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源杯征文]三上长安
初上长安,当在二十一年前。那时我正在南郊翠华路上的一所学校里读师范。听老师讲王维的诗句“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其中的“太乙”就包括着翠华山,于是在一个融融的春日,便和一女同学相约到长安区的翠华山去玩。
从南门外的长途汽车站坐上车,倏地就到了郊外,但见满目苍翠,正是“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的时候。车行大约一个小时以后,我们便来到了山脚下,沿着一条小溪,迤逦而行,看见前面一峰突起,游人三三两两,攀援而上,情形甚为艰难。那时我们都年轻,不免一时兴起,便离开小溪,紧随其后,相携攀爬,耗时很长,才登到山巅,纵目远眺,但见层峦叠嶂,山岚如烟,一泓清水,隐约其间。我们想,这水,恐怕就是天池吧。于是又向它奔去,等到我们好不容易下去,徜徉在池畔的时候,已经是夕阳西斜,时迫黄昏的时候了。我们不敢在此久留,于是沿着便道徒步匆匆下山,但还是错过了末班车。最后只得和其他一些滞留的游人,坐上一辆柴油卡车,一路颠簸着返回学校。
二上长安,是在五年前,一个雪后的冬日,我应邀到位于郭杜的西部大学城去演讲。车出城区,沿着宽阔的西万公路南行,但见两旁新建的高楼鳞次栉比,目不暇接,特别是紫薇田园都市,美丽漂亮,气魄不凡。车到郭杜后,又转而向东,沿着新修的韦郭大道前行,路的南侧,便是新建的西部大学城。只见一座座宏伟的大楼拔地而起,依次摆开,迎接着四方的莘莘学子。演讲完后,我谢绝了邀请方的陪伴,只身一人,到了路北的田野中去散步。雪后的田野,一片银装,空气也特别湿润清冽。不知不觉中转进了一村庄里,村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是洋楼小院,饭馆、商店星罗棋布其间,几乎和城里没有什么区别。
三上长安,是在今年的国庆节。和小女儿从南门坐上开往常宁宫的公交车,到终点后,东行进入一村庄。村道两旁,栽满了柿子树,果实累累,在秋阳的照耀下,红艳无比,煞是可爱。从村中一小道折而南行,眼界突然开阔起来。原来自己是站在一座土塬上。但见塬下的另一村落,绿树扶疏,一湾小河,顺村而过,迤逦西流。远处的秦岭,淡如黛眉,依稀可见。看见此景,我和女儿不免兴奋起来,狂奔而下,来到了小河边。河中卵石累累,水流清澈。在河边,有几个农人在垂钓,仪态安闲,数位妇女在浣衣,乡味十足。在水中,有几个小孩,在摸鱼捉虾,女儿也脱下小鞋,加入其中。
我呢,就到河岸旁的田野上去散步,看见一对老夫妻在自家的自留地里摘豆角,便和他们攀谈了起来。老人告诉我,他们这地方叫罗湾,小河是蟚河,他们这地方可是风水宝地,当年蒋介石就曾到这个地方来过三次,他的西北行宫就在这里。南边的塬叫神禾塬,大作家柳青当年就曾在这里生活过,如今他的坟墓就在塬上。听到这里,我不仅惊讶起来,脚下的这块土地,莫非就是柳青笔下的“蛤蟆滩”。看来我今天是瞎逛对了地方。临别的时候,老夫妻执意送给了我一把豆角。
不知不觉中黄昏已经降临,看来,拜谒柳青墓只能等到四上长安的时候了。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长安区文联有朋自山西来
- 下一篇:文坛陕军 以史家笔法写民族秘史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