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陵:与“仓颉造字台”齐名的历史遗址
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办恭张村村南有一夯土台,这就是传说中的周穆王陵。夯土太封土原呈覆斗形,由于长期取土,南、东、北三面破坏严重,已经变得很不规则:东西最长边约18米,南北最长边约35米,高8米 。
1986年4月,周穆王陵墓室顶部被挖开,露出砖砌的穹窿顶,顶部高出现在地面约2米。穹窿顶下面为方形前厅,其北为后室,东西有侧室,根据墓室形制、砖及封土分析,此墓似为汉代墓葬。
1957年5月31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周穆王陵为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在陵前竖一石碑:上书"周穆王陵"四个隶书大字。
周穆王,姓姬名满,是西周王朝的第六代君王。周穆王在位55年,他东征徐戎,西击犬戎,战功卓著;又作<<甫刑>>依法治国,对巩固西周王朝的政权起了重要的作用。
周穆王率领大批随从,带着大量金银玉器,丝绸和手工艺品,浩浩荡荡,从长安镐京出发,周游天下:东渡黄河直达阴山,绕过河套登上昆仑。往返1.75万公里,历经陕西、河南、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然后跨过昆仑山直达中亚细亚,可谓壮举!
穆王西行的路上,受到许多兄弟民族热情隆重的欢迎。到了西王母之国,西王母在美丽的瑶池设宴款待周穆王,赋诗相赠: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理悠远,山川之间。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周穆王即席回诗云:
予归东上,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此及三年, 收复尔野。
周穆王在陪西王母游览时,乘兴写了"西王母之山"五个大字,刻于崦嵫山(今甘肃天水以西)石壁上。
综合各书,可知周穆王漫游天下的故事大致为:他曾驾八匹骏马驰驱千里,到巨鬼氏之国。在昆仑山成为西王母的座上宾,西王母接受了他的礼物,在瑶池(据说今新疆天池)设宴款待他,并为他唱了一曲优美的歌。他与西王母饮宴唱和,乐而忘归。后来东南方的徐偃王作乱,他才不得不离开西王母回去平乱。唐代李商隐有《瑶池》一诗专咏此事说: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
这诗表达了西王母对周穆王的思念之情。从史书上看,周穆王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旅游爱好者、儿女情长而又完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明君。周穆王西游也表明:早在公元前近千年,在著名的汉代“张骞通西域”以前,西周已与西域各国和中亚细亚广大地区有了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所以这个文物古迹值得保留。
周穆王陵虽说是陕西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一直疏于管理,以致杂草丛生,陵土被农民大量取走,陵地完全处于荒烟蔓草之中。没有人管,到处垃圾遍地,屎粪横流,野狗出没,人迹罕至。对这样一座帝王陵,不应该是这种情况。帝王陵不仅仅是帝王陵寝,它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仓颉造字台作为中国人类文字始祖遗址估计大家不会有异议。周穆王陵,作为“中国旅游文化胜地”可能有人感到突然、陌生或不赞同,这主要是因为不了解周穆王其人的缘故。希望政府和旅游文化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要十分清楚,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使仓颉造字台和周穆王陵得到很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使这一“姊妹景区或景点”早日与观众和游客见面!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长安乡村城门楼:堪称城堡建筑艺术精品
- 下一篇:李正平创作巨幅画作《中华自有雄魂在》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