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对一个名门望族的追述
妗婆死了!妗婆是
噩耗传来,我很震惊。当时我正在外地出差,没能赶去参加她老人家的葬礼感到十分遗憾。
那一夜,我辗转反侧思绪万千难以入眠。妗婆是父亲的舅母,虽已是97岁高寿的老人了,但她作为这个家族体系中最后一位离世的同辈老人,就象是一座古建筑最后一根支柱的倾倒,是整座大厦彻底的坍塌,无疑标志着一个家族一个时代的结束。
一
长安区沣西大原村我舅爷赵家乃名门望族。据说1958年村里在东城墙外平去赵家老坟时,发现一墓志铭,是清乾隆时一武官墓,官阶颇高,其名与官职具体不祥,后世无从考究;另外家中还曾存有“武举赵鹏扬”小匾一面,也无年代考究;相传,赵家老坟旁另有一通嘉庆十年“武德都尉赵灵山”的石碑,1950年时尚存。可见赵氏家族显赫的家史不只是从清末赵舒翘时才有的。
据老辈人讲舅爷家从前很贫穷,一年仅用四两清油,包括给纺车上油。那时无火柴,用火镰拼火,由硝棉引燃火绳枚头。一个火绳枚头点炕要用三天。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后经勤劳努力,家境稍好,特别是到了舅爷的爷爷赵元捷一辈,家境才大为改善。
舅爷的爷爷赵元捷高祖单传,在族中排行老九,人们以“九老爷”或“九爷”相称。九爷以务农为业,他为人直爽,做事干练,尤以赶马车为车把式而闻名。可知舅爷家的富有是从舅爷的爷爷赵元捷辈勤俭持家,勤奋过人而得。
据大伯赵成城记述:“约在光绪十八年(1892)前,由曾祖赵元捷迁至南巷宅院,庄基宽三间四进,盖面西四合院一座,临街是石条砌边,内铺大青砖,台高二尺,宽三尺,墙砖水磨,南一间作大门,三级门石阶,青石门墩,门上泡钉铁环,门道对土地堂;后檐地石阶青砖,两旁各留偏门;厅房在中,花格门,厅内木板隔墙,西墙中有祖先堂;北一间卧室,格子窗,门道、卧室上均棚板楼。”可见后来其家境的殷实。
我所能记得的是前面楼房早己拆掉,只剩下一片空着的院落,二门楼上砖刻着“视履考祥”四字,石狮门墩;二门内设屏风门;进门即有天井,南北有厦房四间,后面为楼房即两进院房。这是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见到舅爷家以前老房屋的状况。
二
相传,族中孙辈赵舒翘考取功名在外做官,按大清官制,一般情况下南方的人到北方当差,北方人去南方当差,离本土老家甚远。赵舒翘相中“九爷”为人正直精干,便托其代管家事,而“九爷”想让后生晚辈能向文化仕途方面有所发展,借此提议让儿子赵宗周,字步西随其进行文化学习,以帮助他教育成人。此后“九爷”不辞辛苦,悉心照管赵舒翘家大小事宜,赵舒翘则安心在外为官办差,赵步西即随赵舒翘在就任处就学读书。曾先后同赴浙江温州、江苏任处学习。赵舒翘公暇之余常问其学习情况,并检查其功课,还曾为其书写对联一副相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以为勉励。可见赵舒翘对其九爷所托之事是何等的认真负责。
据大伯赵成城记述:“约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赵舒翘调京赴任刑部侍郎后,祖父返乡应试,中为贡生,后来供职于长安县衙门,曾任民政科长,里民局总,劝学员等职,民国初,曾祖赵元捷辞世后,返乡务农,曾担任村学管理、村民团长,民国九年(1920),与冯村柏孝凤等人,在冯村创办了沣西小学。”
据说舅爷家从太爷赵步西这一辈开始书香浓厚。他曾在任民政科长期间,撰联“岁月莫从闲里过,工夫须向静中求”一副,请同事刘炳堃正楷书写以为自勉。后来这两句格言如同家训,成为教育后生晚辈的至理名言。
大伯曾述:“爷爷赵步西(字)在家中沙果园开设私塾,村人称“沙果园书房”,是村中唯一私塾学堂,聘请户县北正庄亲翁张文俊为师,张乃饱学之士,廪生,连同村中子弟共十人,民国时村中文人多为其徒,父辈均受益匪浅。”
相传,太爷赵步西同当时的书画学者社会名流多有往来,特别是同当时相邻冯村的画家吕大济交往甚密,庙堂里的泥塑壁画也均为吕大济承作。太爷赵步西去世时,社会各界名流前来参加,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师长魏炳文、前教育厅长黄统等均以挽联相赠,当地乡间赠牌匾七面表示悼念之情,其中“望重一乡”牌匾家人记忆尤为深刻;大舅爷曾邀请其父好友著名学者宋联奎先生做的点主。足见其身份地位非同一般。
三
大舅爷名叫赵绍西,生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相传那年九月,赵舒翘随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逃至西安,十月中旬的一天赵舒翘返乡回家,专门来看望九爷赵元捷,得知大舅爷绍西出生不久,忙说:“九爷得了孙子,可喜可贺,快抱来看看。”并叫拿来生辰八字,以测算其运势。他用易经推算后说:“长大后跟我一样,给咱胡闹腾吧,好好养着。”
被赵舒翘所言中的是大舅爷赵绍西在村中念完私塾后,又在西安省立三中就学,并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在校期间他接触新思想成为热血青年激进分子,参加了1919年的“五·四”学生运动,1926年他随李大钊、刘和珍等爱国志土参加了“八·一三”惨案事件并负伤。据老人忆述,这件事是其老师张文俊从当时的报上得知其名字后告知家中的。我小时候还曾亲见大舅爷上学时童子军的相册,里面全是教官及学员的椭圆形半身照及职衔,当时自己还以为是小人书很好奇地翻看过。可见其应是中国革命早期的先驱者。
据说大舅爷回省后曾先后担任陕西省立医院总务主任,陕西省女子师范学校校务处秘书、主任,陕西省女子职业学校教员、校董,长安县教育局长,陕西省政府参议员等职。据陕西《人物志》记:在吴云芳女士(宋联奎夫人)主持下,会同教育界人士梁午峰、李竞寰、石雨琴、赵绍西、朱友梅组成陕西女子平民职业教育促进会,创办了培华女子职业学校。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为陕西省立中山中学(师大附中)、长安县斗门镇小学和大原村小学等六所学校编写了校训或校歌,其内容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使命感。据传由于他对教育工作的杰出贡献,曾获得“热心教育”绣花工艺镜框一面。
二舅爷赵幼西,曾供职于陕西省公路局(科员)、长安县教育局(科员)、沣西冯村小学校长。三舅爷赵季西1919年出生,读过乡间私塾,因家中需要有人顶门立户,便固守老家以务农为生。他病逝于1983年,终年64岁。妗婆即为三舅爷之妻,应称“三妗婆”,只因其它老辈人均己离世,就直呼“妗婆”而称之。
四
妗婆1919年生于西安沣河西岸户县文艺村一个张姓的大户人家,自幼念过私塾学堂,她知书达理,采桑养蚕、洗衣做饭、纺线织布样样精通,18岁时嫁於大原村赵家我三舅爷,成婚后的妗婆育有十个儿女(六男四女)。
以前常听家中大人讲,妗婆来到赵家后上对老人孝敬如亲生父母,端茶倒水,煲汤做饭,甚至装烟点火,细致周到;与邻居妯娌和睦相处,互助帮扶,不议是是非非;抚养儿女,竭尽全力,特别是三舅爷生病期间和去逝后,她挑起了全家的重担。在家里人口多粮食紧缺的那个年代,人们常常为缺衣少食而犯愁。听姑姑们说为了养育儿女,经常见妗婆白天忙里忙外的操持家务,晚上三更半夜她们睡一觉醒来时还常见她在纺线织布,她要给一家大小的穿着准备布料。她粗粮细做,细粮巧做,想尽办法渡过难关,终将子女养大成人,可见其当年勤劳艰辛之不易。后来姑叔们一个个学业有成,工作于东西南北不同的省市,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至今,我还记得小时候逢年过节,家中叔父和姑姑们用架子车拉着祖母带着我一起去走舅家。在我的印象中,三舅爷身体有病不适,经常在后院的躺椅上休息,他喜欢清静,大人们便常告诉小孩子不许前去打扰。每当此时,妗婆便常常作为一家之主招待客人,常见八婶拉着风箱烧火,妗婆围着锅案在做菜下面。待饭菜上桌子备齐后,她才走过来坐到桌旁,一边招呼着大伙喝酒挟菜吃饭,一边笑着同祖母、姨婆们拉开了家常,很是亲切。
据大伯赵成城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在外参加工作,一次回到老家,发觉家里先祖爷爷赵步西曾携回赵舒翘的照片:一为赵舒翘着朝服的半身四寸照;一为十二寸集体合影照,是与奕劻同著补服,红缨帽,中间夹有三个洋人。相片曾以木框玻璃镶嵌,然却都不知去向?便询问妗婆,妗婆讲:“这些东西早已不合时宜,留着会给全家带来灾祸,我做主连同老书籍全部焚烧了。”大伯得知后一直觉得很是遗憾,但在历次的政治运动中赵家却因此而躲过了大的灾难却是事实。
在处理婆媳关系上,妗婆常爱说的一句话是:“做婆的不能把媳妇当外人,一定要把媳妇当作自己的亲生闺女看待,就不会有什么烦人的闹心事。”的确,妗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难怪一直以来她在乡下农村同八婶相处的是那么融洽,她能活到97岁(近百岁),着实让村子里的四邻八舍羡慕不已。
妗婆秉持了自幼养成勤劳向上的生活习惯,又继承了大户人家的风范,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妗婆苦尽甘来,她虽没有《红楼梦》“大观园”里史老太君那样雍容华贵,光鲜靓丽,却也慈眉善目,儿孙满堂,富贵满盈。从她身上呈现出舅爷家赵氏家族的厚重与尊贵,她因此而成为舅爷家名符其实的“老祖宗”。
妗婆走了,走得从容而淡定。
妗婆象是舅爷家一通厚重的古碑。她的离去虽然是一个家族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在我的心里妗婆她依然还活着,她永远是这个家族中一座逝不去的山。
文/凡雨/2015年2月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评论)杨虎城的“文治”
- 下一篇:(散文)天堂里的宁静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