看其书也未看出好在哪里,当时再未深想。现在细想起来,自己真是无知!这大概也就是圣贤诗中所描述的那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吧?但是,面见先生的欲望却在我心中燃烧着。
圆梦一睹先生颜
那年,我同事的孩子考上了华北电力大学。到校报到时,竟在火车上和其平先生邂逅。两人一攀谈,才知都是石泉老乡,其平先生很重情义,也常常到学校看望我同事孩子。在众人面前,孩子的妈妈也经常说起其平先生的字,写的如何如何好。因为孩子的妈妈根本就不懂字,好坏都是她孩子说的,人云亦云,哗众取宠罢了。夏季,其平先生再次回石泉,由孩子的母亲招待先生。由于过去我和他们家是邻居,像这样的大事情,孩子母亲当然会告诉我了。事不凑巧,我正在接待省里来的朋友。接到电话时,我心里暗想:“这次机会不能再错过了!”我和朋友打了招呼,匆匆离席,见到了我渴慕已久的其平先生。稍作寒暄之后,相互把酒言欢。虽是初次见面,也没有拘谨之涩,好感油然而生。我看他:身高一米有八,身材十分魁梧,浓眉大眼,犀利有神,有胡须,面部均称,高鼻大耳,衣着时尚,说话不快不慢,言语幽默,细细品味,时时让人回味无穷。观其面相,给人的感觉是“大富大贵”之像。相学上说“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大概指的就是这类人了。席间,我两人聊的十分投缘,我未加顾及的提出:“可否到寒舍一叙?”虽然是第一次,但他却爽快地应承了。
光临寒舍荜生辉
先生到我家并不拘礼,豁达的性格让人感动。我两人品茶论道,互谈经历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彼此的经历是一致的,都经过了那风风雨雨的年代,都是60后,语言无障碍,沟通融洽。先生谈及他许多写字、画画、工作等方面的趣事。我对其经历感到惊讶:是否有夸大其词之说?因是第一次,也不便深其究竟,疑惑肯定是有的。知道他是书家,趁着兴致,我说:“能否赐墨宝一幅?”他未加思索,爽快的答应了。我家文房四宝俱全,先生在案桌上写下了“惠风和畅”四个魏碑大字,我知道出自王羲之的《兰亭序》。由于未带宝印,我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这事就告一段落了。后来先生再次回石泉,我们已经是朋友了。他到我家钤印时,看到那晚他书写的作品,诧然惊叹:“我的字怎么写成这样?看来那天真是喝高了,我只得给老兄重新写了!”我说:“好,好,好!”他连书三幅,一一都盖上了印章。他选取最好一副馈赠与我,同时为我的同事也书写一幅作品相赠。他说:“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看到了先生的严谨和他对书作的一丝不苟的精神,他的闪光之处,让人实难忘记!
图片2:隶书作品 惠风和畅
我还告诉他,我在安康购置了一套小房子,快要搬家了,不知您有什么想法?他听后明白了个中妙意,便面带笑容什么也没说,欣然写下了“洞悉九天奥;翱翔万里云。”的宝联,以示祝贺。这一小小的主动,让我百味顿生。作为一个书法名家,其他人千金难求,他却慷慨相赠,真是让人百感交集、五味俱全……。
图片3:隶书作品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图片4:魏碑作品 洞悉九天奥;翱翔万里云。
高见胡说撰趣联
其平先生善撰联。几年前,先生从石家庄回乡省亲,由我做东、本土艺术家作陪,在我弟弟所开的农家乐 “高老庄”雅聚。同行的我一胡姓同学道:“古语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好开心啊,又可谈天说地了!”先生接言道:做东有高健(见),致辞乃胡说”。“高见”对“胡说”可是一副绝妙佳联啊!逗得大家哄堂大笑。我同学胡某,在我们当地很有影响,是知名作家,出了很多的书籍,又管文化,做领导多年,修养、学识及在文化上的造诣,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先生把两人作联,无疑中拔高了我,也就是这幅联,成了我和同学逗乐的话源。我和同学常常开玩笑说:“我说的话是高见,您说的话都是胡说!”人多时弄得同学很是尴尬、拘谨。我心中虽然暗自庆幸,但仍然感觉委屈了他。在我看来,解铃还须系铃人,后来再次在我家聚会时,先生知晓原委后,把上下联又各加一字。以“有高见”,对“没胡说”作了化解。
前世修来神交谊
一说到朋友,就会想到《庄子·外篇·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酒肉朋友,不如言语知己;言语知己,不如文字神交;文字神交,不如弦乐之音。古时有两位高人,名叫伯牙与钟子期。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兮若江河”。这两位可说是难觅的神交知音。大诗人李白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友情水深比情深,流露了真挚纯洁的深情,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认识其平先生,我欣赏他的睿智,欣赏他是个艺术家,知识、能力,他那种对生活所充满的激情,对人富有的引力、磁力、亲和力,言谈幽默风趣、待人真诚、坦率、包容、雅量,和他交流心神相通,心灵相通;动则合律,静则同境;和谐愉悦,意趣相投,对事对物产生共鸣,陶醉于美好的意境之中,我一普普通通的电力职工,能与先生结缘连我自己弄不明白咋回事,难道是前世的修行吗?
顺风顺水启风帆
人要看启小
每个人的童年就像闪烁的繁星一样数也数不完,在浩渺无垠天体中,显得十分渺小,像蔚蓝的大海的浪花一样美丽迷人。像小草一样容易被忽略,但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着希望,充满着梦想,好比一张白纸,可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可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当我拜读了其平先生自述文章《我用毛笔写文章》才深有所悟。
其平先生回忆道:“儿时的我即喜欢写字画画。兴许是与生俱来,也可能是受家族的影响吧!”他大舅、大哥、都能写一手好字。大舅在当地被誉为“一支笔”!而且名不虚传,在一个比乡还大一级的区镇里没人能出其右。其书法及写文章水平在当地绝对是一流的。从小耳濡目染影响了他,他家在农村,母亲是居民,父亲是农民,属“半工半农”之家。
我们石泉有句俗语:“人看起小、马看蹄爪。”小时候的农村,没有什么幼儿园、学前班一说。其平先生七岁半时才开始上小学一年级。记得走进校门的第一天,也就是第一次拿着圆珠笔写字时,老师就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在本子上一笔一画写字。确切的说那时写字还没有进入理性阶段,纯属原生态的本性流露!当他交作业时,老师就把他写的字挂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
老师说:孩子、你真棒!殊不知,那是他离开父母后,第一次独自在外面受到的表扬,老师这番鼓励,萌擢了他幼小心灵的自信心。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他写字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最后每天班里生字课交作业,别人交一份,他就主动交两份。
我在想可能就是这一次的鼓励,这第一次的激励,受到老师的表扬,触动着他童真幼小的心灵,引领了他走上书法艺术之路雏形,起着启明灯和航标的作用;也激发了他对写字的浓厚兴趣,肯定与赞美是最强有力的激励方式。
兴趣自为师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的成功需要正确的引导,那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它推动着人们主动地去开拓进取,促使人们学会发现身边的大小事。无论是辽阔宽广的大地,还是浩瀚无垠的海洋;无论是形形色色的人生,还是生生不息的物种,它们都存在着千千万万个“为什么”,等着我们洋溢着满怀的兴趣去发掘其中的道理;老师的赞美、肯定、鼓励、激励,培植他浓厚的兴趣,自此从初中到高中毕业,学校的板报、墙报、刻腊版、油印等基本都是他的事情了,他干什么都“顶呱呱”,蛮像那么一回事,被老师和同学们誉称为写字画画的“冠军”。
从军苦学艺
改革开放早期,上大学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梦想,也是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真正能走上大学校门的却是“凤毛麟角”(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啊。
十八岁的其平,走进了军营,在青藏高原当了一名铁道兵战士。他离家所带行李中,有一份特殊的物品:即在家已经画了一多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图解”水粉画。已记不清剩多少张没画完,因不忍半途而废,于是就悄悄带到了部队,想抽时间把它继续完成了。
训练闲暇时他就画画,时间一长,被连长和指导员发现了。当时连里有个文书,要说干工作他精明能干,但在写字画画方面,他却是个外行。那时连里经常有一些检查评比什么的,写写画画正是连里的需要。打那以后他便成了连长、指导员眼中受重视的“红人”了。
一天,新兵团的政委来到连里检查工作。当他走到连部门口时,一眼就看到了他在墙报上画的“雷锋像”,当时他就问这画是谁画的?连长立刻回答:是一个叫“余其平”的新兵画的!这时政委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小本子,把他名字给记下了!
三个月新兵训练结束后,他分到了团部机关工作,当了一名宣传股的电影放映员。那时在部队当个放映员可不容易,很多人一门心思想干这行,但就是门槛太高:即能写会画,还要思想表现好,按照部队每年招新兵的比例算,应该是千里挑一。部队美术书法工作归口在电影组,这是部队惯例。当时200多号人的新兵连,直接分到团机关的就他一人。
部队放电影的日子里,他是电影组唯一的新兵。他放电影同时,还负责把字刻在幻灯片上、把画画在幻灯片上,然后再放给大家看。记得当时还搞了些幻灯创意,就是让在银幕上刻板不动的字和画动起来、活起来。经过一番钻研和取经学习,最后获得成功,得到了干部战士的广泛赞扬。
他在部队生活两年多,除了每天按部就班工作外,他对时间十分珍惜,一有空就坚持拿起毛笔练字,如饥似渴地广泛涉猎书艺,利用一切闲散时间练笔,打牢了翰墨基础。当时部队条件只能是在废旧报纸上练,手上也没有像样的字帖,更无高人指点,全靠自己探索,那时他对宣纸还比较陌生,对写字与书法的概念也比较含混。应该说对书法的真正认识,也是从那时慢慢开始的。
转业艺更精
其平先生转业后,依旧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魏.曹丕《典论·论文》:“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书中自有日月乾坤、沧海桑田,单位领导慧眼识珠,对他提拔重用,当上专职文化干事,不但自己要写字画画、写文章,而且还要组织大家开展这项工作。
1986年春,北京铁道总部下文,要在系统挑选美术骨干赴京深造,十七局极力推荐他参加这次为期三个月的美术特训,当时讲课老师除总部油画家路巨鼎、朴学成外,还邀请了中央美院的潘世勋、葛鹏仁教授来客讲。
参加学习的还有其他局两位,一共三人。相当于四个老师在教三个学生。三个月学习结束后,那两位同学期满回单位了,他被告知留下。
路巨鼎老师是总部美术创作组的负责人,对先生的学习成果很认可,尤其是在学习后期对更是刮目相看,夸他有恒心、有悟性,是可塑之才!为培养他成为总部美术骨干,老师还专门打电话给十七局总工会,要求先生再深造三个月,下步好进入总部《大路画展》实质创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先生的处女作—油画《归来》,经过两个月的艰辛创作,圆满完成了任务,他的作品第一次进入了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荣获大奖。
1989年夏,他奉命赴京参加第七届《大路画展》创作。因为有了上一届画展的历练和老师、领导的期待,他用了三个半月时间创作了四幅油画,而且四幅全被评委选上。
1996年,他离开工会到宣传部工作。他的最大愿望:就是实现自己的求学梦!到宣传部三个月后,他就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后以优异成绩考取“天津工会学院”书法大专班。别小看这个班,当时属国家承认学历、全国三大书法专业院校(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之一的专业院校。
两年的全日制脱产学习,收获颇多,授课老师都是全国级书法名家。像孙伯翔、况瑞锋、袁健民、赵伯光、张建会等,都是天津或全国大家。
毕业前夕,由班主任赵守权主持,学院另一位教授作为见证人,正式拜孙伯翔先生为师,成为他实质上的入室弟子。
1998年夏,单位机关开始从山西平遥迁至石家庄市。这一年先生完成学业回到宣传部,主要工作有三项:书画创作、写文章、主编公司《铁道建设报》。由于其在工作上的出色,后被单位提拔为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及党委秘书长等职,同时,被聘为高级政工师。
2006年以来,由他策划组织、由河北省书法家协会、河北省楹联学会和他们单位联合主办的“河北省首届楹联书法大展”、“纪念公司诞辰60周年—‘铁军杯’全国征联大赛”、“圆梦中国 善行河北—河北省第29届迎春楹联书法展”等重要文化活动。效果好、反响大,得到了省会各界广泛好评。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中国楹联报等媒体给予广泛报道。
由于在筹办“河北省首届楹联书法大展”过程中,先生多次拜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旭宇先生,一是请他为展览题写展标和作品集题写书名,二是请他为机关办公大楼门柱题写由省楹联学会会长解福山撰的一幅对联。几次接触后,旭宇主席对先生多有鼓励和赏识,见面时总有说不完的话!交心多了,他就把先生当好朋友看,无论是请老师指点作品或请益先生以后的书法创作方向,以及为人处世之道等等,老师都诚恳和先生探讨,指点迷津,常常是一语中的,使先生茅塞顿开!
两人如此投缘,大有相见恨晚之憾!当时他突然萌发了拜旭宇先生为师的念头,由于彼此各方面相差较大,担心旭宇主席不同意收他为徒。后来他还是壮着胆子说出了心中的想法。旭宇主席笑而不答,但却没有拒绝他!又过了一段时间,先生特地到老师文联办公室去了一趟,再次说起拜师一事。这一次,老师终于同意了,并且两人还定下了正式拜师时间……。
我常常想:能精通一门技艺,都实属不易。可他在楹联、书法、绘画,三个圈里游弋,非浅尝辄止、非蜻蜓点水、非心血来潮,很多人终其一生也难以做到的事情,他样样玩的都很专博、精彩,他从多领域、多角度研博,逐类精通,躬耕三园,处处挥洒着才情,书写着他自己的人生。他广结善缘,谈艺论道;他宽容待人、儒雅做事;他潜心研学、豪情满怀。他用丹青描绘着祖国的山川,他用翰墨书写着祖国的春天。
情义满怀报桑梓
故乡石泉初试牛刀
他说当年我胆子真大!我说咋的了,他说:1991年1月我的个人书画展首次在家乡石泉县举行。石泉县是地区书画之乡,文人荟萃,据说我当年在石泉举办个人书画展,是建国以来的第一人。此次展览影响很大,县里相关媒体连续几天报道,县广播站还多次播放采访我的录音讲话。后来一想起这件事仍心有余悸。
从那时起,我也有幸结交了石泉县书法界、政界,及其他行业的一批朋友,至今还一直保持友好联系。
我听后诧然惊色,我为他的胆量呐喊,我为他的创举给力,不到30岁的他做了,也做到了。他说:那时我的书画作品虽然已两次进入中国美术馆展出,但毕竟阅历浅,艺术积垫不厚,算是艺术道路刚刚起步,谁也没有想到我敢干,那次展览的视频资料现在仍然可以看到。由此我想到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好的想法,但缺少的是实施。大胆一试、奋力一搏,不知道要成就多少人的春天。他说,自那次个人展之后,我做了冷静思考,决定潜下心来研学,为提高自己创作水平,后又入专业院校深造,虽然现在老大不小了,年初又通过选拔,到北京大学名家工作室深造一年的机会,期盼在学业完成之时,携学习新成果,再次回到石泉举办个人书法展,以期回报故土,为繁荣家乡的文化事业尽一点微薄之力。
添彩安康
相关领导出席开幕盛况,他在安康的老战友、老同学以及书法界同仁共3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旭宇,以及河北省书法家协会,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中铁十七局集团分别发来了贺电对书法展开幕表示祝贺。他对自己离开家乡30年,时刻未忘家乡这片热土,不忘单位领导长期以来的培养、关心和支持发表了讲话,并借机向承办此次展览的市群艺馆赠送一幅书法作品。
为期六天的书法展,正值“第十二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期间,游人云集,节日氛围异常浓厚,是难得的良辰佳期。此次书法展,是安康市龙舟节筹委会在首次会议上确定为龙舟节系列活动之一的文化项目,因此,市委、市政府及文化界领导非常重视。安康市电视台,安康日报社,安康市广播电台进行了广泛报道,并于展览结束后还特地安排专访后续报道。
作品共展出70余幅,正、草、隶、篆、行诸体皆备,个性独特,风格各异,浑然大气,令人叹为观止。再次向家乡父老乡亲作了一次汇报展,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顾劲松看完展览后,称赞先生是“走出秦岭的才子”。
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为故乡安康市暨九县一区书撰的嵌名联,见证着在外地工作安康人的赤子之心和桑梓情怀;他为安康市所书的嵌名联“安源播火种;康定放情歌”。为汉滨区所写的“汉广浓诗意;滨城如画图”。为石泉县撰写的“石作南天柱;泉当山涧根”。为汉阴县所写的“汉水宁强始;阴山蒙古中”。为紫阳县所写的“紫禁帝王殿;阳华金玉山”。为旬阳县所写的“旬河环古邑;阳月淡云天”。为宁陕县所写的“宁都魏氏名天下;陕北地灵蕴伟人”。为岚皋县所撰写的“岚润巴山穿沃野;皋浮水藻戏蜻蜓”。为镇坪县所写“镇守八方安赤县;坪横万壑步穹隆”。先生为宣传安康,传播文化,为第12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赛事,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片5:余其平安康书法展
艺术的春天
诗人王冕诗中写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馅饼,要想有所收获,就一定得付出辛劳,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先生虽然以书法成名,然其油画、楹联艺术造诣并不在其书之下。其美术作品已连续十多次参加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大路画展》及《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美术作品展》等,多次在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等地展出,屡屡获得大奖。其楹联作品早在八十年代,因斗胆对出了苏东坡当年一比悬空千年而无人以对的对联而名震联坛。之后他在楹联道路上便一发不可收,先后荣获“纪念建国55周年全国楹联书法篆刻大展”创作一等奖,连续四年蝉联由中国楹联学会组织评选的“对联中国”全国最高奖。目前,先生已成为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
先生书法立根于汉魏碑刻,后又在二王帖学上下过很多功夫,尤其他在书法院校学习期间,受魏碑书法大家孙伯翔先生影响很大。之后,他又逐步梳理中国书法史发展脉路,从甲骨到明清,无不涉猎染翰,总在茫茫瀚海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那叶小舟。他的第二位老师旭宇先生,是当代帖学大家,其思想、学识、书学理论对其影响颇深,从其作品中可窥探一二。先生油画作品,师从全国著名油画家路巨鼎、朴学成,以及中央美院教授葛鹏仁、潘世勋先生亲授,其画风立足于超写实一派,擅长于创作以小见大题材,深受专家亲睐,其油画作品在全国多次大展中获高奖。
他常说,艺术门路是相通的,而书法之道又是坐冷板凳的活,要耐得住寂寞,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你进了门,就始终有希望在等着你,就象掘井一样,挖的越深,水就越多,相信我今生一直追求的书法之路会越走越宽。
先生过人的艺术禀赋和高深的文学造诣,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不仅扩大了单位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而且也完美展示了其个人不凡的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他成功了,它根植于陕西,他为陕西人民争了光,为安康人民添了彩,故土石泉人民也感到无尚荣光,他是书坛骄子,他是时代精英。
附观感后:
茶 韵
谢却茗茶传悠芳,
谢过凡尘精灵香。
余留清素玉壶韵,
其乐袅袅舞庭堂。
平生难得啜琼浆,
好雅情开樽杯堪。
小 酌
一支神笔写风云,
正是石泉余氏人。
其言其行文文雅,
平常心态历不平。
字木兰花
作者:王新建
拜读高健先生雅文“余其平记“有感
谦谦君子,厚載德行彰故里。联撰中华,妙意嘉英雅韵宗。石郎醉酒,色色空空泼彩幕。墨海雄兵,铁马春秋茗魏碑。
余其平先生书法作品
图片6:隶书对联 灵蓄南国一派秀;势承秦巴二脉雄。
图片7:魏碑对联 诗情画意;剑胆琴心。
图片8:草书《惊蛇入草》
图片9:为家乡书写:石泉十美
图片10:中国梦
图片11: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图片15:魏碑作品 马
余其平先生油画作品
图片1:油画——《归来》
图片2:油画——标
图片3:油画——地球故事
图片4:油画——生机
图片5:油画——岁月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戏说我的猴性业余爱好
- 下一篇:(评论)至性真情注诗文--《英龄子诗文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