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薛志毅>>正文内容

    (散文)永远的怀念

    作者:薛志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7日 点击数:

    记得四十年前那个秋天、太阳也是这样的火红、天也是这样的湛蓝、风也是这样的火辣,我59岁父亲拖着病体送我去上大学。在村头上已经患中风病半年之久的父亲没有话语、只是将手中的拐杖在地上狠狠地趸趸,眼眶里落下了眼泪。我明白父亲这时还能说话、但是不想说;而是用这特殊的方式告诫我、好好努力、保重身体;同时也赋予了我的舍不得的爱恋,但是我却为了我、也为了父亲我硬着心含着泪离开了他。

    父亲是个独子、也曾有个同胞弟弟、可是十三岁时病逝了,他十八岁时爷爷就被庸医一副药吃丢了生命;从那时起他就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但是他经历了青年丧父、中年丧妻的两大磨难,虽然除了我以外,命中还有几个儿子、但都不幸早夭、在母亲去世后、他半作老子半作娘地养大了我和姐姐。父亲对我、可以说是搂在怀里怕冷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疼爱。但在他有病不能自理时却离开了他。这些年父亲送我时的景象一直在我脑际闪现,我不止一次的骂自己、真是没有良心、为了自己的前途、扔掉了父亲。

    父亲活了六十一年、就是花甲过了一岁。按说那时我如果有办法、他也可能再多活几年、不说七十、八十了、再活个七八年应该没多大问题,可是那时的社会条件和医疗水平也就局限到哪里了。因为村里的不少人大多也就活了那么大,这也无可奈何。

    说起我苦难的父亲、也是英雄好汉、一生做的事业、在那个偏僻的乡村人士中、也是顶尖人物之类。他给我讲过:旧社会他从西安向秦岭山中担货、别人七八十斤、他担一百多、好多地方连换肩的空间都没有、但是他还爬山路一直从西安担到商南的巡检司。被人冠上了“骆驼”的佳名。

    我父亲的农业活也是一把好刷子、村里人都说解放前给财东家熬长工、主人老是让他领工。不论是扬场积集子、还是轧草如麦桔、他都是拉头摆。记得父亲说在贾里村他曾熬过长工。一年几石麦子。

    父亲虽然不认识字、但自幼就学会担当。能吃亏能让人、说话公道懂礼。九九乘法表、金秤歌背的滑滑的、用的溜溜的、而且还做过买卖。我们生产队的会计给我说:“生产队分粮时、几千斤上万斤的谷堆、你父亲绕着它走一圈、就能估计个大概斤两、每次分完时、几乎是八九不离十。”这些都是他在解放后一直受村里人推崇的原因之一。

    记得1961年我们村要分成两个小队、都十一二点了、还有一个老太太在我家窗子外边隔着窗子给我父亲说:“银叔、你要分到一队里、大家都欢迎你。”后来我才知道,那个老太太当年老头死了、没有棺材、我父亲将自己的楼板翘了给她老公做了枋。

    记得1968年生产队里盖饲养室时、正在上梁木头不够了、我父亲就让人将我家木头抬去用。村里的人们都说:“你父亲心地阔如海、虽然自己穷的叮当、但是当了一二十年干部、心里只有大伙、唯独没有自己!”

    社教中有两个人诬赖我父亲偷粮、我父亲总是说:“肚子没冷病、不怕吃西瓜!”不管工作组怎么相逼、甚至踩住领口推来塞去、我父亲咬紧一个字不知道,最后终于查出来却是他们俩、我父亲却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那一年当队长他在西安城北张家堡给队上买了一头驴、回来时村里人都说这不好、那不好、怨声一片、我父亲没吭声。可是过了半年那头驴却下了头驴驹、队上人都愣了、又一片赞扬声;还有那年草滩的六亩旱稻地在我父亲的主持下变成了稻地、开头队上好多人也都有意见,可是到了秋收时当他们看到黄亮亮的稻子丰收了、放在了生产队的场上、大家又响起了掌声。

    父亲一生很穷,但是对堡外头薛家照顾很周到、寡居的爱琴他妈每次分了麦秸、都是让父亲给搭个集子。而娇贤她奶有什么事都找我父亲;还有北头子的四妈、大民整天钻在我家。我父亲是能帮忙就帮忙,获得一片赞声……

    这就是我勤劳、聪明、前瞻、吃苦、舍己、为人的父亲、一辈子就像一座山遮着我们这个村的人、为大家带来了福祉、来来了欢乐;也为了这个家庭付出了最多最多、可是自己却受了一辈子苦、什么没得到……

    父亲走了、在四十年前那个漆黑的夜晚走了,我从此没有了最疼我、最爱我的亲人。在父亲才走的那一年我写过不少有关父亲的文章和诗歌。这四十年虽然世事多变、人情冷暖但我每年都起码两次和姐姐一起到父亲的坟头去奠念,化几张纸钱、念叨一番。告诉父亲儿子现在过得好、住得好、穿得好、吃的也好、你有孙子、孙子大学毕业了、硕士毕业了、有了工作、有了媳妇、还有了自己的孩子。当然,这是社会在进步、并不是儿子比父亲多有本事。

    这种怀念四十年来、四十个个春夏秋冬一直荣绕着我、就像刻在青埂峰上的诗句和哲理、指引这我;也是我人生的号角、激励着我;伴着我生活、催着我奋进、直到永远……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想起母亲
    • 下一篇:(散文)春雨淅淅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