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四上孟良崮
如果没有电影《红日》,确切地说,如果没有张灵甫,如果没有国民党整编74师,孟良崮也许永久只会是鲁西南的一个普通小山崮。孟良崮因张灵甫和粟裕两位将军之间的一场国共战役而著名天下。
孟良崮是位于山东省中南部蒙阴、沂南两县之间的一座长满石头的小山。“崮”是当地对于顶平坡陡方形山的俗称。孟良崮地处沂蒙山区南北交通要道,形势险要,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
相传宋朝杨家军将领孟良曾屯兵于此,因而得名。
缘于《红日》、源于我的长安东大籍、源于从小耳闻目染家乡父老乡亲对张灵甫的评说、源于村中诸多先辈当年曾跟随将军南征北战、源于将军是家乡人心中一位铮铮铁骨的抗日英雄,以至于我对这位前辈有着融于骨血的敬慕。
熟读了我的中学老师冯鹏程所著《抗日名将张灵甫》、新加坡钟子麟女士《蒋介石王牌悍将张灵甫传》以及山东蒙阴县文联主席作家类延成先生著的《悲情张灵甫》之后,怀着无限的崇敬和虔诚,我四年间四上孟良崮,实地感受当年发生在孟良崮的点点滴滴。
第一次上孟良崮是在二零零八年农历正月十四。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半下午,由于路况不熟悉。几经绕道后于下午四时才赶到了孟良崮山下。阅读了战役纪念馆门前的景区概况地图,才知道距离崮顶还有七公里多的路程。
由于山东半岛和我们陕西的纬度之差,那里比我们老家早黑半个小时。到山上景区大门时太阳就要快落山了,说明我们是长安籍将军故乡人后,工作人员为我们开了绿灯,车直接开到山顶。
当跑在前面的儿子说:“爸,600高地”时,我的心情更加激动起来,74师的近万将士就埋在脚下,其中就有我们长安的父老乡亲,他们当年也曾手持钢枪、握着大刀杀过无数日本鬼子。站在寒风凛冽的山崮上,当年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仿佛就在眼前,硝烟似乎还在弥漫,而我英雄倒下的父老乡亲,却在岁月的长河里湮没。
墨色漫侵天际,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此时,山下传来一阵元宵节团圆的钟声,和平之音总是那么的祥和。
儿子和女儿在地上跑着步、跺着脚抵御着寒冷。
我打开车上的音响,大开车子的四扇门,任哲忠老先生那段苍凉悲壮的《周仁回府》秦腔响起,回荡在寂静的山顶上。也许此时只有用这种方式祭奠亡灵、才能排解我胸中的郁闷,长眠在这里的前辈们一定能听得见家乡戏。——我的乡党伯们爷们,长安子弟看你们来了。你们有灵,跟我回家……
此刻耳旁仿佛听见了著名作家田汉那首以孟良崮战役和张灵甫为原型谱写的74师军歌“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他,强占我们国土,残杀妇女儿童。我们保卫过京沪,大战过开封,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我们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
心潮澎湃的我即兴赋文短信群发于众友人:此时此刻,我在孟良崮山顶上给61年前阵亡的以东大籍中将师长张灵甫为首的全体陕西籍将士播放秦腔,以示敬哀。让他们再听着家乡戏,魂归故里……
未几便有短讯纷纷而至,“如果你我共往,我们当共祭亡魂”、“尊重史实,历史没有忘记抗日英雄,张灵甫将军是陕西的骄傲、长安的骄傲、更是我们东大人的骄傲”、“代我行祭拜礼……”;更有友人说,“你替我们做了一件让陕西人骄傲的事情,让当年的抗日将士得以欣眠,我们以你为豪”…
当我启车缓缓下山时,心里依然澎湃,也许我是几十年来看望并且在崮顶播放秦腔祭奠英灵的长安东大籍第一人,我不仅是为自己骄傲和自豪,更是为这些千里之外的英灵终于有人为之悼慰而慨叹!
此次由于天黑的原因没能认真的观看孟良崮和那里的一切,让我稍许遗憾。
2009年正月初四,我随儿子又一次登上了孟良崮。知其为沂山余脉,海拔高度仅
第三次我是同原长安文化局长
我不知孟良崮山下为何没有卖花的,可能是从来没有人来此纪念过吧。我想,客观公正地认可并悼念曾经的抗日将士能更好的表现民族的包容性和凝聚力,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而且是对今天来之不易幸福生活的珍惜,这不会有错。也是必要和应该的。
我依然同第一次一样,打开车门,把秦腔音乐开到最大声音:“众烈士的亡魂听根苗,下河东你们命丧了,千古永垂有功劳,有朝一日太平到,把你们的尸首个个都搬回朝,请来高僧和高道,祭奠你亡魂归上九霄,在朝修座功臣庙……”《下河东》中赵匡胤《祭灵》一曲唱腔回响在山顶。
看到我们的举动,十几个山东的教师和游人询问我们是不是将军的家人。我们说不是,只是家乡人。兴奋中的他们和我们交流了张将军淞沪会战获新生、保卫南京洒热血、浴血德安建奇功、抗日铁军美名扬等一系列史实,沂蒙人民对将军事迹的熟悉并认可让我们感动。我拿出
据山上一位管理人员说,他们几次发现有人将骨灰埋在丛林中,那些埋骨灰的人是在孟良崮战役中幸存下来而如今故去了的74师老兵的后人。他们死后还要陪伴在这些战友的身旁,多么感人的生死相依战友之情呀!但愿他们的灵魂在这里再一次相聚!
四上孟良崮,是在2012年的十月份,阳光明媚,这一次我是陪同七十六岁的二叔、八十三岁的长安离休老干部姑父以及表兄嫂前往的。
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见到了孟良崮旅游开发公司赵玉财总经理,巧遇了《悲情张灵甫》作者类延
听管理人员讲,为了尊重历史,为了两岸统一,上面有意向将山上雕刻的“击毙张灵甫之地”字迹涂掉,对于政府将要的做法,我甚是欣慰。但愿这一天早点到来。历史不因恩怨而遮蔽,民族英雄的功绩千秋!
参观完,我们一同在战役纪念馆前合影留念,并且互留了联系方式,加深了感情。
要离开孟良崮了,我只觉得我和这里有缘,当年的一座小山岗,在经历了那场地动山摇的战役之后,硝烟散去,从此这里就山花烂漫、树木茂密,从此这里就驰名中外,让世人瞩目怀想。
站在孟良崮顶,环顾四野,平原沃野尽收眼底。
一切都将在历史的长河里沉寂,可我不会忘记这里,青鸵、坦埠、汤头、垛庄、汶河这些当年七十四师涉足的地方,还有那个当年埋葬将军的小山村野竹旺。我和类延
也许我还要来第五次、第六次……
总之,孟良崮,几千里之外,始终牵动着我。
二零一二年十月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散文)沣水长流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