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笔歌墨舞静淡雅 酣畅人生韵万千--走近著名书画家刘好先生的水墨世界
刘好先生驰誉画坛,成绩斐然。在古城西安东南西北,都有他的画室。依稀记得初次相见是他位于火车东站附近的那个揽月轩画室,宽敞明亮的画室里外,满是墨韵飘香,绿意盎然,屋中时而还会飘出如丝如缕的悠悠古琴声。画室低调不奢华,亦如他的主人,平和,真诚,朴实,素心寡欲,不饰边幅,不张扬,在现今嘈杂浮躁的氛围之间独享一处闲静淡雅。
常有书画界同行来此品茶交流切蹉技艺,有初涉画坛的生手,还有热爱收藏欣赏书画的文朋诗友们。先生坐在屋角的藤椅里,为客人们缓缓地斟茶,偶尔会走到画案旁点评铺在画案上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先生指点时,不喜欢藏着掩着,他说的真知灼见往往一针见血,令书者画者无不称之尊之。
喜欢先生画的梅兰竹菊,一时头脑发热,也曾缠着拜师学艺。先生说半生画竹,一世画兰,他要我学画前先练习书法,我明知此却固执有加。我说喜欢兰的幽雅高洁,其实是私下以为画兰最好入手。终因心浮气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笔墨纸砚如今早已是弃之一旁了。
刘好先生,字亚辉,号菩提子,自14岁开始师从金石书画家李滋煊先生学习书法,他学书时先从唐楷入手,继而上溯百年去写魏碑和汉隶,尤其是对东晋《爨宝子碑》和南朝《爨龙颜碑》的研读和临写,投入过很大的心血和精力。先生后又苦研了宋代书法四杰苏、黄、米、蔡的艺术真谛。系统的书法学习给刘好先生之后的绘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3年,19岁的他开始和张志超先生学习西方绘画,临摹了一些法国十九世纪印象派大师的作品,这些对于他后来的绘画创作,在造型上打下了很好的基础。1985年,他考入西安中国画院国画研究班,开始系统学习国画。
刘好先生作画所取题材广泛,尤以擅画喜鹊梅花见长。在中国民间将喜鹊作为吉祥的象征,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及画鹊兆喜的风俗在民间都颇为流行。梅花和喜鹊搭配,象征好事连连,喜来运转,喜上眉梢,寓意着幸福吉祥。书家怀素夜闻嘉陵江涛声,则于状貌之外,得其体势;公孙大娘一舞剑器,天地低昂,张旭观其风韵,夜入霜毫。为了画好喜鹊,他特地在家里养了很多喜鹊,每天细致观察喜鹊的栖居方式和生存习惯,认真描摹喜鹊的造型与毛色,人称“喜鹊迷”。“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了画好高洁清雅的梅花,先生不顾寒风之料峭,在踏雪寻梅中领略揣摩梅之神韵,反复写生,竞将梅之精髓,梅之魂魄了然于胸,继而融进民间版画的技巧,故而他的喜鹊梅花,与众不同,独具一格,脱颖而出。
“造化为师,境由心造”,观先生作画,只觉线条灵动飘逸,笔墨挥洒自如,先生全神贯注于画面上的笔情墨韵的营造。全然忘了身边赏画人,将梅之高洁、典雅、冷峭、坚贞,鹊之活泼、可爱、美丽跃然纸上。先生画梅花干时,常常是以“写”代“描”,梅干在蟠曲间凸显铮铮铁骨,苍劲挺拔,笔力老辣而饱经沧桑。在《春喜儿》、《喜鹊枝头春意闹》、《玉树临风喜祥和》等众多喜鹊梅花图中,喜鹊大多俪影双双,偕对而行,驻立枝头窃窃私语,或回眸含情脉脉,或对对双双翩飞,皆姿态优雅,惟妙惟肖。梅花浓而不艳,繁而不杂,疏密适宜,错落有致,恰到好处。梅花百画千面,或疏朗瘦健,俊俏孤傲,无论素妆红衣皆风姿绰约,观其画,似觉暗香浮动,心之悦然。
世人皆爱先生之梅花喜鹊,而我独喜他的兰花。观《清馨远播》、《香韵》见兰之纤叶行笔笔笔衔接贯气,笔断而意连,笔法简洁,提按间粗间细,变化自如,飘逸潇洒。兰叶柔中带有力度,“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只几笔便将兰这位空谷佳人的风韵构勒得栩栩如生。
先生在《小荷才露尖尖角》、《鱼儿自乐》、《和风习习》等作品中,大量采用没骨画法,“胸有成竹意在笔先”,笔墨挥洒恣肆,酣畅淋漓。墨之干湿衔接巧妙,可谓“宽处可走马,密处不通风”。
先生个性张扬率真,他无时无刻不将自已置于创作状态中,他涉猎广泛,妙趣横生的踏雪寻梅图,雍容华贵的牡丹图,意境深远的平沙落雁图及自然朴实的《母亲》、《小伙伴》,无不反映出先生热爱生活,乐观开朗的一面。
先生刚直、谦逊、不卑不亢,潇洒处世。他的作品华润平和,雅俗共赏,受到各界人士一致好评,被国内外诸多人士收藏。近年,刘好先生专心画画,颇有新意,在水墨世界里他恣意纵横,怡然自乐!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评论)浅谈雷红卫的书法艺术
- 下一篇:(散文)故乡的雪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