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旬阳吕河西北第一渡即将“退休”
汉江支流旬河在旬阳县城汇入汉江时,自然水流将县城一分为二,并对称地呈双鱼状且双鱼均有“鱼目”,天然形成了中国太极文化中的“S”形太极图。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位专家教授实地考察后认为,这里的地形系“中国惟一太极城”,是建筑、学术界的一项重要发现,陕西旬阳县城,成了中国的太极城。
我的出生地在旬阳县吕河镇,过了县城西边7公里,才到汉江河上的吕河渡口,坐船过了渡口到吕河镇,当时的条件,要么走捷径翻一座大山到牌楼,要么走上一个半小时沿着公路到牌楼,从牌楼再往平定河水库方向走半个小时才到家里。我11岁离开旬阳,期间总共去过县城四五次,都是步行。
吕河渡口的毛公山
我外婆家在旬阳县城西段家河乡,和县城都处江北,我们家距离外婆家三十里地,七八十年代车非常少,逢年过节来往全靠徒步。不知我在几岁的时候,农忙时节去外婆家,母亲背着大包小包并牵着我,我踉踉跄跄的跟着走,路上实在是走不动了,看着身边远去的拖拉机,由衷的感慨:“妈妈,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给你买个拖拉机”!这,就是我小时候许的最大的愿望。
要是遇上暴雨发大水,汉江河涨水,吕河渡口的轮渡一定是要停船的,有时候有急事,从县城回不来,从家里出不去。几十年,人老几辈子的梦想就是能在吕河渡口架起一座桥,让南北两岸的百姓从此不再受那“隔江苦”,让“一桥横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从此不再是一个梦!
繁忙的渡口
西康高速公路通后,旬阳县城距离高速公路还有几十里,“二不跨五”的高速公路让旬阳人哭笑不得,十天高速公路开建,旬阳人也在寻思打通南北交通障碍,于是,吕河渡口的大桥开始从梦想变为现实,由图纸变为原型。
今年一次机会回老家,驱车从段家河到吕河渡口边,仅仅几分钟,要是再往县城去,也就是一脚油的功夫,。路过正在施工的吕河大桥,我忍不住停车,取出相机,记录下这具有史料价值的一刻,并在心里期盼,吕河大桥竣工通车的那一天!
正在修建中的大桥
今天看到西安晚报一篇文章《西北第一渡即将“退休”》,主题两个,一个是渡口和轮渡要退休,一个是大桥即将竣工,看完后心中大喜,我家乡人民“架桥通车”的梦想变为现实是越来越近了,越来越触手可及了!
通车后,我会找机会开车回我老家,亲身体验一下交通带给家乡人民的便利和实惠,亲眼看看家乡人民的幸福时光!
【西安晚报】西北第一渡即将“退休”
渡口的情况
往来车辆必须“渡水”的问题有望彻底解决,这也同时意味着,被称为“西北第一渡”的吕河渡口即将“退休”了。
“西北第一渡”因三线建设得名
据当地群众介绍,吕河渡口有轮渡是在1969年,当时由于到旬阳南区的车辆越来越多,隔河渡口常常阻碍人们正常的出行。为此,旬阳县交通部门建造了一艘木质趸船,但一次只能过一辆车。
1970年,因三线建设需要大量的煤炭,适逢赤岩有煤矿,但运送必须要过河。同时,安旬路修至吕河时,也需要过河到南区拉材料。旬阳县争取各方支持,将石泉的木船轮渡调来。一般情况下能运送两辆车,因为是木质的,没有机器,全部靠撑篙、划行作为动力。这艘木质趸船在吕河摆渡两年多。因为有了渡口,许多前往旬阳南区的车辆云集于此,“西北最大的综合性渡口”由此得名。
为解决“过江难”建大桥
2002年9月,旬阳县开通了南区各乡镇的公交班车,加上先前承担主要运力的面包车,每天过渡车辆近200辆。又因十天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趸船运力不足的情况仍很严峻,此时的渡口,日渡车辆达1000多辆次。每天在渡口两岸等待摆渡的车辆排起长龙,一些车辆为了抢着过渡,时常引发刮蹭等交通事故。当地交警部门每天专门派出6名干警,分两班倒全天候在这里指挥交通。
旬阳县44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请求解决吕河渡口过河难的问题。旬阳县在省、市交通厅的扶持下,修建了一座浮桥,解决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车辆过渡问题。
同时,将筹建吕河大桥计划列入议事日程。2009年4月28日,吕河大桥在隆隆的鞭炮声和群众热烈的掌声中开工。
经过近两年的紧张施工,大桥终于合龙了。人们渴望吕河大桥尽快正式通车,让“过江难”成为历史。(文/图 记者胡毅 通讯员孙妙鸿)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随笔)凤栖西路上的“幸福味道”
- 下一篇:(诗歌)颂长安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