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届书法篆刻国展 陕西为何“剃光头”
据资料显示:2004年的全国八届书展共收到来稿36630件,创了历届全国书展来稿量的最高纪录。而此次第九届国展更是以收到55319件来稿而创下历史新高。“自从全国书展开办以来,在2000年以前,陕西在全国书展上入选的人数非常少,才几个人。第八届国展上,咱们作为全国书展的东道主和承办方,有70多件作品入选,10个人获奖。而此次第九届国展,我省书法作者投稿3000多件,29件作品和1篇论文入选参展,客观地讲,与往届相比,今年我们的整体情况不错,在全国来说处于中游水平。虽然没有作品获奖很遗憾。”担任此次第九届全国书展论坛论文评审组评审委员的陕西著名书法家吴振锋说
书画大省,文化古都,陕西的书法怎么了?投稿3000多件,只有29件作品和一篇论文入选参展,这是说较之第八届国展而言我们退步了,还是整体水平不行?是评审团对我们有意见国人对陕西书法有异议,还是我们自身问题多多……国展上留下的空白恰成了我们思考的空间。
浮躁风气与急功近利的心态让人忧
担任此次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论坛论文评审组评审委员的陕西著名书法家吴振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陕西书法未能获奖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客观上讲,是作者的艺术风格、个性追求和评委的审美取向存在差异。主观上则是传承与创新的尺度没有把握好,并且主要的原因还应该从自身找。“这些作者在2000年以后开始提倡学习传统,借鉴古人,但如何将古人的经典元素转化成自己的创作元素,吸收古人的长处并且能够有自己的创新?这是一个逐渐摸索不断学习的过程。有些作品追求纯粹技术上的精到,但缺乏自己的情绪共鸣,作品缺少灵魂,只能是形似而无神。这是全国书法作者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此持相同意见的还有担任此次国展篆刻评审组评审委员的赵熊,他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经济制约文化的发展是客观原因,而主观上则是我们的书法家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陕西的青年作者不大愿意走出去”,比如每次举行全国性的大型书法展览,别的省市现场有几百人乃至更多钱去观摩学习,而前去的陕西人却很少见。
两种说法都很中肯。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给了我们向对安逸的环境和闲适的心态。自古有“文人相轻”的说法,现在又有了“陕西心态”“关中脾气”。陕西人天生有一股子傲劲儿,窝在八百里黄土地上当夜郎,谁也不看谁也不学,捧着祖上传下来的本子自居一方,也无忧患意识也不讲外向与张扬,对传统价值体系有强烈的认同感固然是好,可是因为所谓的底蕴和基础而闭目塞听夜郎自大那就不见得是件好事了。西安市一个闲适的城市,自由的空气里艺术家们缺乏足够的忧患意识,没有忧患意识即是说没有看到时代的变化与要求,放不下架子去向别人学习……结果是将得天独厚的条件弄成了绊脚石,画地为牢如孙悟空给唐僧画的圈,既保护了他也限制了他。
广东书协主席纪光明在展览期间曾说,此次国展的获奖作品“具有很强的现代意识”,陕西没有拿奖,即是说陕籍的作品现代意识不强,这是很准确的一个概括,有力的点到了我们的软肋。通览整个展事,获奖作品无一不是形式新、内容新、极具意趣,在扎实的传统基础上表现出个性的。就比如纸张,参赛作品所选的宣纸不再是传统的而是五颜六色的纸,书体也不再是老几套,有了“流行书体”。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给我们陕西书坛开了一次眼界敲了一次警钟:创新!创新!!创新!!!不能为了求稳而写稳,四平八稳写出来的书法固然端庄,却是一些带有腐尸气的工艺性翻版而不是原创。唯有原创才能最大限度地将个人性情与创作表现结合在一起,而书法,乃至所有艺术均逃不过这个理。庄子分不清蝶与我,李太白辨不清酒与月,陶潜在南山采菊而迷了回家的路……文学上于是有了“物化”一说,我认为这在所有的艺术领域都是相通的,即用真实的情感创作出来的作品必是能打动人心的。文学上有“文品即人品”,书法上有“见字如见人”,无一不是说明此中道理。对于书法而言,功夫固然重要,表现却也是不能排其次的,就好比一个秀外慧中的女子,给她一身大众化的庸俗打扮固然不能影响其本质,但是于直观上讲好感与雅兴首先就减了几分,而这减掉的几分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我们为什么不去求“兼美”以达“文质彬彬”而非要给人留几许缺憾美呢?
西泠印社的贾思伯在印社论坛上这样说:“近几十年来,篆刻家的综合能力呈现单调、薄弱、技能化的倾向,比如篆刻家不善篆书、不通文论、不读印论、不了解当代艺术、不关心战后文化……即使是讲‘技能’,也有严重淡薄化倾向:比如篆刻家不会边款拓墨,不会铃原印谱,不辨印石印扣……”,他提倡恢复古人的综合才能传统形态,比如书法海选中设“边款奖”等特殊奖项,对评选入社的才俊要设综合测试程序,该程序立足于专业素养和文化能力。如测试题分为“印学”,“书画理论”,“文史”三大板块,还有笔试和面试——看篆刻家的口才、仪表、风范、修养程度等等,这些看似是无谓之举,毕竟他们与专业并无多大关系,可是仔细想想,文、史、哲最早也不是不分家么,陆游曾说“若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无谓之举事实上是不可或缺的。
用“深水域”来形容陕西书坛的现状一点也不过分,“深”是说我们的作者的功底与学养,也是讲我们的文化积淀。既是深,水自然不会清澈透明,接近水面的地方能看得清鱼虾的形状、数量,但是越往下面就越难以摸清。2007年陕西省加入中国书协的有28人,这些人自然不能代表我们的整体水平,那么到底怎样的队伍才能准确地反映到我们的水平呢?三秦大地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皆不吭声。
在陕西书坛的一位资深人士认为,全国流行书风太盛行,陕西尤为盛行。书坛总有一天要扭转这一点,流行像一阵风,不能长久,陕西书法盛行的这种风格绝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所以说,在九届国展中陕西书法没有获奖也在情理之中。
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与急功近利的文化心理的影响下,深而精才是硬道理。山郡唯有从大众与小中的夹缝里探索出一条既能满足大众要求又能符合评审口味且又不失个人风格的路子,才能让陕西书法从自己对己的“五指山”下解脱出来,为更多的人所认可。
说起来简单,如何才能摆脱窠臼,走出一条这样一条道路却还是一个相当艰巨的问题。
陕西书法 该何去何从
逐条分析,获奖作品基本在艺术风格上有所不同。胜出的一定是突出的,突出的一定是风格的突出。管它粗犷豪放,博而不一,能让人眼前一亮,咂摸出新味的就是好作品就能拿奖,让别人学也学不来不服也不行,这是人家的成功之处。此次展览无论从入围作品的水平,还是作品所呈现的内容来看,整个成锥形,中间大两头小,即大多数作品水平相当,不易评定,相比之下那些不从众的有新意的作品自然就浮出水面让人眼前一亮了。还有就是
陕军要出陕,该如何走自己的路?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全国有36个人得到提名展出,而陕西却没有一个。第一届也只有薛养贤一个。包括此次全国九届书展陕西书法作品无一获奖,都给我们一个警示:如何建成书法强省和文化强省,需要我们深思。
综合多名业内人士的看法,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参考和借鉴:一是相关部门应该组织、号召、推动中青年书法家在出人才、出作品上下功夫,重点培养一些新人。应该多举办一些专业的研讨交流活动,例如培训班、作品研讨会,甚至可以组织去外省学习观摩,以促进青年书法家的进步。二是所有的书法家都应该强调学习和修养,应该提倡读书的风气,要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能耐得住寂寞,要对中国古代文化怀有敬畏感,多研究书法中文化的含义。只有修身养性,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涵养,才能使书法技法有本可依。三是关注书法前沿动态,要有精品意识。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石匣村被确定为第一批“书法村”
- 下一篇:灵魂的救赎:关于文学的对话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