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关中席面
走遍了大江南北,吃遍了各地风味,最忆是关中。关中美味数蓝田。在古都西安,关中席面是我的最爱之一。
一日,表弟约请我到位于西安中学西门对面的关中席面吃烤肉,我欣然应允。记得傍晚时分,关中席面是一面不算太大的饭馆,和其两侧的门店没有什么两样。但酷爱关中文化的我,被关中席面门脸上的一幅对联吸引住了,一眼就看出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忠实刚劲有力的行草字迹,走近细细品味,但见:“望八百里秦川秦风秦韵秦腔情系关中,品五千年文明陕菜陕味陕酒落座席面。”横批:“嫽咋咧”。
记得那晚,只是吃了烤肉、烤筋,喝了啤酒,顺便和热情好客的店长张涛聊了几句。知道了此店创立于五年之前,初创者是我的一位蓝田同乡,叫啥名字也忘了。心想在西安市,蓝田同乡中,除了桃花源山庄、贝斯特韦斯特东晋桃园大酒店董事长陈景民外,还有谁的名气大过他呢。
第二次到关中席面用餐后,彻底地改变了我第一次的想法。店长张涛招呼服务员为我们一行四人点了一套餐,说是关中的农家乐,吃后,感觉比时下的农家乐味道不知要好多少倍。菜品是:一大盆鹌鹑蛋烩菜、里脊肉炝莲菜、辉辉菜、肉丸子……主食烙菜盒、辣子夹锅盔、长安臊子面、户县软面。吃得人大汗淋漓,直呼痛快、痛快!尤其是辣子夹锅盔的辣子,有两种:一种是油炝绿辣子;一种是油炝红辣子,辣子中放着焙干压碎的花生仁,那个味啊,简直就和童年在乡村时母亲的手艺一模一样的。
关中席面三层,一楼、二楼营业,店里摆放着灰色的榆木八仙桌、榆木太师椅、榆木长条凳,乡土气息浓烈。三楼是操作间。特别值得品味的是一进门,大堂里的一幅中堂。正中一幅巨大的独独字“咥”,两侧对联:“三滴水九大碗十三热炒乡土乡情传杯换盏品味关中席面,他姑父他大舅老乡党欢聚一堂连吃带谝豪气冲天才显老陕风情。”这真是关中汉子的风采,让人感到痛快豪爽,非常过瘾。
在一楼西墙位置是原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雷涛的精美书法“蓝田佳肴天下传,三行九碗赛神仙。”
听店长张涛介绍,之所以叫“关中席面”,其本意就是要竭诚为弘扬关中饮食文化,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店面经营的菜品以蓝田民间的九大碗为基本元素,吸纳东府、西府乃至长安、户县、周至、高陵、泾阳等关中道上知名的民间特色饮食为借鉴,经综合改造提升,形成了关中席面独一无二的风味。店主人娓娓道来,让我联想到同乡的书法家李广瑞的一句赠言:“其实书法拼到最后是拼文化呢。”是啊,餐饮文化何尝不是这样呢?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人们吃饭就是在吃健康、吃乡情、亲情,这种浓浓的关中农耕文化的氛围,难道不正是我们想要的文化吗?
同行的中国书法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协会会员、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人大书画研究院顾问、2001年陕西十大新闻人物、2002年全国十大新闻人物、当代著名书法家蒋普权老师,也对这这家洋溢着蓝田家乡风味的关中席面赞不绝口,挥笔题赠了墨宝:“色香味美”、“家味乡情”。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诗歌)父亲节咏
- 下一篇:(诗歌)让我走进你的梦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