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张云山将军
张云山简介
张云山(1877—1915年)字凤冈,长安县西新庄人。父母早逝,两兄长外出谋生,他被乡邻五婆收养。青年时曾为人扛活,敬慕关羽、包拯,善击剑,膂力过人。
光绪二十一年(1895)陕甘总督兼新疆巡抚陶模为镇压西宁回民起义在陕西募兵,张云山入伍随军转战甘肃、青海、新疆,积功升任都司(正四品武官分领营兵)。后退伍在兰州组织戏班,因遭当局缉捕而逃亡伊犁,联络当地头人反清,因未达目的再返兰州。
光绪二十六年(1900)唐常才在南方举义反清,张云山在西北起兵响应,因唐军失败而未能如愿,只身返回长安,入巡防队当兵,经友人推荐入武备学堂当号兵、号目。三十年(1904)再入陕西常备军,次年任常备军司号长;宣统元年(1909)春陕西陆军混成协(简称“陕西新军”)正式组成,张任协司司号官。
张云山早年在陶模军中就加入了哥老会。云山为人仗义,官兵乐而从之,新军经其介绍入哥老会者甚众,其在新军中影响很大。由于他的积极活动,宣统二年(1910)初开“通统山”堂时,即吸收了1000多名哥弟,绝大多数是新军中的士兵。是年,同盟会陕西分会决定联合新军中会党共同反清,这时,陕西新军下级军官中的同盟会员已由4人增为29人,其中钱鼎、张宝麟具有同盟会与哥老会双重身份。张等哥老会头目积极与钱鼎、张宝麟等人交往,促进了同盟会与哥老会的初步联合。又经过两三个月的工作,各营队哥老会头目都表示愿接受孙中山的主张,并愿意“跟着党人干”。从而促成了同盟会、哥老会双方于宣统二年六月初三(1910年7月9日)在西安大雁塔“歃血为盟,共图大举”。同盟会中有影响者如井勿幕、胡景翼等亦相继加入哥老会,云山威望日显。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云山举旗响应,为辛亥革命在陕西省的发起者和重要领导者之一。当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西安后,同盟会与哥老会两方主要负责人钱鼎、张钫、张云山、万炳南等聚会秘商,拟定九月初八(10月29日)举事。
八月三十(1911年10月21日)那天,得知官府要将新军中革命力量最强的两个标队调往外县,原定举事日期已缓不济急,钱鼎提出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应急对策。经反复协商,改为九月初一(10月22日)提前起义。
九月初一上午,张云山等在西安西郊林家坟秘密集会,推举同盟会员、陕西陆军混成协二标一营管带张凤翙为首领,钱鼎为参赞,并决定当天闻午炮起义。当晚,起义军定名为秦陇复汉军,设总司令部于原军装局。九月初二(10月23日),云山与张凤翙率领起义军夹攻西安城,至下午3时西安全城光复。清朝驻守西安的内卫将军文瑞投井自杀,其余清军纷纷倒戈。
九月初六(10月27日)各起义军将领在咸宁县署开会,经多方协商正式推举张凤翙为大统领,钱鼎、万炳南为副大统领,并宣告秦陇复汉军政府成立。九月初八(10月29日)秦陇复汉军政府召开大会,任命张云山为调遣兵马都督。
秦陇复汉军政府成立后,清廷急调清军从东、西两面夹击秦陇复汉军。西安起义时逃亡兰州的卸任陕甘总督升允,被清廷启用署理陕西巡抚兼办军务。此时,河南清军攻陷潼关,东路告急。大统领张凤翙亲赴东路督战,张云山被调回省垣主持防务。未几,东路潼关收复,而升允又纠集大量甘军再犯陕西,长(长武)、彬(彬县)、千(千阳)、陇(陇县)各县相继失陷。张云山急赴乾州挑起守城重担。升允率甘军20个营,分两路进击陕西乾州(今乾县),一路经长武进攻邠州(今彬县),一路由固关进攻凤翔。
1911年11月21日,升允所率甘军占领长武。张云山自请率向字营西征,在长武冉店桥将清军击退,西路战事暂时缓和。12月23日,当升允率甘军先后攻占邠州(今彬县)、永寿,进逼乾州(今乾县)时,张云山在乾州收容西路散兵,加强城防固守,夜间在城上多设灯光,并自握军号不时改变各种号音。清军不悉内情,不敢冒然攻城;但城北高原险要,尽为清军所占。
1912年1月20日张凤翙自乾州(今乾县)回省城后,张云山与马玉贵会同各路官兵继续保卫乾州(今乾县)。张亲临城楼督战,昼夜加强巡逻防范,清军虽多次使用山炮、挖地道、架云梯、派先锋队攻城,都未得逞。鏖战中,云山手持铡刃,腰系战刀,赤臂临战,将士无不奋勇。双方对峙83日,甘军软硬兼施,寸步难进。升允技穷,令管带罗开福跪城门诈降,被张识破,并督队痛击,诈降清军被迫逃遁。由此“张云山大战乾州”传为佳话。
南北议和停战的电文传来后,张云山派雷恒炎前去与升允商谈,升允唯恐士兵得知停战消息,便悄悄杀了雷恒炎。但张云山又派人给清军主将马安良送去了清帝退位的布告。马安良见大势已去,对于升允封锁消息十分不满,于是答应议和。1912年3月8日,双方正式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西路战役宣告结束。乾州百姓以张云山固守乾州有功,在张云山的指挥部为他建了生祠一所,以志纪念。
乾州保卫战显示了张云山的功绩,实现了他当名将的愿望,军政官民都视他为西路战役的英雄,他也神气得了不得。回西安时,张云山乘四人抬的绿呢大轿,搴帷挂枪,立于轿内,两边有背着春秋刀、双手带枪的卫士20名,身后跟随两人一排的骑兵l00排,卫兵都头缠红巾,身穿对襟挖云镶袖嵌花的马褂,系两块战裙,脚登抓地虎战靴,一副绿林好汉气派,好不威风。
本来,张云山对增设码头、招收哥弟、扩充实力兴趣极大。但哥老会的哥弟们纪律极差,倚强凌弱、扰害百姓的事件时有发生。张云山以豪杰自居,倒也容不得这种违法乱纪之事,他在西安起义后不久,就向各州县颁发了《劝谕各码头兄弟戮力同心光复各属州县告示》,通令各地哥老会配合同盟会收复州县,强调“不得各生意见,自相残杀”,“不得骚扰,抢去财物”。但他用来号召哥弟的口号,是“大功告成之后,论功行赏,不次录用,共享太平富贵”的绿林式语言。为了严明法纪,他也杀了一些害民作恶的哥弟,如三原码头的陈坤山、韦曲码头的乔世荣等,起了一定的杀鸡儆猴作用。他的宗旨是:“犯了会里的法条,坏了会里名声,会里就不认你为弟兄”。“你们做好人,便是我的兄弟。你们做歹人,便是贼。王法天理,都不得过去,你休怪我无情。”
在张云山固守乾州期间,张凤翙就对西安城内的军政秩序进行了整顿。西路战役结束后,张云山名声大了,态度也有了变化,开始觉得哥老会的弟兄们惹事不少,有伤他的声誉,再加上一些好友的劝告,他最后下定决心取消码头,将各地哥老会改编为民团,受县官节制。1912年3月中旬,由朱福胜发布了停止开山堂、取消码头的布告。此后,张云山结束了他的草莽时期,决定正正规规地当官。对于同是哥老会首领的万炳南,他也有些看不惯。张凤翙枪毙万炳南时,他正回家扫墓去了,回来后他对此事闭口不谈,而在行动上给予张凤翙以诸多支持,成了张凤翙整顿治理西安的一个好助手。
据说张云山口才流利,讲演起来滔滔不绝,很能吸引老百姓。任兵马都督之初,他在衙署设铡刀一把,讲演时也把铡刀抬在台上,模仿戏曲中的包公形象,表示他是一个铁面无私的清官。政局稳定后,陕军整编为两个师,张云山任第一师师长。据张钫回忆,张云山在师部(驻南院门[前清]巡抚衙门)专门设立了一个顾问处,聘请著名学者宋伯鲁当顾问,延揽文人教他学习文化,“自此张云山收集古董字画,因而遗(音wèi)赠盈庭,姬妾充于内阃,文人学士,座上常满,兄弟习气,逐渐消除,轻裘缓带,居然儒将风流,非复吴下阿蒙。”
不过,张云山的官运却不亨通。1914年6月,袁世凯任命张云山为陕北镇守使,紧接着张凤翙被调入京,袁世凯的亲信陆建章入陕。张云山对陆建章百般奉迎,到八仙庵迎接陆建章时,见面即叩头称老师,对陆建章的儿子开口必称兄弟。他在禁烟时搜刮得大量财物,此时则放手送礼,陆建章及其手下左右随从,莫不受他厚贿,金银珠宝、书画古董、山珍海味、名马烟土,能送尽送,有求必应。不到一年,送礼送得他囊中空空,但陆建章却始终不让他就任陕北镇守使。张云山英雄一世,何曾受过这份窝囊气,想当年跑码头,督兵马,威风凛凛,人人敬仰,至此时身置龌龊小人之下不得抬头,低声下气,要财财空,要官官无,气得肚胀如鼓,但又无处发作,终致沉疴不起,咯血而卒,年仅39岁。
(执笔:刘文瑞等)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