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杜曲江坡豆腐的制作
杜曲江坡分东、西江坡。(兴教寺路北为东江坡,再北即西江坡)该村建于西晋中期。原名羌堡,为羌族人所居,羌 亦通姜,也写姜堡,遂后渐易为姜堡、江坡,清初分东、西江坡。做豆腐,少陵原下杜曲各村都有冒眼(天泉、水洞子),稻田,种黄豆的人多,都在制做豆腐。东、西江坡做豆腐的人最集中且多。相比较,西江坡做豆腐的人最多,影响范围也更大。
豆腐,是中华民族传统豆制品。豆腐的原料是黄豆、青豆、黑豆等蛋白质含量高的豆类。豆腐高蛋白、低脂肪,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的功效。是生熟皆可,老幼皆宜,养生摄生、益寿延年的美食佳品。由长安区政协编撰的《长安百村》、《名吃豆腐西江坡》刘世森文:手工豆腐原临汾。据说,这村的老户是山西临汾人。临汾盛产豆腐,市上卖豆腐的比比皆是。《民间通俗小说》:“《汾人》以腐谋生,皇都乃缺腐之地,汾人迁之而谋生。”这就是阐明西江坡的老户为了挣钱,由经临汾迁至西江坡专做豆腐,除了游村之外,主要往古都长安营销。西江坡的石磨豆腐不硬不软,受人欢迎,是传统的家庭副业。尤其是干子(豆腐干)乡城里外名声扬,作为副食佳品,运往朝鲜前线,供志愿军食用,胜似美军压缩饼干,耐储存且味长……
李生信说:江坡(三韦、牛桃寺、三杜、夏候)等村制做的豆腐皆为浆豆腐,俗称盆盆豆腐。自古到今,杜曲一带民众,都喜欢食用浆豆腐,石羔豆腐在杜曲卖不动。古时长安城、韦曲、杜曲一带的豆腐多为江坡豆腐。就连草滩、咸阳、户县、灞桥、纺织城、韦曲等地,都有西江坡人开的豆腐作坊。无论官府还是百姓,江坡人诚信守则,生意越做越大,乡城里外的人只要说是江坡的豆腐,都买。因而新中国成立前百十户的西江坡村,几乎家家都在做(八十多家),人人都会做。刑永久79岁、李建峰介绍:直至今日,八组做豆腐者最多。简介西江坡制做豆腐人士:刑秉田、刑买田、李田刚、李志刚、李会刚、李荣刚、李明才、李悦森、李魁刚、刑新敏、李小明、李小刚、刑牛犊、李志学、李胜天、李长田、李岁田、陈小建、李小社、李随明、李生信、李连连、李刚刚、张建民、李岁旭、李志政、李学民、丁宝顺、李建利、刑学忍、刑学一、刑永万、刑永久、刑三性、刑松扬、刑学荣、刑永顺、刑永前、薛耀安、薛民羊等(一家只列一人)。田荣善71岁,田吉善67岁介绍东江坡制做豆腐人士:田海昌、孙世杰、姚新怀、姚新盛、姚新让、姚明娃、姚安娃、田海证、王宽厚、王耀武等。西江坡的豆腐干名气大、销路广;西安市各副食店有豆腐干专卖店。商贩还把干子销往渭南、陕北、宝鸡、陕南等地批发零售。刑永久、候学富(83岁,志愿军老战士)、丁新民讲,抗美援朝时,俺西江坡的豆腐干经过加工后先装人木箱,后用铁皮包箱,运往朝鲜前线作为志愿军的副食干粮。志愿军战士吃后连声赞叹,干子筋道不松散,味长耐嚼很实在,易携带存放,生熟皆能食用,比美军压缩饼干还好吃……
制作方法:豆子质量的好坏决定出豆腐的多少。
1、买豆子。挑选粒大饱满、均匀一致、色泽发亮无杂质的豆子。常选大豆品种:黑眼圈、菜六大青豆、标内青、老鸹豆、长条、皂角豆、黑豆等品种。高产黄豆每市斤可做豆腐2.5~2.8市斤,低产1.8~2.2市斤,一般在2.5市斤;每市斤黄豆可加工制做豆腐干子1.3~1.5市斤。此外,石羔豆腐的产量较高,含水量大(软豆腐),每市斤黄豆可多增加半市斤。
2、拣豆。主要拣去豆子中混杂的土、石、豆皮等异物。
3、筛豆。用竹筛筛掉豆子中混杂的沙、土等异物,同时拣掉包衣、秸秆等。
4、泡豆。豆腐一般每天早上卖。泡豆时间受温度气候影响,一般夏天泡8小时,冬天12小时。将黄豆倒入水缸,当豆子泡胀,不起皱即可。捞出后用清水淘一遍,再倒上石碾盘子碾磨。
5、套牲口。一般拉磨多用驴、骡或马,很少用牛,因牛走的慢,影响磨豆出浆汁。如果套磨子的牲口患病或做豆腐多时,也有2~3男老力推磨情景。不戴鞍眼不曳。牲口很灵,不戴鞍眼蒙住双眼,人不在场时常偷歇,影响豆腐加工。当牲口戴上鞍眼后(两个草帽圆顶、连在一起,中心用黑布缝合。)就能自觉顺着磨道曳石磨了。
6、吊盒子。在石磨盘的上方,也就是上磨盘中心溜豆的上方,吊一水盆,根据需要,调整滴水的多少,一般用竹棍再缠布条法填塞在水盆底部孔口处。
7、磨豆浆。石磨盘直径一般1米,厚20公分,上有三圆孔;两盘磨扇,靠磨轴转动咬合。钢钎凿凿过的纹理,自然形成摩擦力量;当泡胀豆子进入磨眼,磨盘转动,片刻便有乳白、细嫩多汁的豆浆流到大于磨盘的木盘中,从缺口处流到缸(桶)内。磨豆腐分大套、小套。小套3斗豆(1斗30市斤);大套4斗豆子。
磨豆浆是一场合家欢。男人是主力,或推磨或吆喝牲口,边拢磨眼豆子;女人是辅助,男人推磨时也帮把手,使劲推动;小娃是动力,尾随大人前后,胡蹦乱跳,拍打大人“驾驾,快点!”,得空还在磨棍上荡秋千,豆腐坊里吆喝声,打骂声,驴欢马嘶,好不热闹,……石磨,用坚硬磨出浆汁,滋养着百姓的生活。浆汁散发出诱人的气味,承载着千百年无尽的日月。
目前,电磨子取代了石磨。自动分离,调节浆稀、浆稠等皆自动化。
8、过箩。流出的浆汁要用箩过,边摇边抖动,过出的液汁倒入豆腐锅(直径1.5~2米大锅)内,渣即为豆腐渣,多用来喂猪、牛、羊等。现在多用电动机过滤。笔者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吃过炒豆腐渣,给豆腐渣里放些菜,戏称“雪花菜”,渡过荒年饥饿。由于制做豆腐的人手多,豆腐渣也多,因而江坡养猪的家户也多。
9、奌浆(卤)。豆浆汁倒入大锅需用柴禾(煤炭)烧至煮沸,边煮边要撇去上面的浮泡。煮的温度保持在90~110℃之间,并且需要煮的时间。煮好沸腾的豆浆需要进行奌浆(卤)以凝固。即浆水、石羔、葡萄糖酸内酯三种奌浆法。奌浆,可使豆腐和浆分解,形成清亮淡黄色浆汤。豆腐锅沸腾后,有人用2米长竹竿在锅内挑(揭)豆腐皮,再奌浆水,舀瓢(勺)浆水在锅内混匀,算转算倒,直到豆腐成絮块(豆腐花),清汤在上、舀去清汤即可。清汤放置后即成浆水下次再用。奌浆是个技术活,不少家户还保秘方呢。温度、奌浆要恰到火候。否则,豆腐不是嫩就是老(过软或过硬)。注:黄豆里的蛋白质团粒被沸水簇拥着不停地转动,聚不到一块儿,形成了“胶体”溶液。要使胶体溶液变成豆腐,必须奌卤(浆)。
10、装包(盆)。灌豆腐,用瓢舀热豆腐块倒入园底圈板内。圈板直径约40公分,高50公分,内铺白洋布包内。灌满后紧包出水,过会儿再紧包出水,半小时后用瓦盆翻包,装入瓦制蓝色豆腐盆内。豆腐盆直径约45公分,高约20公分。
11、压干子(豆腐干)。刑永久、姜文贤、李随明、李峰等人讲。将细棉布(比白洋布粗些、布眼大、能漏水)剪成15-17公分大小四方形,用饭勺将热豆腐倒入包好,如此灌包,一次几十包。在墙上挖一杠洞,将杠子固定,然后将灌好热豆腐的小布包放在案桌上,上盖木板,用杠子压紧压实(似人工压饸饹)。有人为了减少人工压干,给担笼或筐子内放砖,胡基或圆河石,系在杠子上压干子。压出的干子似火柴盒。厚约1~1.5公分,宽约3~3.5公分,长约4~4.5公分。如今,则将热豆腐舀进木托盘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压尽水分即可。然后将干子逐一平铺在席箔等透气草席、竹席、竹帘上晒干(似晒棉花)。再将晒干的豆腐干子,放人有盐、花椒、茴香、小香、桂皮等大料汤锅内,烧开,放碱,成黄颜色,煮一会儿捞出来。第二次煮又加些大料、糖稀,晾干后再煮;连煮三次后,再晒干的干子,易保存,可长期存放不变质、不变味。装箱包好,还有大料肉汤加工成腊汁干子的……
目前,加工豆腐干子采用65~70公分模子,上下铺板,粗布包裹,千斤顶挤压,做出的干子平整光滑,软硬适中。
豆腐干加工程序复杂环节多,由于煮汤内加入各类大料后,其味道适中,回味绵长,生熟皆可食用。干吃要咬,虽硬但筋道,油油的,耐饥;炒熟后其味更佳,可同多种蔬菜搭配,物美价廉。吾父在每年春节期间,将豆腐切成小块,同猪肉一块煮,形成酱干子,既筋道味又好。83岁候学富讲,俺村的豆腐干子到了朝鲜前线,志愿军都喜欢食用,尤其是到了战争紧张时,无法做饭,就直接吃,越嚼越多,其味道胜似美军的压缩饼干,就凭吃干子打胜仗,保家卫国……在场的牛金兰83岁、姜文贤81岁、田福兰80岁等包干子妇女也附和道。刑大群65岁讲,当年支援朝鲜志愿军的豆腐干子,全村人人动手,家家动员,每天有7-8辆拉拉车(牲口拉的大车)的干子运往西安,有的送到莱坑岸、各大副食商店;返回时从大白杨等粮库拉回黄豆再加工。逢年过节加套、加班,黑天白天都在制做。当时,每百近干子的加工费才4元钱。当时村民热情高、奉献精神大。一句话,为了咱保家卫国的志愿兵,苦点累点,值!……
12、出售。制做豆腐烟熏火燎挺辛苦,还是个技术活。卖豆腐全凭肩扛(豆腐担子)、手推(推车子或架子车等),挣些辛苦钱,养家糊口。过去,卖豆腐全凭推车子(后变为架子车、三轮车、电动三轮等),车上放蓝色圆形豆腐盆和布袋子,用黄豆换豆腐,或其它谷物或钱币买。大多是长扁担,两边分别是豆腐盆、盛放豆类、谷物的袋子,进行豆腐的买卖交易。每天清晨(逢年过会日,黎明出发),三四十副担子陆续出村,大多向北(即杜曲、申店、韦曲、西安南郊等地)从家里出发,豆腐盆重,回家时豆腐盆轻,另头重。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西江坡的豆腐为集体统一制做。进村入巷或到十字口,“割——豆——腐——来!”、“豆——腐———来——咧!”、“割——豆——腐!”吆喝声阵阵。随即,妇女拿盆碗盛着黄豆或其它谷物出门换豆腐;少有拿钱买者;切割后的豆腐洁白如玉,四棱见线,棱角分明;不松散、不乱糟;紧凑有弹性。改革开放后,用钱买豆腐者多于黄豆换的;现如今,完全过渡到钱币交易。
改革开放后,西江坡制做豆腐的人更多,尤其是青年人。韦曲老街道东韦村巷口卖豆腐的李随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一直在韦曲卖豆腐。清早来,下午回;夜晚制做,风雨无阻。他做的浆豆腐软硬适中,为人诚信,物美价廉,深受市民青睐。老街道“怡恍坊”牌楼南,每天清晨,“杜曲热豆腐”摊前,薛民羊父子忙的不可开交,热腾腾的豆腐,浇上几勺油泼辣子,红白分明,吸引了无数食客、美食家,直吃的头上冒汗,咂嘴称赞;就连女士,也来一碗,先吃为快……。杜曲江坡的豆腐名气大,既可生吃熟炒凉拌,还可做丸子,炒熟不散。杜曲一带过红白喜事,“豆腐丸子”还是一道名菜,名吃。用豆腐、面粉、调料混合后用手捏的比乒乓球还大的丸子,走油锅后既松软可口,不油腻,老少喜欢,尤其是爱美的女士,成为一道绿色环保菜肴。
谈江坡的豆腐,顺便谈一下少陵原坡下,祭祀药王孙思邈。“二月二”,东、西江坡耍社火唱“对台戏”(西安城南很有名气)。千百年来,民俗讲究,每逢二月初二日,在东、西江坡村之间接壤处(即西柞高速公路桥东南),200米距离,借助少陵原坡势,搭两个大戏台。东江坡的台口朝北,西江坡台口面南,中间百十米大场子为观众看戏,买卖吃喝之地。两村争相竟比,看谁家的戏唱得硬扎,观众多。同时,耍社火、芯子、敲锣鼓家伙,扭秧歌、大头娃、歌舞等助兴。东江坡村有兴教寺支持,西江坡村有生意人资助,西江坡著名秦腔净角演员李买刚、白江波联系市县剧团演唱,观者人山人海,哪家唱的好乡亲们就看哪家戏。两个台上演职人员很卖力,使出十八般艺门、花招,吸引观众看自己的戏。过饱了观众的眼福、耳福、戏瘾。饿了,再吃碗热豆腐。
真所谓:
江坡豆腐名城南,抗美援朝到朝鲜。
色白硬正口味特,生吃熟炒菜丸子。
补益清热养生品,润燥生津利肠胃。
增加营养助消化,养颜补钙强体质。
软硬适中花样多,干子更受众人赞。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简述长安的秦腔艺人
- 下一篇:(散文)重游杜陵记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