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揭示唐诗人韦应物“身世”
引子
名贯古今的唐代大诗人,历史上却少其传;韦应物书法及所著文章,早被以为久失传。
然而,这一切却在一次偶然的邂逅当中,都有了比史书还可靠的答案。今年8月,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马骥在友人处见到四张唐代韦氏家族墓志拓片,分别是:韦应物墓志(贞元十二年)、夫人元苹墓志(大历十一年)、子韦庆复墓志(元和四年)及庆复夫人裴棣墓志(会昌六年)。各块墓志大小约45厘米左右见方。
马骥按捺着心中的狂喜,见惯了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墓志的他深知,这四块墓志对于中国诗歌最巅峰时期大唐诗歌界有无法估量的价值,因为诗名在外的众多诗人,其身世、家族和交际、生活情景犹如谜团一样,后人往往从诗歌中猜测他们的身世。众所周知,墓志是古人最真实的一生的写照,是身世家族的可靠记载。据称,这四方墓志于今年出自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东北原上。
韦应物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有《韦苏州集》十卷存世,他的诗作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这样一位负有盛名的大诗人,有关他的生平记载却非常少。新发现的这四块墓志,对于今人了解韦应物的家世及生平事迹以及研究韦诗艺术,都具有重要价值。
韦应物结婚时年龄20岁苏州任官前做过户县令
韦应物的生年,史籍无载,墓志也未明述。傅璇琮先生依据韦诗本身提供的材料,结合唐代有关文献,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其所著《唐代诗人丛考·韦应物系年考证》书中对韦应物一生作了详细的考证。他根据韦集卷三《京师叛乱寄诸弟》诗“弱冠遭世难,二纪犹未平”句推算,韦应物生于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韦妻志文曰:“以天宝丙申八月廿二日配我于京兆之昭应。”天宝丙申即天宝十五年(756),如果按韦应物生于开元二十五年推算,韦应物结婚时的年龄为20岁,其妻16岁,符合当时的婚龄习惯。所以,傅先生考证韦应物生于开元二十五年应当是可信的。
韦应物志文对其历任官职也未注明起止时间,但依先后顺序记述颇详:荫补右千牛、改□羽林仑曹、授高陵尉、廷评、洛阳丞、河南功曹、京兆府功曹、除户县、栎阳二县令、迁比部郎、领滁州刺史,加朝散大夫、寻迁江州刺史、赐封扶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征邦左司郎中、寻领苏州刺史。上述历官,朝散大夫是散官,扶风县男是爵封,其余共十三任,所以志文说“历官一十三政,三领大藩。”三领大藩即指担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韦苏州集》卷一《燕李录事》:“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赤墀。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可知其15岁时为玄宗皇帝侍卫,因其资荫较高,成为三卫中的亲卫。
韦应物手书如今留在了人间韦应物夫人有鲜卑皇室血统
韦应物夫人元苹的墓志是韦应物亲自撰文并书写的。这不但为我国浩瀚的文学佳作中增加了一篇非常难得的唐代文献,而且让后人第一次看到了韦应物的手书。志文言简意赅,清晰明了,后半部分饱含对夫人的深切怀念之情,读后使人动容,真不愧为大家手笔。志文简述了夫人的家世及身世,“夫人讳苹,字佛力,二魏昭成皇帝之后”。昭成皇帝是北魏开国皇帝拓拔之祖拓拔什翼犍,南朝十六国时期的鲜卑贵族。北魏自孝文帝拓拔宏于太和十八年自山西平城(大同)迁都洛阳后,于太和二十年诏令改汉姓元氏,代居洛阳,后世称河南元氏。夫人之曾祖父元延祚,中唐时任尚舍奉御,从五品。祖父元平叔,官简州别驾,从五品下,赠太子宾客。父亲元挹,官尚书吏部员外郎,从六品下。元苹生于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天宝十五年(756)出嫁,时16岁。20年后的大历十一年(776)九月卒,享年仅36岁。志文曰:“疾终于功曹东厅内院之官舍。”夫人病逝在韦应物的官舍,志文还透露举行葬礼时是在含光门外太平坊临时租借的房子。由此可见,韦应物当时的家境是比较清贫的。
马骥说,志文格式打破常规,用大段篇幅来表达对夫人怀念之情,其中一些词句感人至深:“每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奁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由此使人联想到《韦集》卷六中有《伤逝》、《送终》等悼亡诗十几首,感情诚挚感人,某些诗句同志文有相似之处。可知这些悼亡诗均为韦应物丧妻之后所作。
韦应物儿子文章当时有名韦应物外孙曾被韩愈称赞
如前文所述,韦应物只有一子名庆复,乳名玉斧,其母去世时(776)未满周岁,其父去世时年方15。当时“庆复克荷遗训,词赋已工,乡举秀才,策居甲乙”。韦庆复志文称:“少孤终丧,家贫甚。……困饥寒伏。编简三年,通经传子史而成文章。贞元十七年(801)举进士及第,时以为宜。二十年会选,明年以书词尤异,受集贤殿校书郎。顺宗皇帝元年召天下士,今上(宪宗)元年试于会府,时文当上心者十八人,公在其间,诏授京兆府渭南县主簿。”志文中的这段文字,是士族子弟韦庆复继承父亲遗志,刻苦攻读争取入仕之途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中晚唐时期科举制度中的选官途径。元和二年,韦庆复为监察御史里行,跟随兵部尚书李圭庸。元和四年以本官加绯,为河东节度判官,当年(809)七月病逝于渭南县灵岩寺,享年34岁。并于十一月二十一日,葬于“京兆府万年县凤栖乡少陵原苏州府君之墓之后”。
韦庆复墓志的撰文者是他的外甥、即韦应物的外孙杨敬之。杨敬之是杨凌之子,《新唐》有传,记叙颇详:“敬之字茂孝,元和初,擢进士第,平判入等,迁右卫胄曹参军。累迁屯田、户部二郎中。坐李宗闵党,贬连州刺史。文宗尚儒术,以宰相郑覃兼国子祭酒,俄以敬之代。未几,兼太常少卿。是日,二子戎、戴登科,时号‘杨家三喜’。转大理卿,检校工部尚书,兼祭酒,卒。敬之尝为《华山赋》示韩愈,愈称之,士林一时传布,宰相李德裕尤欣赏。敬之爱文人,得其文章,孜孜玩讽,人以为癖。……”杨敬之无疑是一位既通儒典,又精文词诗赋的才子,仕途中虽有挫折,但最后官至三品高位。这也说明,唐代中晚期的进士科考,以其文辞优劣来决定举子的去留升迁,在客观上对唐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韦应物夫人及儿媳皆通诗书
韦庆复夫人裴棣,河东闻喜县大家族裴氏家族出身。16岁出嫁,生二子,长子在韦庆复去世后十六日丧。夫人强忍失夫丧子之痛,日夜操劳,“抚育小子,濡煦以节,训诱以义。故小子以明经换进士及第,受业皆不出门内”。由此可见,韦庆复夫人裴棣也是一位知书达理的才女。与韦应物夫人元苹“尝修理内事之余,则诵读诗书,玩习华墨”如出一辙。在其夫去世后37年的会昌六年(846)卒,享年约六十几岁,并被封闻喜县太君。当年十一月葬于韦氏墓地。
唐代世家大族择妇,多重门第族望。京兆韦氏韦应物娶妻河南元氏,嫁女弘农杨氏,儿媳为河东裴氏,无一例外。
韦应物诗歌发源派系清晰记载
给韦应物撰写志文的丘丹也是一位诗人。《全唐诗》收其诗十一首,其中有四首与韦应物相往还。《韦苏州集》中有七首诗是赠与丘丹的,如《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赠丘员外二首》、《复理西斋寄丘员外》、《送丘员外还山》、《重送丘二十二还临平山居》、《送丘员外归山居》。从诗文内容分析,这些诗均为韦应物在苏州时所作。可见两人私交之深。正如丘丹在志文所称:“余,吴士也,尝忝州牧之旧,又辱诗人之目,登临酬和,动盈卷轴。”关于丘丹其人,《全唐诗》注:“丘丹,苏州嘉兴人,诸暨令,历尚书郎,隐临平山,与韦应物、鲍防、吕渭诸牧守往返,存诗十一首。”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丘丹在志文中对韦应物作品的记叙和评价:“所著诗词、议论、铭颂、记序,凡六百余篇行于当时。”“公诗原于曹刘,参于鲍谢,加以变态,意凌丹霄,忽造佳境,别开户牖。”现在人们所能看到的,《全唐诗》共收韦诗568首(含补遗四首),另《全唐文》仅收韦应物撰《冰赋》一篇。丘丹对韦诗的评价,出于当时同行之手,更加难能可贵。“原于曹刘”之“曹刘”,当指三国时期的曹植和刘桢,二人皆为建安作家中成就最高者。曹植为曹操之子。刘桢,字公干,东平宁阳人,建安中为曹操军谋祭酒掾,建安二十二年卒,有集四卷。后人常“曹刘”并称。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至于扬班之伦,曹刘以下,图状山川,影写云物。”“参于鲍谢”之“鲍谢”,是指南朝刘宋时期的代表诗人鲍照和谢灵运。鲍谢二人皆为“元嘉三大家”中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皆有定评。丘丹的评价,对于现今国人研究韦诗艺术风格的形成,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人民网报道:崔振宽艺术简历
- 下一篇:[吉源杯征文]老家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