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千古关隘”石羊关
石羊关远景
石羊关所在的地方名为"关石"
从沣峪口沿西万路(子午道)进秦岭山前进大约20多里路,便被一左一右两座雄伟高耸的山石挡住视线,一座石桥从两座山间通过,过桥之后,见右边山峰石壁上刻有三个巨大,苍劲,威武的红字:“石羊关”。人们立在那里肃穆端详这三个字,看着看着,这三个字动了,活了,这时感觉他们好像是三位正在施展各自武功绝学的守关将军。再看题字署名人,乃书法名家“长安三大”也。见字之后,再看两座大山,真的是两座大石门,真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
石羊关上的"石羊"
再往前行,路左边立一牌坊,中间上书“石羊关”。既叫石羊关,必有石羊,从石羊关峡谷北面仰头往上看,陡壁顶端,一座惟妙惟肖,酷似山羊的巨石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镇守在崖口,向关口瞭望,甚是威风。它不分昼夜寒暑,忠实地在这里守关,时间长得已不能用“千,万”年来记数了。再向前行百米左右,又立一牌坊,上书“子午古道”。见了这几个字,人们心中一震,难道这就是古代三国时期,汉丞相诸葛亮的下属进言奇袭中原重镇的出关之处吗?如纳进言,说不定能北定中原改写历史了。孔明6出祁山,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敬业精神,此情,此景,此时,彼时,令人无限感慨。真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望着石羊关的石刻和牌楼,不禁让人想起“千古石羊站岭巅,仰首号啕哭长安。休怪人间没有情,天公差汝守大关”的悲壮诗句。
石羊关的历史要追溯到秦代时期,据说笔直的石羊关山岩上有古时屯兵的遗址,古时这里屯兵,只需滚石檑木就可以镇守关隘万无一失。这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秦汉时期出入关中的共有三条道,一条金牛道,大致方位是指洋县佛坪那条通往关中的道路;一条褒斜道,宝鸡经凤县留坝过褒河的那条道;再一条就是子午道了.按照古人习惯,每一个地方须得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以使远近的人们分清彼此,互不相混.石羊关亦不例外,石羊关的山头上,有一块大石立于大山之上,那神态酷似一只活蹦乱跳的大麻羊低头俯瞰陡峭的关口,于是就有了一个石羊关的名字,从古到今流传下来.而关石却是一个自然村名,关因"石羊"而得名,村依关口而让来往于川陕的旅人稔熟于心,故有这村名。
当时子午古道号称关中到川陕的“高速公路”,北由长安县子午谷口入秦岭,经宁陕、石泉、南至西乡县的子午镇,约 330公里 ;再经洋县至汉中,然后再走巴山之荔枝道入四川。刘邦封汉王、入汉中,走的就是子午道必经石羊关;留下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千古战例;明修的栈道就是这条路。 三国时魏、蜀多次沿此路交兵,演绎了多少战争的战术与计谋的策略。 唐玄宗时,杨贵妃吃的荔枝就是由四川涪陵经荔枝道转子午道日夜兼程送到长安的,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宋代杨八姐曾也在石羊关抗击过金兵;成为人们在口中传诵的爱国英雄好汉。红军长征时,红25军曾沿子午道北上;1946年7月,王震率三五九旅冲出胡宗南的重重包围,顺利突围秦岭蜀道石羊关。
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听我慢慢道来:
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每到四五月份,山外的麦子往往会在一夜之间被什么东西统统给吃光了,后来人们发现是一对山羊所为,便号召所有的年轻人晚上看麦田,有一天终于发现了山羊便一直追,将其中的一只追到了关石的山崖上,山羊无处可逃便被年轻人打死了,后来另一只跑来发现自己伴侣的死体便蹲到了旁边,最后变成了两只羊型的石头,所以现在你从这里经过就可以看见一只蹲着,一只躺着的山羊。从此后山外的麦子再也没有被吃过,这里也就被叫做-----“石羊关”了。
坐在石羊关旁的沣峪河边,清澈如镜的河水,水清泻玉;云雾缭绕的高山峻岭,郁郁葱葱,这里海拔 1200米 ,正好是纯净富氧负离子层的高度,吐故纳新,吸氧天吧,美的令人销魂,鲜的令人留恋往返。
石羊关原生态遗址,
鸟鸣蝉啼深山更幽;
深涧奇壑神秘色彩,
秦汉唐今绝世风情。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广货街的“前世今生”
- 下一篇:(散文)牛背梁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