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语如春――《砚边絮语》评介
读这本书,我首先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就是茹桂很会熔铸评论语言,从而形成他自己独有的艺评话语。这种熔铸得益于他读书的广泛,他改制语言,如蜂采百花,中国古代书画论著、笔记小品、文学名作、外国文艺理论、各国作家诗文,都是他采撷的对象。丰富的语言材料,再施以熔冶才能酿花成蜜,这使他的评论语言华赡而古雅,书卷味十足,故能区别于一般评论语言的面目。
老茹多次访日,在日本举办书展,讲学传道,与日本书道界多有往来,在东瀛颇著声闻。《砚边絮语》中有关日本的文字就有13篇之多。我想,这些文字一定很受日本书画界的重视。自唐代以来,中日文化交流即多佳话;应该看到,在当代茹桂对中日文化交流是有所贡献的。
《砚边絮语》共分五部分:“美乡寻梦”是作者有关书画艺术美学的论文或演讲,有着深厚的学术性,把对艺术美的理论透析发而为文,其中不但凝聚着茹桂的深邃思考,而且渗润着他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领悟,所以很少有浮泛之论。“芳林折桂”是二十多篇书画评论文章。老茹是厚道人,作为书画论评家,他给高高低低那么多书画家写过文章,没有丝毫恃才傲物的架子,胸怀宽坦,平易而细心地赏评作品,有一所长,即加奖掖,亲切平和,语言间如好雨润物。我相信,这些文章一定给这些操弄笔翰的人温润了心田,输送了力量。联想起我自己的疏懒来,心里不禁泛上一丝惭愧。“扶花伴影”收书序十余篇,大都是为名家所写,可见他的艺术眼光和论析能力为社会所倚重。这些文章谈各家书画创作,联系画家生命和人格,每能中其肯綮。“风物长宜”和“拈花一笑”是谈书画以外的散文短章,读来情味隽永,使人觉得亲切。术业有专攻,茹桂如果不是主要致力于书法的实践和理论,而集中精神和力量写作散文,也会成为散文一家的。
在《砚边絮语》中,作者只在很少的几处援引了他的对联和诗作,但就从这几处,我已窥见了他这方面的非凡才情。他的诗句,蕴藉而圆润,一般都有着幽雅的意境。在造语上,能活脱地驱遣文字,远离时语的套式,给人以陈言务去的感觉,而且带着相当的古意。我很希望茹桂能将他这方面积累的成果集结成册出版,一定是很有特色的出版物,虽然不一定有广阔的销路,但一定会为文友们所宝赏。
读这本书,我也有感到不满足的地方,就是觉得行文中援引过多,冲击了义理的条贯,干扰着文气的流动,因而减低了文章的逻辑骨力。另外就是在评论中几乎没有针砭,不忍指出评论对象的弊病和不足,这对被评者其实是不利的。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王秋惠“土地杯”书法作品
- 下一篇:三年写茹桂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