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无门斋主、书法家闫沫
闫沫,字子翰,号无门斋主,石门道人。生于陕西长安。现为西安市长安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长安中国画院副院长,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
闫沫少年临池,先欧后颜。1980年师从高乐三先生,以<<清远道士诗>>,<<裴将军诗>>为范本,1983年入伍于塞外戈壁滩,以<<居延简>>,<<银雀山>>为日课,1985年复员回故土长安,以<<汉张迁碑>>,<<汉石门颂>>为主修。所书自1981年入选西安广州青年美术书法联展之后,相继入选“军级书画展”,“全军书画展”,“天涯杯国际美术书法展”,中日友好书法展,中韩书法交流展,海峡两岸著名书画家作品展等,曾获奖赏并纳入展集。他在兰州、西安、海南等地举办过个人展事,1989年起数次赴京受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外交家楚图南先生面教,获益匪浅,终有所悟,寒暑三载,费纸五刀。
闫沫,留点小胡须,头发自来黑密,不大爱说话,嘴巴多时闲着,不管坐在那里,素描般一动不动,只是听别人言谈。原以为是扎一种姿势,之后走进他的生活,其形容与传闻几乎无异,这便是一个真闫沫了。
闫沫的书法作品清、厚、奇、古,沧桑、飘逸,有其独具个性的书法语言和情趣。他之所以能把社会的目光引近自己人,凭的是书法。早年西京饭店、长安宾馆两次展出他百余幅原作,几百名行家出席观览,呼出感叹:“很少见过!”
闫沫在终南山脚下的书房里挂着他自拟的一幅字:青华山新月冷 黄峪沟古风清
闫沫多年来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照片让人对他"刮目相看"
闫沫多年来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照片让人对他"刮目相看"
书法家更是收藏家
登门造访求字者很多
登门造访求字者很多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闫沫现在还不是大师,但他和所有的大师一样,是在用全部的身心在发现美和创造美,对于书法艺术,闫沫就象一个虔诚的教徒,用他自己的话说:"无门斋"是井,斋主是蛙,不诚心面壁,苦心修炼,休想跳出天门。其实,人只要有了这种精气神,那怕事业上没有登峰造极也足之够也!古时孔子“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闫沫从十二岁开始临池习书,也算三十而立。
1995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闫沫的第一部书法作品专集,这在同辈书法家中,时间之早、作品之精,可谓首开先河。
1997年,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邀请,出席“海峡两岸书画家作品展”开幕式;1998年,法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科学参赞邀请友好交流,现场挥翰;199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邀请,出席共和国文学艺术五十年研讨会,被国家领导人王光英、钱伟长、万国权等亲切接见。
朋友家里的客厅里悬挂着闫沫的书法,很有气势.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长期以来,闫沫在艺术实践中“笔墨尊重传统,创新尊重历史”,他始终坚持“读一百本书,写一个字”的精神,面壁几十年,耐得寂寞,厚积薄发,在书法创作中,他不为法缚,意超象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所谓“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正如著名书法家钟明善所说:闫沫不仅象一朵闪亮的火花,而且拉大了与同时代书法家之间的距离,这也许是因为闫沫寻找到了自己的书法语言及本来面目。字如其人是对书法家的最好评价,闫沫亦是如此,几十年来,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遍习名贴,拜读名家,尤其对国宝遗迹《石门颂》情有独钟,然而,如清人张祖翼所言:“三百年来,习汉碑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们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闫沫敢学,而且推陈出新,学得很好。著名作家原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沙玲说:欣赏闫沫的书法作品,如同步入冰川风林,刀剑一般,喊杀凛凛,如大漠沉沉,风沙滚滚,展有展气,曲有曲力,卧有卧动,立有立风,不见缠绵,只有骁勇。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寺坡村“添碟子”的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
- 下一篇:“麒麟 狮子 大象”见过这种灯台吗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