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走近“国宝”曾侯乙编钟文物
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一号墓(即曾侯乙墓)成功发掘。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时。最初的钟是由商代的铜铙演变而来,按其形制和悬挂方式又有甬钟、钮钟、镈钟等不同称呼。频率不同的钟依大小次序成组悬挂在钟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阶,称之为编钟。钟的大小和音的高低直接相关。商代的钟为3枚一套或5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东周时增至9枚一套或13枚一套。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它乐器如琴、笙、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
21世纪初落成的湖北省博物馆原曾侯乙馆,专门为曾侯乙编钟及同墓出土的相关文物修建。
展厅条件很好,布展好,布光好,拍摄出来效果也好;此馆还有演奏大厅,每天循环演出编钟乐舞。
2007年湖北省博物馆综合馆大楼落成后,曾侯乙馆整个迁入新大楼;原曾侯乙馆成为接待外来展品巡回展出的临时展馆,只保留了演奏大厅继续演出编钟乐舞蹈。不过新曾侯乙馆的布展与布光条件都不理想,展厅里光源很杂,“乱光”太多,给拍摄展品带来很多不便,还是老馆令人怀念。这套编钟出自湖北随州南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墓主是战国早期曾国的国君,同期出土的还有其它乐器近百件。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文呈圆柱形,枚为柱状字较少,只标注音名。 中下两层5组共45件为甬钟,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细密精致,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镈钟共65枚。钟上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在鼓中部和左面标出不同音高如宫、羽、宫曾等22个名称,另一面铸有律名、调式和高音名称以及曾国与楚、周、齐、晋的律名和音阶名称的对应关系。
另有一件镈钟,位于下层甬钟中间,形体硕大,钮呈双龙蛇形,龙体卷曲,回首后顾,蛇位于龙首之上,盘绕相对,动势跃然浮现。器表亦作蟠虺装饰,枚扁平。镈钟上有铭文,记述此镈钟乃楚惠王赠送的殉葬品)。此外,更为神奇的是,一般的物体只能发出一个乐音,但是编钟的每件钟都能发出两个乐音,并且互不干扰。
工艺最复杂精美的顶级国宝——曾侯乙尊盘
曾侯乙尊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1978年在湖北曾侯乙墓中出土。
曾侯乙尊通高33.1厘米,口径25厘米,重约9公斤;曾侯乙盘通高24厘米,口径57.6厘米,重约19.2公斤。全套器物通高42厘米,口径58厘米,重约30公斤。曾侯乙尊盘装饰纷繁复杂,铜尊上是用34个部件,经过56处铸接、焊接而连成一体,尊体上装饰着28条蟠龙和32条蟠螭,颈部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铜盘盘体上共装饰了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盘内底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尊盘通体用陶范浑铸而成,尊足等附件为另行铸造,然后用铅锡合金与尊体焊在一起。尊颈附饰是由繁复而有序的镂空纹样构成,属于熔模铸件。由此可知,早在公元前5世纪,失蜡铸造法在中国已有很高的技艺(POWERSHOT注:对于曾侯乙尊盘到底是“失蜡法”还是“范铸法”铸造出来的,目前学术界观点分歧很大,两派各执一说,已经论战了近五年迄今没有说服性结论)。
尊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盘则是水器,曾侯乙尊盘融尊盘于一体,出土时尊置于盘上拆开来是两件器物,极其别致。尊敞口,呈喇叭状,宽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饰玲珑剔透的蟠虺透空花纹,形似朵朵云彩上下叠置。尊颈部饰蕉叶形蟠虺纹,蕉叶向上舒展,与颈顶微微外张的弧线相搭配,和谐又统一。在尊颈与腹之间加饰四条圆雕豹形伏兽,躯体由透雕的蟠螭纹构成,兽沿尊颈向上攀爬,回首吐舌,长舌垂卷如钩。尊腹、高足皆饰细密的蟠虺纹,其上加饰高浮雕虬龙四条,层次丰富,主次分明。盘直壁平底,四龙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只方耳,皆饰蟠虺纹,与尊口风格相同。四耳下各有两条扁形镂空夔龙,龙首下垂。四龙之间各有一圆雕式蟠龙,首伏于口沿,与盘腹蟠虺纹相互呼应,从而突破了满饰蟠螭纹常有的滞塞、僵硬感。
顶级国宝——曾侯乙鸳鸯形盒(战国彩漆撞钟击鼓纹鸳鸯形盒)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这是曾侯乙墓打开后出土的第一件文物(当时它漂浮在墓坑椁版下的水面上,是曾侯乙一位陪葬宠姬的生前爱物)。
盒长20.1厘米,宽12.5厘米,高16.5厘米,形如一鸳鸯,颈下有一圆形榫头,嵌入器身颈部的卯孔内,使头可以自由旋转。器身肥硕,由两半胶合而成,内部挖空,背上有一长方形孔,承一长方形浮雕夔龙盖。翅膀微上翘,尾部平伸,足作蜷曲状。全身以黑漆为地,施以艳丽的鳞纹、锯齿纹、纹、菱格纹等。器腹右侧绘击鼓图,以兽为鼓座,上立建鼓,一旁绘一兽拿两个鼓槌正击鼓,另一旁绘一高大佩剑武士,正随着鼓声翩翩起舞。
器腹左侧绘撞钟图,以两鸟为立柱,立柱分上下两层,上挂两钟,下悬二磬,旁有一似人似鸟的乐师,拿着撞钟棒正在撞钟。此图为研究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的演奏方法提供了形象的资料。这件鸳鸯漆盒距今已有2400多年,它图案精美、造型别致、颇富情趣,堪称战国漆器的代表作。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金盏及金勺——巧夺天工的战国金器
金盏通高11厘米,口径15.1厘米,重2156克,是迄今已知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器方唇直口、浅腹平底。腹上部有两个环耳,三矮足向外弯曲作倒置凤首状。器盖略大于器口,中心有一圆形捉手。盖面自捉手向外沿依次饰一周蟠螭纹、陶纹和两周勾连雷纹。口沿下饰蟠螭纹一周。
出土时,盏内置镂空金勺一把,通长13厘米,重56.45克。勺身圆形,镂孔作变异龙纹,方柄,素面,制作精致。经武汉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扫描电镜检测,含金量87.45%。工艺十分精美的金器,是罕见的战国工艺珍品。
湖北随州擂鼓墩东团坡——曾侯乙编钟出土地
观众和考古学家都不大认可的曾侯乙复原像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博物馆内陈列的“曾侯乙复原像”(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所根据曾侯乙的头部颅骨复原制作,武汉的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馆内也有相同的一尊)——战国时期曾国君主曾侯乙的复原头像。
该复原头像为青铜制作,宽20厘米,高60厘米,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所根据曾侯乙遗留的头部颅骨,运用现代高科技刑侦复原技术还原的,据称其复原准确率可达90%。另据对古墓主人骨骼的测定,曾侯乙应为42-45岁的男性,身高1.62米左右,其颅骨特征与中原商代人种最为接近。
这座复原像与曾侯乙本人在轮廓上是否接近姑且不论,就面容的臃肿、褶皱而言(绝对象个饱经风霜的老农民),谁见过42-45岁左右的青壮年男子是如此模样,更莫说是一位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国君了。所以很多观众看了以后质疑,据说就连当年亲自主持发掘过曾侯乙墓、据闻曾侯乙头骨的湖北省博老馆长谭维四教授对此头像都不认可。走进曾侯乙墓原址保护展厅,一股淡淡的潮湿发霉气息扑面而来(当年出土时是被水浸泡满的土坑木椁墓,发掘后三十年来为了保护坑壁椁板,还需要定期灌水;并做缓慢的脱水工作)。亲眼看到曾侯乙墓了——真叫一个大!简直象一座小游泳池。
资料显示,曾侯乙墓为岩坑竖穴木椁墓,平面呈多边形,无墓道,南北向,墓坑长 21 米,宽 16.5 米,深 13 米。站在墓坑西南角,用当年可发掘报告上墓坑航拍鸟瞰照片大约相同的视角(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与地图一致),拍摄一了张墓坑全景。
1978年随县擂鼓墩一号墓(曾侯乙墓)发掘现场航拍图。
这张照片是由当时的随县文化馆青年摄影师余义明先生,从空军直升飞机舷窗里探出身来,在无保险带的情况下,用“倒挂金钩”的姿势倒悬在飞机外面,冒着生命危险从高空向下俯拍的。后来这张照片被考古发掘报告和图书广泛采用。摄影师的敬业精神值得钦敬!
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曾侯乙编钟一直是文化界的焦点编钟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事件。一九八四年国庆节,当北京天安门前的游行队伍中展出“小平您好”的横幅时,湖北“编钟乐团”再次应邀赴北京,为共和国三十五岁生日献上了以编钟为主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并到中南海怀仁堂作汇报演出。
1997年7月1日,在中英政府举行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名嘉宾,欣赏了由音乐家谭盾创作并指挥、用湖北的曾侯乙编钟(复制件)演奏的大型交响曲《一九九七:天地人》,雄浑深沉的乐声,激荡人心,震撼寰宇。
为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1997年11月至1998年3月,湖北省博物馆藏品精华展在台北、高雄两地举行。随后,台湾“文建会”通过台北鸿禧美术馆,向湖北省博物馆订购了一套曾侯乙编钟复制件,作为台湾“民族音乐中心”的珍宝入藏。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杂记)平河梁纪略
- 下一篇:(杂文)2011年中国十大语文差错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