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中庸书道 雄奇淡远
曾国藩(1811-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他是中国清代最具影响力的传奇人物。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世,他的祖父曾玉屏仅是一个拥有100多亩土地的小地主,他的父亲曾麟书43岁时才考取一个秀才。而曾国藩则从湖南双峰(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如果没有他,江河日下的晚清政府也许抵御不了太平军的迅猛攻势。在镇压太平天国的后期,曾国藩又以理学家的身份,开近代风气之先,发起了洋务运动,被后人誉为“中国近代化之父”。曾国藩生前曾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隆、嘉庆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坦率地讲,由于曾国藩才使得清王朝得以延续到20世纪初。对于曾国藩,国共两党领袖蒋介石和毛泽东都对其钦佩有加。
冯宗霍说曾国藩“传世无俊于书,顾平生于书博习穷潭,未尝少懈,每欲合刚健婀娜以成体,然秉性凝重,笔迹亦随之,故终以刚健胜(《霎岳楼笔谈》)。”
谈及曾国藩先生可谓家喻户晓,但对其在书法上的贡献,能说出一二的人并不多见。尽管后人对曾国藩的评价毁誉参半,但其在书法史上的贡献却是不容置疑的。
曾国藩自幼发愤读书,勤于临池,善于思考,笔耕不辍,为后世留下了上千万字的遗墨,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宝贵遗产。 曾国藩和包世臣、何绍基三人被誉为清朝咸同年间的三大书家。曾国藩还被一些书家推为 明清“八大家”之一。曾国落在书法上确实有一定造诣,他在《家书》、《家信)中多次告诫诸弟及子孙们要广泛临帖,并且多有心得体会。
在书法临习中,曾国藩非常服膺何绍基,他说:“子贞之学,长于五事:一曰《仪礼》精,二曰《汉书》熟,三曰《说文》精,四日各体诗好,五日字好。此五事者,渠意皆欲有传于后。”又说:“若字,则必传千古无疑矣。”(《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在“五事”当中,曾国藩最钦佩的还是何绍基的书法。来源书法屋,书法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何绍基用回腕作书,刻苦钻研书法,有相当深的造诣。何绍基比曾国藩长12岁,又是湖南老乡,同朝为官,尤其是何绍基的弟弟何子敬与曾国藩关系至密,二人时有诗唱和。由于有这样一层关系,曾国藩与何绍基也十分谈得来,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书法,当时何绍基正“临隶字,每日临七八叶,今年已千叶矣”,(同上)曾国藩预感到何绍基的书法不可限量,他称赞何绍基的书法,固然是何绍基有很深的造诣,也可以看出曾国藩对这位老乡有一种“替代性满足”,足引以为自豪。
其实,曾国藩这几方面也是有很深探究的,他在《仪礼》、《汉书》、《说文》、诗、书法上都下过很深的功夫,口碑也极好,他这样称赞何绍基的“五事”,也可以说是“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从中也可以表现出他的城府。
曾国藩的书法正如自己所自省的情况,40岁之前的书法有专家评价,颜柳风貌,规整少韵,缺少个人风格。 40岁以后注重对欧阳询、李北海、黄山谷书风的研习吸收,书法风格有了长足发展。 其楷书遒劲挺拔,以刚为主,结构严谨,气韵内含,不露圭角,显露出唐杯的风韵、汉碑的雄浑,刚柔相济。其小楷流利自然,劲拔雅利,韵味流长。 其行书骨硬肉润,雄强清俊,行笔流畅,韵致雅逸。
于书法艺术,曾国藩追求雄阔刚劲,反对剑拔弩张或阴柔乖巧的风格,主张书法的雄浑和内在美。 在书法理论上曾国藩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利用易经八卦之说,阐明对书法本源的看法。他认为乾为阳,阳为刚,坤为阴,阴为柔,刚柔不能平分,应以阳为主,或以阴为主,不然两者都不存。初学书法,应从唐楷入手,专习一家,然后可采摭众家职场。学习书法一是用笔,二是结体。 “作字之道,点如珠,画如玉,体如鹰,势如龙,四者缺一不可”。执笔要高,注重墨色。这些精辟的书学理论,对现代的学书之人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运笔方法上,曾国藩强调“换笔”。他说:“古人每笔中间,必有一换如绳索然,第一股在上,一换则第二股在上,再换则第三股在上也,笔尖之着纸者,仅少许耳,此少许者,吾当作四方铁和用,起处东方在左,西方向右,一换则东方向右矣,笔尖无所谓方也,我心常觉其方,一换而东,再换而北,三换而西,则笔尖四面有锋,不仅一面相向矣。”(《家书: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京寓致六弟九弟》)此处的“换笔”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笔三过”,即每作一点画,都要三折笔锋,藏锋逆入起笔是一折,中锋提按行笔一折,回锋收笔又是一折。概括地说,就是“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曾国藩在另一封家书中对此论之甚详:“凡转折之处,必须换笔,不待言矣,至并无转折形迹,亦须换笔者,如以一横言之,须有三换笔,末向上挑,所谓磔也,中向上行,所谓勒也。初入折而下行,所谓波也。初入手所谓直来横受也。以一直言之,须有两换笔。直横入,所谓横来直受也,上向左引,至中腹换向而右行,所谓努也。捺与横相似,特末笔磔处更显耳,磔波直入。撇与直相似,特末笔更撤向外耳。……凡用笔须略带欹斜之势,如本斜向左,一换笔则向右矣,本斜向右,一换则向左矣。”(《家书:咸丰九年八月十二日黄州谕纪泽》)
曾国藩是一位有恒心、有毅力的书法大家,至今也是学书之人的楷模。他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墨迹珍品,书联条幅、日记信札达到1000多万字,仅《日记》就有130多万字。从现在行世的《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全集》就可领略曾国藩墨迹的丰厚。
曾国藩自小到离世都对书法情有独钟,非常喜爱,即使在战争时期,仍坚持每天写字。他的书法精楷书、行书。初学书法主要是临摹字帖,他学书法的这条路子,正是历来多数书法家主张并实践的路子。但到晚年,他又多次反省自己:“因余作字不专师一家,终无所成。”可见,曾国藩对于初学书法者,力主先师一家,然后方可采摭众长,融为一家,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曾国藩在书法上的成就,主要取决于他的恒心和毅力。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把字写好,并想成为一代书法大师,不可求速效,而要靠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他自幼练书法,一直练到老,从未间断过,即使公务再忙,仍坚持每天写字。他还在家中告诫子弟:“习字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在艺术市场上,上世纪90年代曾国藩书作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偶尔有书作亮相却价格平平。市场总成交率达到了64%。从1993年的一幅对联1万元左右的价格攀升到现在8万至10万。2010年12月北京瀚海、上海朵云轩拍出曾国藩行书七言联,价格分别为5.04万和19.04万元。2011年1月北京瀚海再拍曾国藩书法镜心,获价10.64万元。无论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还是从中国历史史料价值看,都有较好的收藏价值。
步入21世纪后,曾国藩的作品则很受市场青睐。2002年曾国潘的《行书诗》在朵云轩拍卖会上拍得17.6万元,价格突破了10万元的大关;2004年《楷书温恭朝夕》在中贸圣佳拍卖会上拍得28万元;2007年《楷书八言 对联》和《行书七言 对联》分别在西泠印社和嘉泰拍卖会上以12.3万元和47万元成交;2008年《行书八言 对联》和《行书五言诗》分别在匡时国际拍卖会上和嘉德拍卖会上以33.6万元和35.84万元成交;2009年《曾国藩致曾国荃书札》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亮相,估价6~8万元,上拍时受到众多藏家的追捧,最后以100.8万元拍出,首次突破了百万元大关;2010年他的《行书七言 对联》在北京匡时国际拍卖会上以100.8万元成交。从其市场走势看,曾国藩的书作已引起众多藏家的关注,价格有明显走强的趋势。(传媒利剑)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