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卖葡萄
在我们还小的时候,父亲是靠着出去在工地上干活来养活全家五口人的,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那时工资一般都不高,从几块钱一天到十几块钱慢慢地才涨了起来的。只要有活干,工钱低倒也无妨,怕就怕活跟不上,往往是一年真正做工的时间只有半年多。家庭的压力迫使父亲不得不在无活可干的空隙里做点小本生意来维持生计。我到现在还记得二十多年前的一天,我和父亲去引镇卖葡萄的事。
那天一大早,我和父亲吃罢饭正准备出发。第一个顾客就找上门来,是村南头王大妈,一进门就说:“我那宝贝孙子哭得不可开交,听说你家趸了葡萄,我来买一串,把娃哄哄。”父亲很高兴,立即把装葡萄的筐子从里屋拿到院子里,让王大妈选。王大妈一边挑一边问:“多少钱一斤?”父亲说:“这葡萄又甜又大,新鲜,五毛一斤,你可以先尝尝。”王大妈说:“是看起来不错,也不贵,我就称个两斤吧。”王大妈家是三代单传,所以把孙子当小皇帝养着,要什么就买什么。而我们家是三代双传,因此待遇就差很多,要不是自己卖葡萄,一年到头也舍不得买个葡萄呀的什么水果来吃。
第一笔生意做完后,我和父亲就出了门往引镇赶。镇上今天逢集,所以期待着能卖得顺利些,赚点钱早早回家。
父亲提一筐大约三四十斤重的葡萄,背上背个包走在前面,我拿着称紧随其后。我当时虽然还不到十岁,但我的思想已经倾向于儒家学说,对于买贱卖贵的生意人颇有点不屑一顾的清高,所以刚开始是羞于见人的。还好,直到走出村子,也没遇到一个买家,大家只是湊上前问一下卖什么的,然后就调头走开了。
出了候官寨村,还有大约五六里路就到岔道口村,中间这段路是属于赵坡村的。因为路上人少,我和父亲一前一后急匆匆只顾赶路。突然不远处传来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喂,卖什么的?等一下!”我和父亲抬头看时,原来是水库岸边的屋子里有人在喊。父亲忙大声说:“卖葡萄的。”那女的一边往我们这边走一边说:“等一下,我买几斤。”于是,父亲放下筐子,我也停了下来。我想这肯定是包水库的老板娘了。那女的走到跟前,问父亲:“葡萄多少钱一斤?甜的还是酸的?”父亲赶紧说:“五毛一斤,包甜,刚从周至批发过来的,你先尝尝。”那女的果真摘下一颗放进嘴里,一边吃着一边翻我们筐里的葡萄。后来就挑了个最大的一串,父亲一过称,四斤半。那女的也没说什么,付过钱就走了。我和父亲都很高兴,又做成一笔买卖了。
走完土路,出了岔道口村,就上了引镇通往蓝田的省道。虽然到引镇还有七八里路,但为了省钱,我们都没有乘车。我怕父亲累,想换父亲拿葡萄,父亲说什么也不肯让我拿。就这样一直走到引镇。然后,我和父亲在路边的树下摆了一个地摊,也不用吆喝,只等顾客来买。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我记得那时正好我放暑假,天还是很热,我对父亲说:“买杯凉茶喝吧。”父亲说:“不用了,你如果渴了就吃掉下来的葡萄吧,爸不渴。”其实,父亲还是为了省钱,两分钱一杯的茶水都舍不得买!
就这样又卖了几家。我突然发现外公也在人群里,外公是很喜欢逛集的,不管有没有需要买的物品,他一般有空就赶集,要么去蓝田的汤峪,要么来长安的引镇。外公还没有看到我们,我走上前去,拉了一下外公,叫了声:“舅爷。”外公回头看到我,高兴地说:“我娃也来了,跟谁来的?”我指一指路边的父亲说:“跟我爸来卖葡萄的。”外公就走了过来,父亲忙说:“大,你也来了。来,过来吃葡萄。”外公问父亲:“葡萄好不好卖?看今天人还不少呢。”父亲说:“还行。”外公就蹲下来,摘了一小串,起身对我和父亲说:“那你们先卖,我转一会就回去了。”父亲说:“好,那路上小心点。”
外公走后,也到了吃午饭的时候。父亲就从背包里拿出两个包子来,是母亲咋晚上蒸的,寄给我一个,说:“先吃个包子充充饥,渴了就吃葡萄,你看被他们翻来翻去,掉下来的都快有三四斤了。”吃完包子,我就吃那筐子里掉下来的一粒一粒的葡萄。葡萄这个东西,虽然好吃,但不能多吃,吃多了牙损得受不了,张开口一吹风就有点酸痛,吃别得东西也不行。可是为了省下成本开支,只有这样了。
过了中午,葡萄也卖得差不多了,剩下三四斤。我们就谋划着回家,一边走一边卖。正准备起身走时,忽然迎面开来一辆装满水泥的卡车,停在了我们的面前。这里有个卖建材的门面房,司机下了车,走进店里,让店老板下货。店老板走了出来说:“那些民工都出去送货了,这一车货八十袋水泥,谁来下呀?得等一会儿。”父亲听后,急忙走上前去问:“下一袋多少钱?我来帮你们下。”店老板一看父亲长得还有些力气,一米八的身高,一想父亲也不是开玩笑的,就说:“那你下吧,一袋一毛钱。”父亲一听价格还过得去,就问店家要了一件破衣服缠在腰上,对我说:“爸要下这一车货,你去把那些葡萄卖了吧。”我一看一袋水泥一百斤,我也扛不动,帮不上父亲,就对父亲说:“好,那你慢慢下,我卖完来找你。”
于是,我提了剩下葡萄一边走一边吆喝着,父亲也开始一袋一袋地把水泥从车上搬下来,整齐地放在地上。
以前在学校只知道问家里要钱,根本不知道这些钱是怎么来的,今天我才明白了父亲是多么不容易呀,赚得都是辛苦钱。这就是父爱呀,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省下每一分钱养活一家子人。今天,我才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父爱如山”。是啊,父亲是最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感情的人,所以再深再真的感情都埋藏在心里,却是用最大限度的勤劳和节俭默默地来撑起一个家。
不一会儿,我的葡萄也卖完了。父亲也把八十袋水泥完整地从车上挪到了地上,过去问店老板要了工钱。然后,我就和父亲往回走。
晚上一算帐,下货赚了八块钱,卖葡萄赚了七块多。按理说卖葡萄就应该赚得多一点,但是葡萄有损耗,而且到后来价格也降了些。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一定要叫母亲一声“妈”
- 下一篇:(散文)感谢小偷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