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姿纵横又一家--茹桂书法艺术简析
“书道妙造本无形,娱魂快意总关情。思抽天际云影外,笔洒回肠荡气中。”这是茹桂论书诗中的一首,读罢这首激情乍泄、回肠荡气的诗,我们不难体味到先生是以抒情的态度、丰富的想象力和美的笔墨在抒发着美的情愫和理想。大家也一定会想起他那骨气洞达、典雅热烈、清雄劲健、气象腾卓和贯射着一脉诗魂的草书。
“奇姿本自规矩出,纵横分明法度余。”此言不虚。这里我们不妨引入两个饶有趣味的掌故,也许对解读茹桂教授的书法艺术更有意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茹先生家中见到他早在1961年为学生上古典文学选读课的手稿,其正文全部用毛笔蝇头小楷写就,字字法严骨正,颇见功力,写到注释及讲析处则夹杂着蚊头小的行草书,酣畅遒丽,笔劲情闲。从这些手稿里我们不但看到老辈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文史学养,也让人明白了先生之所以能将草书线条提炼到如此境界的原因。另一件事是我有幸在茹桂先生处见到一幅长达5米多的陈眉公草书诗卷双钩本,线细如发,丝丝不苟,精微无遗,原作用笔的方圆转折、徐疾顿挫、浓淡枯湿、交搭扭结,甚至神采风骨全都用双钩线描的方式反映得毫发无失。他并作一篇序文,写到:“余展玩数过,爱不释手,为加强视觉记忆,深化感知,并自药荒率之弊,遂临灯钩摹至达旦,以聊存一格,实可谓笨雀之功也。”这是先生当年自勉之语,也是自谦之辞。先生所说双钩此作为自药荒率之弊,透出对书法艺术无比的精诚和挚爱。时至今日,先生每仍以此语作为其救弊之良药,以警策自己勤勉奋进。其实,这样的钩摹本先生平时已积累近百本,凡经手寓目的名迹佳拓,先生都一一认真研究学习,而这种细致、全面而深入的双钩榻摹也是他所最力行的。
曾求问先生书法之道,先生应声说:“把思想、灵魂放在高处,把审美放在内心深处,除了创造美,其它一切都是准备,都是手段。”的确对于书法,先生追求的是一种审美深度,它超越了技法的层面,达到了畅情达意,技近乎道的层面。他的书法——尤其是草书,骨气洞达、真力弥漫、清雄爽健、典雅热烈、灵宕生姿;在秉情挥洒中擒纵收放、刚柔吐纳、动静开阖,那线条的跌宕飞舞,飘扬洒落实质上是性情和美感的流动,营造出一个有情致、有意味的艺术氛围。再细加品读先生草书的结体造型,对称中有错落,均衡中见参差,独立中含顾盼,排布中兼空灵,让你在和谐而有变化的戏乐中寻求一种趣味与感觉,精神为之一爽。加上那线条刚中含隽,秀中见骨,爽达酣畅中暗藏着拗拔生涩,更显得真力弥漫。先生每又以反其道而行之又复归于道的铤而走险的方式使笔,中偏侧逆随势而用。有同学问其究竟,他幽默地回答:“要得妙,三分不合道。为人要正,艺不厌诈。”是的,只会用一面笔,只会造正势不会造拗势是有悖于草书用笔的辩证法的。先生每喜欢引用古人书论中所说的学书须经四遍功夫:一遍正脚手,其次得形势,再次加遒润,最后兼拗拔。先生真可谓以身作则,能精善用,兼蓄并收。其草书中的拗拔之气也与他擅写诗文和篆隶书体有关,因而理法互通,在用笔中融贯了篆籀笔意和诗意的用度,从而激活传统,使他的草书平易而奇崛,严紧又松活,生涩与畅达、妩媚与苍健得到了审美的统一。
在长期艺术教育和创作实践中,茹桂始终将艺术格调和境界放在很高的地位。“广博的文艺修养与全面的智能结构,独立的人格与风标,实在是书法家成功的基石。有至刚、至正、至灵之气蕴于胸中,才有崇高、壮美、潇洒、磊落的书艺产生。灵魂、襟抱与艺术风骨、气韵是成正比的。历来书论多强调‘当于书外求之’和‘字外之功’,轻蔑浅薄、狭隘与徒弄笔墨。书法家与写字匠之别,与此判然。”(《书法十讲》)这是茹桂先生追求的书法之境、人格之境,也是他的夫子自道恰当的写照。
(西安美院书法教育中心副教授,书法学博士 贺文龙)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韩国朱广锡教授组团前来西安青华宫拜师学道
- 下一篇:《小麦进城》王茜华“牵手”赵毅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