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5月16日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九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总访问量:1207470人次
    总浏览量:1430898人次
    今日访问:88人次
    日均访问:332人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老人

    作者:姜国兴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6日 点击数: 575

       我送儿子上学,必经一条放有两个大垃圾箱的街道,无论是被冰雪“冷冻”了的三九天,还是一切都在热浪中晃动的酷夏;不管是生机勃勃正当踏青的春天,还是果实累累理应收获的金秋,总能见到一位六旬的环卫工。这位矮小而佝偻的老人,岁月的刀在他的容颜上疯砍,留下了横七竖八,踅三顺四痕迹。苍老的脸上带有倦意,目光浑浊,但总是不歇气的在这条街上来回不停的扫那些倩男靓妹们随手丢弃的“无用之物”。那些营养过盛的孩子、身体魁实的壮汉、丰满富态的女人,即便是往垃圾箱里投自家生产的废物,也不愿走的太近,侧身扭头,护头掩鼻胡乱扔将过去,所以这些爱好干净的人们往往扔不到箱内。那些饱含污水和恶臭的垃圾,只有这个矮小干瘪肮脏的老人一锨一锨连铲代勺的弄到箱内。

    我曾多嘴的问过这位笨拙肮脏的老人,为什么这把年纪还干环卫工。老人苦笑一下说:“赚点钱过日子。”我回家趟在床上苦思冥想,可能老人家有一两个孩子正上大学;也可能老伴得了大病;还可能是孤身一人;或者就是闲不住......

    在烈日炎炎的盛夏,我问过老人为什么不备个大水杯。老人笑了说:“我本爱喝酽茶,但现在喝多了爱上厕所,人老了腿脚木纳,离岗时间长,小则挨批重则开消。”夏天我看见的是他黑红的老脸和背上的盐花;冬天我触过他那干裂、污秽、瑟抖的老手;春天是他殷勤忙乱的日子;秋天潇潇秋风散乱了他的白发......

    我每次回老家,还要经过一条主街道,在街道的末端还会常见一位近九旬的老太婆,她是一个“小货郎”,只要在大商场买不到的东西,在她那里大都可以觅到,比如过时的纽扣、老头的烟咀、小铜铃、电壶塞等等。我是给宝贝儿子买手上戴的槟榔和脚上戴的小铃铛时与她零距离接触。我已没有勇气再问老人出来干活的原因,她同样是佝偻的身子,老态龙钟,但唯一的是对劳动的忠诚。他们劳累了一辈子,劳动已渗进他们的血液,他们创造了世纪,创造了家庭,更创造了子女。在白发之年,龙钟之时还不愿放弃劳动,在他们心中失去劳动就象抽了他们的骨髓,失去劳动对他们来说就是失去生存的意义。

    在这个市场经济的年月里,金钱支配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生活......

    琉璃皮张的哥们、雍容华贵的妇人、西装革履的青年、大腹腆腆的官人、浓妆艳抹的美眉、一掷千金的阔少、佝偻但劳动的老人。这些老人离我是这样的近,但又如此的遥远。他们对我来说是那么的熟悉,可又何等的陌生。我每次经过那两条街道都想看到那两个陌生的熟悉老人,我真害怕有一天见不到他们。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秦岭脚下
    • 下一篇:(散文)托人买粮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