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秋色
初冬时节,步入长安城乡,干净整洁的城区街道、鲜花拥簇的城市街景,展示长安的时尚与魅力;绿意盎然的现代农业、充满生机的产业园区,彰显长安的发展与速度;绿树环绕的城市道路,科学规划的环村林带,展现长安的激情与梦想……一座山水相依的生态新城正在绽放出熠熠光辉。
生态环境是长安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近年来,长安区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着力构建大西安“绿肺”和水源涵养地,完成植树造林11.9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3.98%;子午大道景观林带、环山百里绿色走廊、雁引路绿化带和40个环村林带等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使长安成为山水相融、林城辉映、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福地。
防护并重 筑起绿色生态屏障
作为正在迅速崛起的城市新区,探索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是攒足发展后劲、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长安区将打造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课题,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积极保护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从恢复秦岭北麓浅山森林植被,强化资源保护管理,构建西安生态安全屏障这个长远目标出发,以保护秦岭北麓生态安全、实施国家林业工程为支撑,以实施大绿工程,扩大东部塬区、平原路网、河流村庄等区域绿化面积为重点,全力保护、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家园,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平原路网绿化工程和大绿二期工程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并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通过严格控制秦岭北麓的开发强度和容积率,有效防止了新的生态破坏和污染,为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奠定了基础。
同时,不断加大森林资源管理力度,集中开展了“飞鹰行动”、“春季行动”等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林业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对全区征占用林地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制止了破坏林地案件的发生,有效地保护了辖区内的森林生态环境。截至目前,全区共投资5000多万元,完成各类营造林52233亩,其中道路绿化3200亩,封山育林4万亩,完成了30个村环村林带栽植任务,形成了山上绿林、田园绿片、小区绿景、环城绿带、广场绿地的“五绿”新景观,打造出了层次化、立体化、网络化的新型生态体系。
科学规划 建设绿色三宜新城
美化城乡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倾力打造宜人、宜居、宜业的山水生态新城是长安抓经济、促发展的切入点和重要载体。今年以来,长安区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和自然优势,“以水为网、以山为纲”,不断提升城市绿化,美化城乡环境,积极构建“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景观群落。
为达到 “显山、露水,见城、透绿”的城市景观效果,长安区一方面特别注重培育绿色魅力,按照“增量、增景、增色、增香”的工作思路,高标准规划建设绿地广场,创新意布置点缀盆栽街景,运用树木花草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丰富,乔木、灌木、花卉、草坪错落有致的城市生态景观。春天的樱花、迎春花,夏季的紫薇、石榴花,秋冬的桂香、腊梅花,竞相争妍,真正体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层次丰富、色彩炫丽的立体化景观格局。另一方面重点加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和背街小巷道路清扫保洁工作,依法对出店占道经营、集贸市场、“六小”行业和建筑工地进行综合整治,切实解决部分城中村脏、乱、差问题,通过健全保洁队伍、加快垃圾消纳等办法,逐步解决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尘土飞扬等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加大沿山20个峪口的整治力度,落实保洁责任,划分清扫区域,不断完善果皮箱、垃圾台、标志牌等基础设施,力求每个乡街环境面貌得到改善,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积极探索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城市化管理新机制,全面启动新农村环境卫生示范区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考评、监督各项制度,形成了“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农村卫生长效管理新机制。在今年全市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考评中,长安区以各项指标均居首位的优异成绩,排名位列全市区县第一。此外,长安区还本着提高绿化档次、增强视觉享受建设理念,以打造西沣路“一轴、三点、三段” 的城市生态景观大道为目标,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综合运用“拆、建、变、整、修、饰”等方法,对西沣公路沿线实施提升改造工程,在西部大道、雁引公路、子午大道等连接西安城区的主要道路,栽植国槐和各类大规格乔木4000多棵,栽种花灌木17万余株,使城市街区达到了“形象改善、环境改善、交通改善”的要求,让辖区道路成为了一道天然的绿色风景线。
刚性门槛 保卫健康绿色家园
倘若将狠抓产业项目建设比作支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骨架,那么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优化投资环境则是攒足发展后劲、保持经济指标持续攀升的生命线。为此,长安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大前提下,并没有头脑热、心儿急,而是对项目引进设置了一道刚性“门槛”,即环境评价,严把生态关,杜绝高能耗、低效益、有污染的企业入驻。把规模档次高、科技含量高、生态指标高、三产比率高、税源增值高和建设速度高的“六高”项目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优先引进。通过环保“一票否决”,依法取缔了污染企业,督促多家企业和高校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从源头上保护了资源和环境,留住了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全年空气良好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同时,积极推进沣河生态水系综合治理,完成太平河流域防污治理,加固病险水库23座,修复水毁河堤12.1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51平方公里,实现了生态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立区”的超前环保意识,吸引了中外客商的密切关注,众多新兴产业纷纷进驻长安。今年以来,全区共引进真爱都市农业观光园、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综合基地等项目48个,总投资达221亿元,极大地拉动了区域经济增长极。
生态农业 打造产业金字招牌
“富自双手出、福从绿中来”。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让长安生态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流金淌银的绿色生态,让广大群众真正体会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真谛。
“我们这里每天会接待很多开着私家车来品尝和购买山野菜的游客。”子午街道南豆角村农家乐经营户王巧妮高兴地说。自长安区发展沿山农家乐产业带以来,南豆角村凭借良好的地理优势,迅速发展起十几家农家乐,每户农家乐日均接待游客上百人,月收入上万元。今年以来,长安区紧紧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生态型特色经济,构建绿色文明家园,以打造西部农家乐产业带为目标,斥资200万元聘请国内知名设计单位,科学编制休闲农家发展规划,重点在滦镇街道上王村、东大街道祥峪沟村等,打造水乡农家、虹鳟农家、桃园农家、翠竹农家、古镇农家、森林农家等九大特色农家乐示范村,将长安沿山地区打造成全市最具活力的农家乐聚集区。目前,全区农家乐挂牌经营户达到939户,形成了以上王村为龙头,带动辐射内苑、乔村、沣峪口、喂子坪的特色农家乐产业链条。
荣获“全国平原绿化百佳乡”的王莽街道,当地群众依托多年种植鲜桃、莲藕的习惯,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中,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建起了总面积1.3万亩的大型无公害鲜桃基地和清水莲藕基地,年产鲜桃1.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成功开发了“桃花源”、“荷塘月色”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新亮点。每到桃花盛开、硕果满枝的时节,游客们蜂拥而至,嬉戏桃花间,泛舟碧水上,呈现出一派“终南山下桃花源,荷塘月色轻采莲”的盛景,使辖区的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如今的长安以美丽、灵动、绿色,改变了人们以往对黄土地上城市的印象,一条碧水蓝天相伴、鸟语花香袭人的康庄大道,正引领着百万长安人民走向富裕和谐的新生活! 2011·精彩回眸 ●投资8000多万元完成西沣公路“一轴、三点、三段” 的城市生态景观大道建设。
●投资1181万元完成学府大道等8条道路的绿化新建、改建工程。
●投资615万元完成太阳水岸新城广场、东新花园广场等五个广场绿化,进一步增加了全区绿化覆盖率,提升了人居环境。
●在全市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评比中,长安区名列全市区县前列。
●完成大绿二期人工造林6000亩,大绿三期重点区域绿化2340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5000亩,“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1523亩。
●在沿山及东部塬区12个乡街共完成大绿二期核桃经济林基地建设6000亩。 2012·幸福展望 ●投资4043万元完成滨河大道、惠民街、西京路、凤栖西路等十条道路绿化工程。
●投资955万元完成君悦花园广场、桃源居广场、环南市场广场等七个广场的绿化任务。
●全面开展秦岭北麓直观坡面绿化,在浅山迎面坡造林3090.3亩。
●投资450万元对20个村实施 “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
●投资300余万元完成5个村的环村林带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群众自愿”的原则,完成果林带建设1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