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本月排行TOP10

    • 长安区中招与城六区并轨?趋…
    • 理性看待“长安中考并轨”传…
    • 社区帮找回遗失物品 八旬老人…
    • 政协长安区文化艺术界委员工…
    • 双节氛围渐浓 社区活动传递节…
    • 普法宣传进社区 让法律服务与…
    • 西安市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宣讲…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开发>> 百姓热贴>>正文内容

    现代人容不了“长安门”?

    作者:张敬伟 来源:深圳商报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0日 点击数:

      号称世界“四大古都”的西安要建一座标志性的城市雕塑,网上公布了这座城市雕塑的“倩影”高达99米的“长安门”。据来自媒体的信息,当地城市规划部门已经完善了方案,正在征求公众意见。

      西安或是西安人的西安,但长安却是中国和世界的长安。长安号称十三朝古都,从秦砖汉瓦到大唐雄风,代表中国古代盛世文明的气质涵化在这个城市里,有千年之久。谁说古城没有标志性建筑,汉韵的未央宫固然消弭了踪影,大唐的大明宫也失去了古风,可这个城市有大小雁塔,也存有政治中心东移后留存完整的明代城墙。这些经得起时空淬炼的建筑足以让古城自豪,也担当起“两千年看长安”的美誉。

      可这个看上去现代感极强且又融汇西方凯旋门样式的“长安门”,要建起来未尝不可,毕竟任何城市都是要与时俱进的,都要有契合时代特点的建筑群落。可是城市治理者和规划者犯了一个错误,即过于主观地强调该建筑的“标志性”,而忽略了对古城其他时代建筑的人文关怀。一句话,是轻古重今的倨傲和自以为是,引发了公众的诟病。

      何况,既然是征求公众意见,自然要虚心听取公众的呛声和呐喊。而理性分析,公众所诟病者,与其说是对建筑本身的审丑,还不如说是对城市治理者倨傲和功利心态的讨伐。毕竟,中国近年来从来都不乏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耗费了纳税人奉献的公帑,堆砌出GDP的政绩和染红了决策者的顶戴。因此,公众对各城各市的所谓标志性建筑总有一股难抑的激愤,遇到一起就嘻笑怒骂一番,毫不留情。

      但也必须指出,公众的这种情绪,也难免偏颇。以“长安门”为例,若城市治理者果然存乎功利之心和虚荣面子意识,自然要予以棒喝乃至鞭挞。但是,既然这个建筑公示了出来,向公众征求意见,自然也体现了治理者倾听民意的理性。更要者,尽管有人嘲弄该建筑像“避孕套”或调侃为“耻辱柱”,但不能不说,这个建筑也有其建筑美感的一面。审美,不可能千篇一律,正所谓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审美差异或者惊异,本身就是美学的魅力。

      以建筑而论,世上从来都不乏其时引来骂声一片但后来成为经典的现象。在浪漫之都和美学之都的巴黎,不止一次出现过此类佚事。19世纪80年代,巴黎修建埃菲尔铁塔的方案甫出,即引发了巴黎文化界的一片反对和冷嘲热讽,他们发出了这样的抗议信:“……该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在追求什么了,该想象一下这个奇怪可笑的铁塔了。它如同一个巨大的黑色的工厂烟囱,耸立在巴黎的上空。这个庞然大物将会掩盖巴黎圣母院、残疾人宫、凯旋门等著名的建筑物。这根由钢铁铆接起来的丑陋的柱子将会给这座有着数百年气息的古城投下令人厌恶的影子……”差不多100年后,当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拿出玻璃金字塔的设计方案时,法国上下又是一片惊呼,理由大抵相仿,不合巴黎800年的历史传统,称该建筑设计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

      但时间让挑剔的法兰西人接受了这两幢建筑,而且变成了象征巴黎城市符号的经典建筑。

      抛开“长安门”可能蕴含的政绩因素,嘲弄和斥骂这幢雕塑建筑的理由和反对埃菲尔铁塔及玻璃金字塔的何其相似和城市的传统气质和建筑风格不搭。可是,现代人若把视野放宽一些,着眼于未来,让时间去验证“长安门”的是与非,也许是更好的抉择。

      城市是多维的,也应该是宽容的,尤其像西安这样的世界级古都,既然能够包容三个王朝的兴衰成败和血战前行,现代人又为何容不下一个看上去挺漂亮的城市雕塑呢?厚古薄今,有些偏激。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环山路子午收费站应依法取缔
    • 下一篇:方振宁:西安需要“长安门”吗?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