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广货街的“前世今生”
秦岭是世界的名山,历史上不知留下多少人文景观令人留连忘返。位于秦岭南麓,素有安康“北大门”之称的宁陕县广货街镇就是一个大书特书之地,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人流、物流的咽喉地段,也是古都长安及关中进入陕南山区的第一个驿站。这里四季分明,春季杨柳新枝,鸟语花香;夏季层林尽染,绿意盎然;秋季霜叶似火,野果飘香;冬季冰封雪飘,银装素裹。适居此处令人顿觉铅华尽洗,心旷神怡。
广货街原来叫“沙沟口”,广货街的得名,绝对是由于“广货”的缘由。
广货街是秦岭华冠上的一颗绿色璀璨明珠,境内群山连绵,峰峦叠起,物产丰富,境内已探明金、铁、石英石等各类矿藏有
10多种,以盛产水曲柳、松、杉、椴、桦等几十种珍贵木材闻名遐迩;群山密林里党参、秦贝、天麻、猪苓等50余种名贵野生中药材蜚声省内外;香菇、木耳、白灵菇等高营养食用菌俯拾即是;蕨菜、香椿、灰菜等30多种野菜垂手可得;猕猴桃、五味子、毛栗等15种山野果随处可见;大熊猫、羚牛、大鲵等60余种珍禽野兽时现踪迹;核桃、板栗、冷水养殖乃是宁陕县重点生产基地。广货街曾经有过车马塞道、商贾接踵、人声鼎沸、买卖兴隆的热闹。因为自秦代以来,广货街就曾是巴蜀北上关中、西北南下湖广的交通咽喉之一,也是当年西(安)——万(源)公路和商(县)——沙(沟口,即广货街)公路通车,把广货街的热闹和繁荣推向了“巅峰”。
广货街原来是叫“沙沟口”,广货街的得名,绝对是由于“广货”的缘由。“广货”是相对于“土货”而言的。当年以“洋”字打头的洋火、洋油、洋面,洋布、洋镐、洋铣,或者不以“洋”字打头的丝绸、花布、细瓷、精铁等,只要是从外面进来的东西,山里人皆将其统称为“广货”。
自然,这个处在镇安、柞水、安康连接西安节点上的“沙沟口”,不乏南来北往的商贾带来些个用来等价交换或以物易物的“广货”。而这些经营“广货”的商家聚集此地且交易频繁,自然就逐渐成市成街,由此也就有了“广货街”的称谓。
记得20多年前到现在,笔者经常到过广货街,只因广货街离我老家鸡窝子只隔了个秦岭梁,老家离西安城有60多公里,而距广货街却只有不到 20公里 的地方,因此上世纪60、70、80年代,鸡窝子村人经常去 “广货街”置办山货和日常用品。
当时“广货”的称谓,已经逐渐成为那些成年人们口中的陈词,大人们只是习惯性地把早就已经彻底国产化了的火柴、煤油、面粉等等商品还叫做洋火、洋油、洋面,而这时的广货街已经没有什么“广货”,不多的几家不大的杂货铺,出售的都是少得可怜的大路货,而且许多诸如火柴、煤油、烟酒、白糖、棉布……等,都是要凭票供应的。
广货街尽管地处的秦岭深处,但也是钢铸的计划经济战车上的一颗螺丝,那时要想在广货街吃碗饭,必须按照“人民币+粮票(陕西省或全国通用的)=蒸馍/面条”的公式进行。对于这点,年龄稍大些的人倒是不会感到陌生。但广货街的饭实在是具有广货街特色的:无论是蒸馍还是米饭面条,都能咬出沙沙的声响来。当然,这也并不是广货街人故意往粮食里掺沙子,而是那条沙沟河水含沙量大,那种可以悬浮在水中的细沙,自然就成了米面中的添加剂。这种吃食尽管口感不是太好,但也只有在供销社办的食堂(饭馆)里可以买到,并且,绝对地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从商洛和安康颠簸了些许时间开来的长途客车必然都要途径停靠广货街,人们得抓紧排队抢购吃食,否则,就得再饿上几个小时肚子捱到西安或安康、镇柞吃饭,而路边绝对没有兜售方便面、鸡蛋、水果的小贩,渐渐地,各路司机与这里饭馆老板结成了相对固定的利益共同体,司机每天都会准时把车停在一家固定的饭馆门前,吆喝旅客下车吃饭。饭馆老板会极巴结地把司机迎进一个单间,呈上早已准备好的几个小菜,有时还会上一小壶酒孝敬司机大人。而旅客,就得在这家饭馆享受高价饭菜。便由此就形成了一条极为特殊的“食物链”:司机吃饭馆,饭馆吃旅客,旅客吃“高价”。
那时,一个市县也就只有两、三辆“帆布篷”(苏联嘎斯型或北京212型吉普车)供书记市县长们因公出差用。除此,任你是局长科长区长乡长,只要往返西安至镇柞、宁陕之间,你都得挤“轿子车”或卡车,而到了广货街,“灰头灰脸”的你,都不可避免地吃上广货街的“高价”饭食,正因如此“食物链”,让人们对广货街印象最深。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计划经济机器的滴油漏气,广货街的市场开始走向繁荣。几乎在一夜之间,就从地下冒出了许多的个体户:开饭馆的、办旅社的、搞修理的,收购山珍特产的、批发水果蔬菜的、倒卖化肥农药的,等等。并且,从那时起,广货街又开始真正有了“广货”:电子表、折叠伞、收录机、蛤蟆镜……。
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宁陕县与宁东林业局木材的畅销,加之广货街有个木材检查站,一下子让广货街变得彻夜“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山外来此拉运,贩运木材的人都把广货街做为“中转站”、“办事处”,那时南来北往的车辆双排相向行进,至广货街镇上时,小轿车、重型货车、长途客车、拖拉机、摩托车……时常挤成一团,水泄不通,司机们急切的叫喊声、汽笛声此起彼伏……镇上的干部经常要被组织起来充当警察的角色。这些因素让广货街的饭馆,旅社生意红火至极,当时广货街在我的眼里就是秦岭深处的“小香港”。
近年来,由于国家大力实施“封山育林,生态环保”政策,木材买卖离这里远去,加之西康铁路和包茂高速公路相继通车后交通干道的东移,以前必经这里的车辆,都分流道了那些线路上去了。因为,秦岭太过于险峻了,从那铁路,或者高速公路去西安,不但快捷,平稳,而且舒适。穿几个洞子,就出去了。路途也近了许多。谁还愿意从秦岭上走呢!路途遥远,而且弯道特别的多,把人颠簸的不行,除了有闲的人,旅游,追求刺激的人,在秦岭中游山玩水,一般的人,就不从广货街这里走了。
广货街,也就一下变得冷清了些,街道两边,当初的餐馆好多都关了门,商店的生意也很清淡,大多都改了行,只能卖些山里的土特产,腊肉,豆腐干给过路客。旅馆,夜里几乎都是空的。除了周末有些旅游的车来,平素里,除了高速路不让走的油罐车,和超重的超长的车辆经过外,很少有车,也很少见到新鲜的面孔。生意不好了,人就坐在街道边天南地北的胡谝。一些出租车整天“守株待兔”。
虽然广货街少却了过去那车水马龙的喧嚣、贩夫走卒的吆喝、行商坐贾的盘算、过往行人的逗留,但近年来当地政府变劣势为优势,制订了“生态旅游富民”的发展战略,把区域经济发展重点从“过境经济”及时调整到距西安最近、生态最好、最具旅游开发价值的蒿沟村。依托“三线(西安-朱雀-广货街-秦岭旅游环线、西安-柞水-广货街-秦岭旅游环线、西安-柞水-蒿沟-朱雀旅游环线)”,着力打造秦岭深山区休闲旅游品牌,随着蒿沟森林公园、秦岭峡谷漂流、军营度假村陆续对外开放,一个个正在加紧建设的旅游项目建设工地热火朝天,一座座别具风格的民居依山傍水,一条条公路上车辆络绎不绝,一座座农家小院里游客笑声爽朗……广货街正在成为西安周边市民真正的“后花园”。
现在,绝对不能小看了广货街的“山里人”,只要你漫步广货街的蒿沟,这里的农家乐主人与省长、市长、厅长、县长、局长是“铁哥朋友”,看着不少农家庭院里悬挂的主人与领导的合影,着实让人激动。
广货街的兴衰变迁,使我想起“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道理所在,更使我想起了刘禹锡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传媒新锐卢剑利)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杂记)王锁崖
- 下一篇:(散文)“千古关隘”石羊关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