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身边的绿色--西街132号院
盛夏闷热,谁都想找一处清静地方得到一缕清凉,是日,我随公司去西街132号院公干,刚踏进院门,觉得地很干净,用物摆得整齐,突然,院东一丛绿色映入眼帘,不由令人心中带有几分奇意感觉,东墙下开辟了一垅田地,栽种着一丛绿叶植物,田垅的东北角,一棵若大的树冠,撑起了角落处的荫凉。树枝上一只竹制的鸟笼引起众人的兴趣,纷纷上前观赏,荫影下的楼门里,不断有住户进出,面容上带着清爽的神情。一个静字便油然而出,连乌儿也躲在笼里没了声息,好象也知道心静自然凉的道理
这院落我光顾过数次……。
几十年前,这里曾是全长安县百货业的上级单位——百货公司的库地,公司的男男女女,在这块地上忙忙碌碌,做工与生活,原先,大门开在东北角,紧挨大门六间安间房,做为发货开票的工作场,在此间进出的净是些乡镇来的采购员。南边一溜库房,东边三间安间,一半做职工食堂,一半是领导和行政财务办公用地,中间若大一个院子,平常繁忙时,马车,汽车塞满整个院落,拉货,开票,人声井沸,可谓生意兴隆。端对大门口,在安间的山墙上爬满了青滕,下方修了一处不起眼的影壁。影壁下方的花坛呈半园形,一边栽种着一丛青竹,一边种着牵牛花,冻青树等。影壁上写着毛泽东的话:《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这句社会主义方针,激励了几代人的奋斗,簇拥在周围的竹子,遇风摇曳,仿佛对来去忙活的人打招呼。冬天里,白雪抱在枝叶上不肯下来,竹子便象顽童一样,使劲摇动身躯,忽东忽西的不停,青白相映,让人神怡。
几十年过去了,那些进货、开票、拉货,平凡的俗事,现今统统都被岁月忘却了。只有那座不起眼的影壁和影壁下的一丛绿色,还留在我心中。
时代变了,长安变了,余曲有多大发展,西街132号院就有多少变化。院子和院子里的人究竞发生了些什么?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计划经济,百业兴商,批发业红伙了几年,直到改革之初,破三铁后,批发业一落千丈,失去了计划商品独家宠爱,原有的行政区,撂给了棉花公司,为此,弟兄俩还打过官司呢。失去了那个行政院,百货公司象掉了魂的孩子,老也没精神,没法子,全体搬入西街的132号院内继续过着日子。那时辉煌巳经过去,院内只剩下几间破旧的仓库和一辆延河汽车,县府动了整合资源的念头。1998年6月,背袱了几十年计划经济的百货公司,巳每况日下,不得已与百货大楼拥抱联姻。这个院落和院落里的人一起归百货大楼管辖,大部分职工都享受了兼并企业可提前五年退休的政策,工资虽然不高,总比混在单位强啊!
库房冷清了,院子冷清了,昔日那些进货拉货的人都奔向了城里的大市埸,百货人早就撂了那二级批发的卖买,散了摊子。2004年,公司在西安市端履门的商品采购站,也被城市改造拆除了,失去了大堡子的唯一根基,百货公司人没了想望。五金街49号院内的大库房也在建设中拆掉了,百货公司与那影壁,和影壁下的那些绿色,随时代而飘去了。经济重心转移,谁也没有法子?后来,有人说:“百货公司人,是失及江山,没有保住祖上基业,败家子!”我不敢苟同。
唯有两个年青人,杨红,孙卫平把事干到了百货大楼高层,还继续着自已热爱的事业。我每天下班路过高层物业,都能见到她那勤襟的身影和扑素而憨厚的笑容。听说她刚来时,一个人在高层十五楼楼道拖地,不小心滑倒造成了轻度扭伤,但她只歇了二天就又上班了。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孙卫平起初被分到了财务科,原先我和她很少打交道,只觉得她是个绵绵的不多说话的女子,现今搬入了大办公室免不了整天碰面作事,也就对她有更深了解,她给人的印象除了内向仿拂永远都是乐观谦和的,从来未见她发过脾气。上班时不管你来得多早,总能看到她忙碌着的身影,她做事总是那么正规不苟,一种敬业的习惯在她人性中溢出,是一种人格的完美,我时常这样想着。她俩溶入了百货大楼这个大家庭,带给人们一种特别的气质。也正是从她俩的习惯和风格以及办事的干练,我仍能感觉到百货公司人的一点影子。
也许是我太过敏感,也许是因为环境的长期斯磨,也许还带有偏见或者……。
当十年后,我又一次踏进西街这个院子,感到一种似曾相识的陌生。院子盖起了二幢洋搂,楼下半条院子停满了私家小汽车,当年的百货人,住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有一种主人家的感受,这也就够了。如今退了休的老百货人,正在宽敞的院落里,享受着发展带来的幸福。院子树下的绿荫,挂在枝头的鸟笼,宽阔的门道里,正在打牌或听戏的老人。这一切都宣泻着日子的悠闲与受活。我平时顾不上养乌,却爱听她悦耳的歌声,平时顾不上欣赏绿色,却被这院里的绿所吸引,抬头看见,兰兰的天空,夹着数片白云在楼顶上飘过,猛然看到二楼阳台几个花盆里栽种的辣子,茄子等疏菜,甚是有奇趣,惹得过路人抬头观看,我想,这户人家必是勤快人,忘不了老根本——农业社。
我不知道这院子下雨天会是啥情景?只觉得她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和农家的味道。尤其是在这个处处布满水泥块的城市里,让人感到亲切,朴实,温欣。我甚至敬谓百货老人手们的伟大,不论走向那种时代,也不忘在自巳战斗过的战壕边栽上几株念想。
有学者把这种怀旧比做:随身的农业,城市里的乡情。
凡味同嚼,夏天不热,这个夏天,在一片绿荫下听乌叫,观赏身边的绿色勾起我无限遐思。
曾经的百货人,你还能记起昔日院子里的那片竹林吗?
此文献给:那些曾在西街132号院劳作奋斗过的朋友们!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写出来的心事
- 下一篇:(散文)家乡的味道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