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爱云自爆辛酸往事 为省两毛钱步行几十里
天道酬勤,用在秦腔演员齐爱云身上再合适不过。秦腔四大名旦、梅花奖得主、六上央视春节戏曲晚会等殊荣,让齐爱云成为秦腔舞台上耀眼的明星。但很少有人知道她从艺28年走过的坎坷历程:演武戏摔坏腰,卧床半年;练甩发,“甩”晕在排练场上……
13岁登台演《鬼怨》
齐爱云出生在长安区一个普通农户家庭,因父母酷爱秦腔,所以她自小受秦腔艺术感染,“别人看戏,是看演员唱的好不好,而我小时候是看谁漂不漂亮,谁漂亮我就觉得谁的戏好。”齐爱云12岁那年恰逢陕西省艺术学校招生,父母就想让自己的宝贝女儿试一试。对于当时考试过程,齐爱云至今印象深刻:“我家当时很穷,过年都吃不上饺子,每次到西安考试,我和母亲都是一大早出发,为了省两毛钱车费,要走几十里路。饭也是早上吃饱之后,就带些干馍和一个大缸子,中午,我和母亲背靠背,坐在学校旁的树林里,接点学校的白开水,就着馍充饥,然后下午再考试。”
幸运的是,齐爱云考上了。当时每学期6元学费,国家给每人补助一些粮票和菜票。在恩师马兰鱼的指导下,齐爱云13岁就登台演出秦腔折子戏《鬼怨》,让她品尝到“一夜成名”的感受:“我来自农村,性格比较内向,平常不太爱说话,那次演出后,学校很多人都知道了我,连食堂师傅都会给我多打点饭。”
执著演出摔坏腰
19岁的齐爱云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五一剧团,起初只能跑跑龙套,演演站台的丫环。但她一点都没放松自己,没有大戏,她就自己排演折子戏,玩命似的在排练场练功,别人练三尺水袖,她硬是将九尺水袖舞得上下翻飞,此外,吐火、长绸、甩发、翻滚等表演技巧,齐爱云都一一掌握,她说:“那时候很苦闷,因为总是一个人在排练场里练,我常常会在排练场里痛哭,心情好了继续练。”
1995年冬天在宝鸡的一场演出,让齐爱云体会到了刺骨的“寒冷”,她说:“那场戏有个从戏桌上往下翻‘抢背’的动作,而舞台是水泥地面。其实可以简化成别的动作,但我觉得大家看戏不容易,所以认真地演了。演完有点不舒服,但也没在意,晚上还继续演折子戏。没想到晚上睡觉,腰就疼得不行了,像切断了一样,吃止疼药都不管用,两个腿都软软的,没了力气,第二天回西安一检查:腰椎错位,压迫神经。”那时候别说演戏,齐爱云连生活都难以自理,整整半年时间,她腰裹钢板,只能平躺或爬在床上。那时齐爱云已经有点“万念俱灰”了:“当时医生说,好了也不能剧烈运动,更别说演戏了。我想自己怕是得改行了。”
苦尽甘来终摘“梅”
身体渐渐好转之后,齐爱云到排练场看别人排练,骨子里对秦腔的热爱让她跃跃欲试。齐爱云开始恢复性练习。一年后,五一剧团排演《生死牌》,让齐爱云演第一女配角,这是齐爱云到五一剧团首次不再跑龙套,首次和秦腔名角李爱琴搭戏,为了让每个技巧都能表现好,齐爱云下工夫苦练,结果练甩发,“甩”得晕倒在排练场上,最后被丈夫送到医院,被确诊为心脏病,让她立即住院,须24小时监护。齐爱云“一根筋”地对医生说:“我要演戏。我就是劳累过度,没关系。”输液之后,齐爱云就偷偷溜到了舞台上。
7年后,齐爱云凭借在秦腔《郑瑛娇》中的出色表现,赢得了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她说:“当
齐爱云对记者说完这段话后泪水夺眶而出:“我喜欢演戏,我从不轻言放弃,我相信坚持就会胜利。”
明星档案
姓名:齐爱云
出生地:西安市长安区
毕业院校:陕西省艺术学校
成绩:国家一级演员,主工青衣兼刀马旦,在《郑瑛娇》《阴阳鉴》《打神告庙》《游西湖》《杨门女将》《天女散花》等戏中担任主演,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2005年获得秦腔四大名旦称号。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春访杜彩霞
- 下一篇:曾统领十三省的王曲城隍庙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